原标题:无血缘奶奶 他俩照顾21年
胶南街道五旬夫妇王召友和王正玲照料老人无微不至 被评为当地“身边好人”
早报讯夫妻俩的上班时间总是错开,只为家中92岁的奶奶24小时都要有人照顾;即便已出嫁,女儿隔几日也要蒸上一锅包子送来,只为老奶奶喜欢吃……谁能想到,在黄岛区胶南街道兰西村,王召友和王正玲一家无微不至照顾了21年的奶奶,竟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21年,一段漫长的人生,王正玲一家用自己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人世间最平凡、却也最伟大的爱。近日,王正玲夫妇被评为黄岛区胶南街道一季度 “身边好人”。昨天,记者走进这个普通的家庭,见证了夫妻俩照顾老人的温馨一幕幕。
公婆遗嘱 夫妇俩接过重担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王正玲家时,53岁的王正玲正在厨房里忙活着,虽说此时并不是饭点,但因92岁的奶奶需要少食多餐,所以在这个家里每天除了早中午三顿饭,王正玲还要不时单独做点儿小菜给老人吃。 “每天夜里,奶奶也要起来吃点饭,我也给备着热包子。 ”王正玲说。
王正玲口中的奶奶并不是亲奶奶,而是她公婆的婶子。 “1987年,我嫁过来时,奶奶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婆婆在世时,对奶奶特别好,一日三餐做饭,晚上暖手暖脚。1996年,婆婆临去世时就嘱咐我俩说,一定要照顾好奶奶。 ”王正玲说,这给她和丈夫也带来很大的触动,一直记着这句话。“2001年,由于工作原因,我们从胶河搬来这里,奶奶也跟着我们搬了过来,还是住在一个院里。 ”
做饭按摩 照顾老人21载
“来,擦擦脸!”王正玲伺候奶奶吃罢饭后,便端来热水为她擦脸、洗手,铺上新的尿垫和床褥,再和丈夫合力将奶奶抱上轮椅,“2013年,奶奶下炕时摔了一下腿,之后就只能卧床休养。 ”王正玲告诉记者,但自己和丈夫知道奶奶喜欢热闹,得空就推着奶奶在村里四处逛逛。“尤其是好天气的时候,推着她看看花,和人拉拉呱。 ”
在王正玲心里,她早已将老人当成自己的亲奶奶,她还记得,在摔着腿不久后,奶奶又由于高血压晕倒在家,由于没有轮椅,她就背着奶奶赶往医院,穿梭于两三栋楼间,来回做检查,直到等奶奶住上院,王正玲才意识到双脚早已磨起泡。
为了家中24小时都有人,王正玲和王召友轮流上班。为更好、更快地照顾奶奶,她将客厅收拾出来,让奶奶住在这里,并特地安上了暖气片。 “这样奶奶只要一有动静,东西屋都能听到,有啥事,我们也能尽快过来。 ”王正玲说。如今老人已过耄耋之年,而夫妻二人的照顾却未见丝毫懈怠。
耳濡目染 孝老家风传子女
在王正玲夫妇俩的带动下,他们的儿女也把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当成亲老奶奶孝顺。王正玲的女儿王雪早已出嫁,但知道老奶奶喜欢吃包子,便隔几天就送过来;儿子在外地上大学,每次打电话总要问问老奶奶的身体,放假回家也总要推着老奶奶到处走走…… “从我记事起,只要吃鸡,两只鸡腿总要留给老奶奶,我和我弟都没这待遇。 ”王雪说:“这可能就是我家的家风吧,我奶奶、我爸妈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
在采访中,虽然老人王管氏年事已高,听不太清记者的话,但当她了解来意后,眼角湿润了。“我不能动弹了,他们端屎端尿的,还要洗、还要浆的,还怕我穿的脏了,怕我在家闷,就和我拉呱,这样的孙子、孙媳,找不到啊!”王管氏断断续续地对记者说。
善举感人 邻居竖起大拇指
王正玲一家的善良、孝顺也让街坊邻居纷纷竖起大拇指。“她家刚搬来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老人是她亲奶奶,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一家人任劳任怨的,不嫌脏不嫌累,天天这样伺候,就是自己的亲孙子、孙女也不一定能做到啊。 ”提起王正玲一家,邻居王安霞不住夸赞。 “这就是孝老爱亲的家风,两口子和儿女都这么孝顺,一辈辈传下来的。”邻居曾凡翠也竖起大拇指道,她和王正玲一起参加了村里的文艺队伍。“每次来找她,她不是给老人捏胳膊,就是洗尿布、做饭,这样的坚持不容易啊!”
很多人夸赞王正玲一家,不过也会有人说她“傻”,或质疑他俩这么多年照顾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也不知图的啥。面对别人的夸赞和不理解,王正玲夫妇俩说:“孝敬老人不是中华美德嘛,每个人都应该这么做,我觉得这没什么,没有什么委屈。谁都有老的时候,咱就应该用自己的亲身行动,给孩子做个榜样。”(记者 赵玉勋 通讯员 李玉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