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救人捐干细胞义无反顾
小朱将是我市总第7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前天赴济捐献
早报讯“救人性命的事情,我必须去做,希望那名患者朋友能好起来。”前天早晨,在青岛从事IT工作的28岁杭州姑娘小朱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将挽救一名在上海住院的14岁患有血液疾病的少年。她将是我市总第7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市今年首例捐献者。
“救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前天早晨,小朱从青岛火车站出发赶赴济南开始捐献前的准备工作,部分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到火车站广场为她举行了简短的欢送仪式。“救人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没感觉有很特别的地方。”面对记者,小朱显得很从容。她告诉记者,她是2013年在杭州工作时参加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的,当时觉得这是能救人的一个举动,但也没太往心里去,以至于后来把自己入库成为志愿者这事给忘了。
去年7月份,小朱从杭州来到青岛工作,在岛城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先是8月份,我妈妈在家接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我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小朱说,随后她也接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并根据安排在去年11月份进行了高分辨检测,今年1月份进行了体检。
“这份捐献通知是浙江红十字会了解到小朱已经来到青岛后,转到山东省红十字会,然后再转到青岛来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他们随后联系到已经在青岛的小朱,小朱马上表示同意捐献,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前天他们到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后,小朱马上就进入了状态,注射了第一次动员剂,预计本周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将送到上海,输入患者体内。
失联捐献志愿者请“回家”
“青岛市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志愿者资料达3.4万,其中有30%的入库志愿者资料,因为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变更等原因处于‘失联’状态,当血液病患者与这部分志愿者配型成功后,导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无法联系到志愿者本人。”市红十字会三捐献办公室张少芹处长介绍,去年就有两例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转来的初配成功通知,通过多个途径寻找,最终没找到志愿者,最后回复找不到人无奈终止工作。而与之初配成功的患者,可能有其他配型相近的志愿者代替,也可能再也寻不到配型相近的志愿者。
张少芹介绍,失联的原因主要是志愿者从青岛去了外地,或更换了联系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市红十字会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不忘初心让爱回归”——青岛造血干细胞在库志愿者“回家”行动,呼吁已经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志愿者如变更了联系方式,能主动跟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同时各区市红十字会也将对已经入库的志愿者逐步进行电话回访。希望已入库志愿者如果去了外地或更换了联系方式,请主动和青岛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
相关链接
捐献干细胞无损健康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及免疫系统重症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成熟技术和重要手段。中国红十字会自2003年设立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国内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动员、资料入库、检索配型、捐受双方联系等工作,承担起搭建白血病患者生命桥梁的责任。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不是传统观念中“采集骨髓”,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无损志愿捐献者的个人健康,对广大女性备孕产子没有负面影响。截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库容达2425152,患者申请查询68868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达7127例。(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孙华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