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已经找了农大的专家教授和搞产品市场策划的公司到农场进行实地考察把脉,准备明年重新规划种植布局、注册产品商标和开拓线上线下市场。”南墅镇姚沟村南的青岛槐花乡家庭农场农场经理杜吉荣乐滋滋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家庭农场的“新时代”。
辞去高薪到大山里当起农场主
2013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青岛一家大公司工作的杜吉荣和一位莱西籍同事到南墅镇姚沟村游玩。看到姚沟村南的邹家山脉上一大片荒山时,杜吉荣就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吸引住了,并萌生了承包荒山进行绿色种植的念头。
“我把辞去年薪30万元的工作到姚沟承包300亩荒山的想法告诉家人后,全家没有一个同意的。”提起4年前承包荒山的情景,杜吉荣至今难忘,2014年春天,背负着200万元贷款,他一个人从青岛带着铺盖和锅碗瓢盆来到大山上安家创业。“当时300亩的荒山多半是槐树和石头,挖掘机干了3个月才整出了200多亩梯形山地,从山底下调水种上了葡萄、桃树、苹果树、板栗树。”说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杜吉荣说:“2014年半年没回青岛一次,一个人在山上,饿了就用热水煮方便面吃,5个月体重减了20多斤。”中秋节回家时,妻子看到又黑又瘦的杜吉荣,心疼得都哭了。可杜吉荣不忘初衷,心想一定得干出个样儿来。
保住青山绿水发展优质生态果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都迫切希望吃到优质生态产品,但这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杜吉荣在山上种的葡萄、桃树、苹果树,用的底肥全部是从山底农户家里买的农家肥,长果时不仅不用膨大剂、农药,连色素药也不准工人用。
“生态产品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在农场葡萄地里,杜吉荣顺手摘下一串葡萄说:“你看我们的葡萄明显比市场上卖的色泽差、粒也小,当初不仅山下的许多村民不理解我,就是农场里的工人也不认同,不打色素的确不好看,但俺的葡萄就是口感好、吃起来放心,存放时间长。”杜吉荣自豪地说,今年9月葡萄一上市,他运到青岛的葡萄每斤卖到了10元多。
让大山里的好产品走上大市场
今年市场上的葡萄价格普遍低,杜吉荣山上产的葡萄虽然品质好,但也没有预想得畅销。“前几天专家来会诊时说的有道理,俺自己产的桃、葡萄一方面缺乏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是销售渠道不畅通。”杜吉荣介绍,姚沟村是我市最西北端的一个小山村,西与平度市、莱州市接壤,村庄三面环山,交通运输不便。杜吉荣请来的农业专家、市场品牌策划专业人员到大山上帮助他规划农场种植布局、注册农产品商标的同时,还帮他联系,与青岛、烟台等地的电商对接,实行线上销售与超市对接双轨道销售的模式。描绘起自己家庭农场的“新时代”,杜吉荣说:“按照专家们的规划,再用3年左右时间,我就能把自己的家庭农场打造成休闲旅游、采摘、民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张晋 李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