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正文

厉害!他一年前还是贫困户 如今靠大棚年入10万

来源:青报网 作者: 2018-01-09 14:13:24 字号:A- A+

“这个大棚是我2016年底建的,种的是藤稔葡萄。去年我忙活了一年,边学边干,种得还不错,明年就挂果了。专家过来指导的时候预计能收入10万元左右。”1月6日,在莱西市河头店镇高格庄村自己的冬暖大棚内,脱贫户王仁力一边给葡萄搭架子,一边和记者聊着刚刚过去的2017年。

▲王仁力给葡萄搭架子。

种葡萄,是王仁力以前没接触过的。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2017年,王仁力用努力为自己和家庭铺就着一条致富路。在他看来,这不但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更要对得起帮助过自己的扶贫干部们。

王仁力的妻子长年身体不好,平日里不能干重活。作为家中的顶梁柱,2015年,王仁力在一次车祸中撞伤了膝盖,行动不太方便,治疗更需要钱。也就在那一年,镇政府得知情况后,上门走访慰问,将王仁力确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配了专门的结对帮扶干部。

“一开始确定我为贫困户的时候,我并不愿意。只要有一点办法,谁愿意被定为贫困户,有啥光彩的。”回想过去,王仁力颇为感慨。

可各级的帮扶让王仁力慢慢改变了这个想法。除了物质上的帮助,2016年,高格庄村“两委”发展产业促脱贫,动员王仁力种植大棚葡萄。“开始让我种植大棚葡萄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没有钱建,也不会种植技术。”在村“两委”的反复劝说下,王仁力终于同意了建大棚。村党支部书记做担保向银行贷款。2016年年底,王仁力在镇、村的帮助下,把大棚建起来了。

“政府把一切都给咱安排好了,咱得活出个人样来!绝不能当懒人。”在王仁力的葡萄棚前、棚内,种着西瓜、土豆等农作物,王仁力告诉记者,这都是大棚建起来还不到种葡萄的闲暇时间自己栽种的,为的是不让地闲着,种点其他的农作物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苦战终有收获,仅这两项王仁力就收入了2万多元。2016年,他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建起了大棚、种上了葡萄苗以后,如何管理让王仁力犯起了愁:“刚开始种植葡萄时,啥都不懂,最先种的一批因土壤湿度、寒热问题死了不少。我急得不行,就自己去买了几本葡萄种植方面的书,自己学。”说着,王仁力从架子上拿起了《葡萄栽培技术》等几本书递给了记者。记者看到,这些书磨损得很严重,随便拿起一本翻看,里面写满了备注。说起看书,王仁力的爱人不禁跟记者“抱怨”起来:“自从买了书回来后,他就没睡过几个囫囵觉,我睡觉前他在看书,等我半夜起来发现他还在看。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注意身体。”

买书自学,让王仁力对葡萄种植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但在实践中,他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王仁力积极参加河头店镇组织的专家授课活动,并多次邀请专家到自己的大棚里现场指导,还给专家留了微信,平时有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联系。“我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不是很认真听,但是我自己就爱学习技术,就要认真听、认真学,而且专家讲授的东西实用、有效,对我启发很大。”在镇政府邀请的专家指导下,王仁力慢慢摸索出了葡萄苗种植的经验,苗子成活率也提高了。如今,“零基础”的王仁力已然成为葡萄种植行家——松土、施肥、浇水、栽植、定干、剪枝,样样都在行。现在,除了管理大棚外,王仁力还管理着3亩梨园、3亩花生,虽然忙,但每天劲头十足。

“村里现在有二十几个大棚,明年都挂果了,村里已经提前联系了客户。你看外面这条路,村里明年打算把路面硬化,让采购商的车能直接开到地头上。”王仁力指着棚外的路告诉记者,村里还打算成立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亮堂。(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晋 通讯员 董建君 文/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