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青岛1月5日讯 在青岛平度大泽山镇村民刘元九的家里,有36本家庭账本。这些账本记录着从1982年到2017年36年间刘元九全家的家庭生活变化。小到油盐酱醋,大到为孩子购房买车,这个小小的家庭账本,不仅记录着他们一家家庭收支情况和收支结构的变化,也见证着36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今年65岁的刘元九年轻时是村里的保管员,由于工作的缘故,他练就了认真细心的生活态度。从1982年开始,他就坚持记录家庭账本,36年间记账不辍。
今年11月,国家博物馆将刘元九记录的2007年至2016年共计10年的“生产生活日记账”纳入馆藏。这是继2007年刘元九记录的1982年至2006年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后,他的家庭账本第二次成为“国家记忆”。至此,国家博物馆已收藏其总计35年的家庭账本,而这些账本也是该馆在国内收藏的惟一一套农民家庭账本。
这36本流水账,记录的不仅仅是刘元九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反映着一个农民家庭收支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是农村生产资料的投入、物价的涨跌以及产业调整的缩影,更是国家惠民富民政策在农民身上的具体体现,成为观察中国“三农”变化的最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