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大欧村是远近闻名的“鸟笼村”,一进村子,就会被村里的鸟笼元素吸引。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晒着竹子、摆着鸟笼,每隔几米就有一家鸟笼工作室。据说,大欧村制作鸟笼的手艺已有500年历史。
“量鸟定做”大欧手工鸟笼传承500多年
2009年,大欧鸟笼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第19代传承人,吴金昌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吴金昌说,“从父辈爷爷辈儿那会儿,一放学就做,初中的时候就每逢星期天就自己做。这是一个传承,因为家里都做这个。就帮着做,逐渐接触,接触多也就会了。今年已经48岁的吴金昌做鸟笼30多年,他从爷爷和父亲那里接过了这门手艺。一个鸟笼由笼架、笼圈、笼条、笼门、笼抓、笼钩等几个部分组成,而从选料到完工,一个鸟笼需要近百个工序。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北京。”从那个时候,大欧鸟笼在京城就很出名了。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大欧鸟笼制作始于明代,闻名于清朝,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养鸟玩笼之风最早始于京城,明清最盛。大欧村的鸟笼制作工艺正是建村时,一位吴姓老手艺人从京城带到村里后,逐渐流传开来的。
吴金昌告诉记者,“老一辈卖鸟笼都是挑着扁担进京城,那时候没有车,就用扁担挑着去北京。有个顺口溜,近七慢八啷当九。快的话七天就到了,慢的话八天看这光景,慢慢的走,就是九天。”
经过几百年传承,大欧鸟笼制作技艺越发精湛,“量鸟定做”的制作理念催生了鸟笼的多样形态。按照形状划分,大欧鸟笼有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40多种,而按照规格划分,高至1米、低至0.2米,大、中、小型号应有尽有。吴金昌说,“真正好的鸟笼都是手工。手工的话,竹子的表层还可以保留,机器的话,竹子的表层保留不了。手工做出来,光泽度也好,颜色光泽度都好。”
借势互联网“非遗”活起来
虽然很多时候,机器制作鸟笼可以代替手工,但是,真正好的鸟笼还是手工制作。像吴金昌这样的手艺人,他们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把这们技艺传承下去。而随着电商的发展,大欧村村民卖鸟笼再也不用到处跑,不出家门,自己的鸟笼就可以走向世界。
2012年,王喜芳开了一家专门卖鸟笼及其配件的网店。开始,一天只能销售3到5单,现在,她家的网店每天可以销售20到30单鸟笼产品。今年已经50岁的王喜芳现在可以熟练地用网络用语销售鸟笼。除了香港、台湾,她家的鸟笼还通过网络销往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地。
走在大欧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正在制作鸟笼的村民,对于大欧村村民来说,制作、售卖鸟笼已经成为他们种田之外的主要收入。不远处,村民吴海明正在对鸟笼进行打包,并打算发往哈尔滨。吴海明今年已经60多岁了,做鸟笼做了已有40多年。走进吴海明的家里,到处都是已经制作完成的鸟笼和各种配件。客户通过网上订货,他们再发货,已经成为大欧村村民销售鸟笼的主要方式。从2015年开始,大欧村就被评选为“淘宝村”。
老技艺面临研发难题如何留住传统手艺
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鸟笼生产基地,近几年,大欧鸟笼的生意越做越大,销往全国各地,以及美、法、新加坡等海外地区,每年能为大欧村带来2000多万的营业额。但是,我们在看到大欧村鸟笼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一些问题。作为大欧鸟笼的第19代传承人,吴金昌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现在30岁以下基本上没做的,30岁往上有几个在做,现在在做的就40岁以上的,但是也不太多了,或者直接就是通货。对于我来说,作为传承人来说,通货就没有研发了,失去这些老技艺,也就失去意义了。但是这个老技艺应该怎么保留?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面临很多问题,得生存,得上养老下养小。”
吴金昌说,目前,大欧村还在坚持做手工鸟笼的人已经不多了,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原创,而是做通货,因为通货省时省力还可以挣钱,研发新产品则耗时耗力。金钱和手艺之间很难平衡,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放弃了研究新的东西。
“现在我们是作坊式生产,作坊式发展规模来说有局限性。所以你在研究一个新样品的时候,可能用的时间就很长。他们做的时候不愿意有新样品,因为要很长时间。研究再推广,加上推广的时间就很长了,很长的时间,这一块时间就不挣钱了。在挣钱的时候,别人模仿你,可能用一天的时间就模仿了,但你可能研究的时候你不知道多少天。”吴金昌说。
编后:正是因为500年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才使得大欧村的鸟笼闻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然而,随着鸟笼产业的发展,机器制作渐渐取代了手工艺制作,传统老手艺似乎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何让传统手艺留住,成为大欧村鸟笼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