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正文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7-11-09 07:32:09 字号:A- A+

原标题:以老马为榜样 采写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 

昨天记者节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畅谈 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马洪文同志用执着坚守、富有激情的一生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与素养,展示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风范,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和楷模。去年11月份,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出《关于在全市新闻战线开展向马洪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一年来,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在记者节当天,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奖获得者以及部分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畅谈了各自的学习感受。

追新闻永远在路上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老年生活报副总经理赵昌东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记者更像是战士。哪里有新闻事件,无论多么艰难险阻,无论如何通宵达旦,都要想方设法到达那里,并将新闻变成生动鲜活的文字图片或音像。为什么?因为新闻就在那里。这是记者的责任和使命。马洪文就是这样的一位新闻战士。他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着记者这个行业,一直冲锋在新闻的路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为钟爱的新闻事业倾尽全力。

虽然马洪文大名如雷贯耳,我与他还是青岛报业传媒集团的同事,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只闻其名而未识其人,只是特别关注报纸上他从各地传来的精彩体育赛事报道。一次在电梯里偶遇,终于认识了老马。不过当他从电梯里走出时我顿时惊呆了:一位体育部主任的腿竟然是弯曲的,走路一瘸一拐,听同事说,因为老马患有严重的痛风,但他没有放下工作去养病,依然风雨无阻,驰骋在体育新闻的战场上。从此我对老马肃然起敬。

做记者17年,对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记者并不像外人眼中的“无冕之王”那样光鲜,每天更多的是风里来雨里去,更多的是饥肠辘辘、昼夜兼程;更多的是轻伤不下火线,节假日不休;更多的是出差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记者就要像老马那样做新闻战士,就要像老马那样:追新闻永远在路上!

老马不老在我心中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财经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向军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马洪文的故事,媒体“江湖”上有口皆碑。泪目之余,我有时候也想,成就他不俗人生的,是什么特质?

我记得初进报社时,很羡慕体育记者,觉得他们周游世界,看重大赛事,阅明星无数,风光得很。

直到有一次和老马并肩工作,改变了我的看法。

老马是我在青岛早报工作时的同事,长我一岁。他是青岛体育媒体人里公认的“资深”和“大拿”,资历久,写稿勤,阅历广,交友多,见识高。说老马是青岛体育新闻的“活字典”,并不夸张。

我在早报时,主要做时事新闻和本地新闻责编,和老马接触不多。要感谢悉尼奥运会,感谢老马,让我这个体育外行,也有了一次亲身体验体育新闻报道的机会。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报道,体育部缺人手,于是我被老马调去,赶鸭子上架。那是实实在在的“大夜”——从下午编前会后就开始忙活,到凌晨两三点结束,中间要看很多场比赛,还要开一个定版会、一个评论专栏碰头会。老马又要写稿子,又要看比赛,又要安排版面,忙得不亦乐乎。重要版面,他还要亲自守在美编工位旁编排组版,对版面精雕细琢。这种工作强度,超出了我以前的想像。半个月奥运报道结束,我基本“草鸡”了,老马每天还是那样精力充沛,像打了鸡血一般。

“热爱”应该是最好的动力和兴奋剂,老马的拼命三郎风格,我觉得从根子上说,是他喜欢体育,热爱这个事业。当然,老马也是张弛有道的,比如他能在工作间隙以坐姿打个盹,办公室时常能听到熟悉的呼噜声。下夜班后,他还喜欢拉着弟兄们去烧烤店小酌神聊。

那以后,我不再打趣老马和体育部弟兄们“优哉游哉”,内心对体育新闻报道增添敬畏。我觉得,那是对体力和脑力要求都很高的岗位,于我力有不逮。

那以后,每次老马从国外采访比赛回来,都给我带小礼品,比如豪门俱乐部的钥匙扣、大赛的小挂件等,我都珍藏着。

一别多年,阴阳两隔。呜呼!

几天前,在电视台记者节特别报道节目录制现场,在舞台和屏幕上,我又见到了许多老马的亲密“战友”、我的早报老同事们,又见老马的音容笑貌,就像回到昨天,回到17年前那段激情飞扬的夜班。

老马不老,在我心中,你永远是那个声如洪钟、走路带风、古道热肠的千里马!

虽未谋面甚是敬佩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半岛都市报全媒体编辑中心常务副主任商光辉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我没有与马洪文主任谋面,我来半岛都市报工作,他已从半岛都市报到青岛早报工作了。马主任在很多媒体人心中就是一个传奇,他的离去是青岛新闻界的一大损失。”作为一个老报人,商光辉这样说。

“我觉得,作为报人就应该有一股拼搏奉献精神,而学习马洪文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拼搏奉献精神,这股精神源于对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每当自己感同身受,也会被马洪文主任的拼搏奉献精神所感动。”商光辉说。

“我读过很多马洪文主任写的稿子,从文里能够体会到他的宽广胸怀和优美的文风,他跑体育行业,正好与他的豁达性格相契合。”商光辉说,身为一名记者就要担负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马洪文主任有魄力有担当有作为,追求新闻事业义无反顾,对报道对象满怀真情,先后报道了大量鲜活生动有影响力的稿件。

当下,传统媒体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记者从传统报人到融媒新兵,或许角色有所转换,但是像马洪文主任那样的拼搏奉献精神,身上背负的责任和担当没有改变,对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的工作劲头,这些永远都不能变。

