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点赞这个天秤座理工男生 崔原硕团队研发助跑机器人

2018-05-07 14:08 作者:韩晓宁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天秤座、A型血的崔原硕是个典型的理工直男,从小骨子里就不安分的性格,让他自己一直“鄙视”朝九晚五的生活。高中时,他看了好莱坞大片 《终结者》,热血沸腾之后曾想和同学创办团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些什么,例如生化机器人,但最终没有实现。 

进入大学后,学校对科创十分重视,为崔原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资源。于是别人的大学是学习、恋爱、打球,他的大学则是加入实验室和团队做科研。几年后,他和团队研发的“助跑机器人”通过验证,并实现了市场化。如今,对33岁的他而言,最大的诉求就是“让助力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一个附属‘器官’”。 

不安分的理工男 

大一时,崔原硕就显示出自己的“不安分”。比如,晚上10点熄灯是学校的规矩,爱看小说的崔原硕研究制作了一款“看书手电”,与传统不同的是,他设计的是一个软体结构的白光LED手电,柔性的机体可以缠在某处或折叠成任意的形状进行摆放,从而解放了双手。再比如,在一次春游时,各种电器的电量都出现不够用现象,崔原硕回家后就用充电电池装了个电池组,就是“充电宝”前身了。 

大二,崔原硕加入了学校的仿生机器人实验室,他首次接触了虚拟现实技术,网上购物也在那个时候迅速兴起,不过网购衣服难评估、难选择问题是一大痛点,崔原硕想到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来建模,用身材可调控的仿人机器人试穿,并进行全景拍照,给人以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准确的评估。但后来因为实验室事情多、任务重不得已而放弃。 

“当时想得多,做得少。”现在崔原硕回想,认为当时太稚气。而现在的他,则认为其实并不是非要想破头想出一个极好的点子才可以创业,只要能解决用户的某个痛点,并脚踏实地去做,产品和技术就算很简单,也大有可为;反之遇到阻力就放弃,肯定是做不成的。 

创业失败却收获人脉 

2010年,崔原硕组建了一个团队,瞄准了“团购”领域,他认为网民的普遍化使得它有着极为宽广的市场。但运营期间,崔原硕发现“商家对资金放入平台账户的担心”以及“用户担心拿到券后不能消费或降低了消费水准”成为最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团购一度发展滞缓。 

针对这一情况,崔原硕制定了一个方案,既不收商家平台的费用,也不收宣传费,但作为回报,商家可以提供一些抵用券或者折扣券。也就是说,商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丝风险。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学校附近商家传统思维明显:自己能赚全款不愿打折,有稳定学生客户,推广显得不必要,而商家数量直接影响用户粘性……如此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一方面,崔原硕不停地在各个学校周边谈合作,另外一方面,其他的合作一次次失败,缺乏沉淀,折腾一年后,只好放手。 

创业的失败,让崔原硕清醒地认识到做事情定位的重要性。“团购应该是互联网的玩法,我们却做成了吃饭打折的活动,怪不得会失败。”如今,崔原硕会这样总结他的那次惨败。不过,他从中也积累了大量活动经验,收获了很多的人脉,也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攻技术赚到第一桶金 

扬长避短,团队思索再三还是决定调头重新专攻技术。做机器人、开发软件、设计算法。由于平时崔原硕和他的团队成员总是在实验室里“加班”,经常会错过末班车却浑不自知。于是他们准备做个可实时显示公交动态的智能站牌,但该项目会涉及大量相关部门审批,崔原硕兜兜转转四处碰壁,毫无进展。 

无意中,崔原硕接手了一家企业新项目:他们需要在三个月内交付完成一套调度系统和60个智能公交终端和车载监控系统,用于监测公交运作情况、影像信息、纠纷处理、自动播报等。经历和经验是一个非常大的壁垒,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硬件软件的研发测试,整个团队干脆在实验室里住了下来。三个月内,所有人的状态都十分焦虑,团队进入陀螺式的工作状态,连洗澡睡觉都是件很奢侈的事。 

但做企业和在实验室做技术是完全两个维度,做企业是要和甲方、相关公司等进行协作和沟通,崔原硕常要面对上百次的对接。不过项目依然圆满结束了,可以这么说,这个项目是用一股创业热血拼出来的,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探索项目商业化道路 

2012年,崔原硕团队成员因为家庭原因各奔东西,团队被迫解散,移交业务后,崔原硕开始重组团队,成立了青岛合一科技公司。刚出茅庐的他们懂技术但是不了解市场,崔原硕当机立断定了一条规矩:做项目而不做产品。这些年,团队做过机器人换人生产线、机械臂、仿生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涵洞机器人、智能系统等,也培养了一批年轻、有朝气、有梦想、有战斗力的工程师。 

2013年,公司迅速地明确了产品方向——助跑机器人,它可以帮助瘫痪、脊柱神经受损、中风等丧失行动能力的患者丢下轮椅,实现独立自由行走,挽回他们尊严的同时也减轻了家人的照顾成本和生活负担;也可以帮助正常人跳得更高、跑得更快、走得更远。说起来这个项目的灵感还是源于崔原硕的母亲,由于肺癌转移,他母亲的身体各器官自下而上逐渐衰退,从行动不便到不能行走,崔原硕目睹了整个过程,心痛不已却又无能为力。那一刻,他决心造一种机器人——能帮助像他母亲一样的失能、弱能患者站起来,走出去。 

丧失行走这项基础能力的人去做任何其他事都变得困难起来,由于每天躺着不动,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褥疮、消化道紊乱等并发症接踵而来,病痛的折磨及巨大的心理负担使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传统康复产业早就支撑不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也使崔原硕坚定了想法,用AI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成为人类的附属“器官” 

从助跑机器人想法诞生的那刻起,崔原硕就面临了所有创业者都会面临的最大问题——缺乏资金。特别是产品处于初期,又是一个新兴的产品,极少有人认同崔原硕,拿着样机图纸希冀融到钱无疑是痴人说梦。为了快速研发布局与各大医疗机构取得合作,他一直为筹钱、借钱反复奔波,几乎把其他业务的资金都填了进去,但还是不够,一度难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得天使投资基金,崔原硕带领合一科技快速迭代将之前积累的技术完成产品化,从图纸到产级,崔原硕团队只用了1年。 

如今,通过多例的临床试验,助跑机器人已经帮助到了很多失能、弱能的人群,被很多医院作为合作备选企业。崔原硕回忆说,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20岁的女孩,一次事故导致她肚脐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完全依靠轮椅。现代医学帮不了她,但外骨骼可以通过步态识别、人体仿生等功能,行走、上楼等均可独立完成。 

“我希望助跑机器人成为人类的一个附属器官”。崔原硕说,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机器人可以让那些失去行走能力的人们轻松自由地看遍世界风景。而他和团队的下一步的期望,也是要将产品降低价格,更好地为需要救助的人群服务。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薛飞 )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