精神标杆榜样力量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城阳广播电视中心新闻中心主任苟旭迪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榜样永远都有着良好的感染力,他并不遥远,或许就在自己的身边,影响并促进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马洪文老师,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优秀亲切的同行,更是一种精神标杆。

马洪文对新闻事业的忠诚执着为人所称道,他待人和蔼可亲,富有爱心,不论是国际象棋在青岛的推广,还是让碎石头操场焕然建新,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坚持为民服务,马老师做到了,他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的报道,反映着群众对体育运动的诉求,让中云小学的孩子们可以肆意奔跑玩耍在大规模的红绿操场,让罹患白血病的四川小伙圆梦了和偶像麦蒂的见面……这些还不够,更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一件事情还是马老师的同事曾经对他说过“年纪大了,别没日没夜地拼命了”,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却使我由衷触动,他说“不是拼命,我是真的喜欢”。山高水远,连脚步都挡不住,又怎能挡得住赤诚满腔,这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赤诚热情也是我要向马老师学习并始终要保持的。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马洪文老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精神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创新实干,勇于担当,忠诚于新闻事业,多做对百姓和社会有益的事情。

未来的路很长,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将用我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更多关注基层一线,牢记着肩负的新闻道义和社会责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做新闻时追求极致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青岛早报社会新闻部主任段海鹰

记者节青岛新闻工作者畅谈学习马洪文同志心得

“知道马洪文这个名字时,还是大学期间,通过《青岛早报》体育版《大马金刀》的评论版块,知道了马洪文这位记者,就像这个版块名字一样,他的体育评论文章,写得也是快人快语。”段海鹰说,后来进入报社工作,和马老师成了同事,作为一名年轻记者,从马老师身上,确实学到很多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马洪文在做新闻时,追求极致的那股劲头。

2008年奥运会,张娟娟夺下青岛体育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为了记录这一重要时刻,马洪文白天辗转多地,记录张娟娟在北京的一举一动,晚上带队召集会议,商讨如何全面、细致报道这一珍贵瞬间,最后甚至连为张娟娟颁奖的青花瓷礼仪志愿者也是青岛人这样的细节都挖掘出来。“去年记者节,新闻行业发出了向马洪文学习的号召。对于我来说,就是学习马老师在做新闻时,追求极致的劲头。这是新闻人对自己的严苛要求,对事业的不断追求。”段海鹰说。

专业精神驱动前行

首届青岛市新闻英才、青岛日报城市全媒体中心主任王杰

“马洪文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尤其是他对工作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是现在年轻记者们都应该学习的。”王杰对马洪文的职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

“之前我在青岛日报科教部工作,和老马接触比较多,他只有高中学历,在经历了无数次退稿后,写的评论发表在了《青岛日报》上,此后,老马一有机会就到报社义务帮忙,在没有报酬、没有名分的情况下坚持在报社帮忙两年多。”王杰说,从一名印刷厂工人最终成长为体育圈的知名记者,这里面蕴含着老马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无限热爱与辛勤付出。

“老马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的敬业精神,这不是唱高调,而是他做报道追求专业、寻求完美,事业感在驱动着他不断前行,才能成就这样的马洪文。”王杰说,就像他对推出的“青岛射箭的前世今生”系列报道,用详实的史料告诉人们,张娟娟奥运夺金是几代青岛射箭人卧薪尝胆、不懈努力的结果。

执着信念奋斗不止

2017年青岛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青岛早报记者王磊江

“马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对新闻的执着和信念,值得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学习。”王磊江表示,马洪文是早报人的骄傲,他的事迹激励大家为新闻事业奋斗不止。

马洪文虽然负责体育报道,但是他和其他行业的同事也都很熟悉,古道热肠是外界对他的评价。“我负责医疗报道,和不少医院的专家很熟悉,马老师以前经常找我约专家看病,当然,不是给他自己看病,而是帮助同行。”王磊江说,马洪文对待朋友很热心,遇到医疗方面的难题就主动想办法帮忙解决。“在奔赴里约奥运会前,马洪文找到了我,说自己的身体不是很舒服,想找个专家看看,调整一下用药。”王磊江说,对于自己的疾病,马洪文很少和同事提起。“医生曾经建议马老师调理好身体后再去里约,但马老师的决定是,先药物治疗,等从里约回来后再住院治疗。”王磊江说,遗憾的是,马洪文没有坚持到最后。“虽然马洪文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事迹,对事业的态度,一直鼓励着我,让我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王磊江说。

拼搏精神永不褪色

青岛晚报政法部记者刘卓毅

“马洪文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是我们年轻记者学习的榜样。一年又一年,无数年轻人不断加入到媒体队伍中,他们也在不断的工作中慢慢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人’,除了资历和工作年限,靠的是什么?我觉得,靠的就是像马洪文这样永不褪色的拼搏精神。他虽然比我们年长,但他依然不辞辛苦坚守在新闻采编的第一线,这份坚守,让我心中充满敬佩。”刘卓毅说。

“马洪文是体育记者,我以前总觉得他们能出国、能到处去采访,对他们充满羡慕。现在我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对家人、对朋友的亏欠,因为奔波是他们的常态。”刘卓毅说,做媒体记者要对得起“家国情怀”四个字。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看了马洪文老师的事迹以后,他更深刻地了解这四个字背后,有一份对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本版撰稿记者 刘海龙 陈勇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