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入夏,气温不断升高,不少市民已经换上了短衣短裤。然而在长途站却有一个岗位面对的是滚烫的水泥地面、暴晒的阳光、客车排出的尾气形成的“温室效应”,在散发着50多度热气的客车底部穿梭检查,交运集团青岛汽车东站的于森便是这样一名检车员。为了保障上合青岛峰会期间进出青岛长途车的安全,每天他都要在露天为100多辆客车进行体检,来回上下地沟的楼梯层数相当远爬楼70多层,客车底盘的高温更是让他检查一辆车就要被“烘烤”一次。
露天工作10小时晒成黑脸
虽然岛城的气温还不到30度,但是由于水泥地面暴晒后的“返热”加上汽车尾气的集聚,汽车东站发车场内的温度比其地方还要高上3度左右。从凉爽的候车厅步入无遮无挡的发车场里,顿时感觉热气从地面不断向上涌,不时有客车从身边驶过,发动机位置排出的热气又好像电暖风一样“火上浇油”。在检车台,检车员于森正在对进站客车进行检查。由于是完全的露天作业,汗水顺着于森的脸颊不断滑落,白色的工作服前胸和后背处都已经有明显的汗渍,紧紧的贴在了皮肤上。作为岛城的东大门,汽车东站每天进站经营车辆100多辆,原本早晚班轮换的于森只负责其中一半车辆的检查。但是临近峰会,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车辆不带“病”出站上路,已经停休的于森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与同事们对100辆车从外到内进行细致检查。长时间露天暴晒,于森的肤色已经黑了“好几圈”。
每天上下地沟等于爬70层楼
相比日晒,下到1.5米深的地沟对车辆底部各部件检查才是考验。所有的热气都集聚在这里无法排出,头顶上车辆的发动机不断轰鸣超过50分贝,加上排气管中排出的尾气,立刻让人感觉呼吸都困难。地沟里的温度常常达到35度到40度,头顶上的车辆底盘散发出的热气更是达到了50多度,下来一次就好像蒸桑拿。最“恐怖”的是因为弯腰低头检查,然后再回到地面的时候经常会因为闷热以及短时间内大量出汗而头晕,身高接近1.9米的于森对此感触最深。除了地沟里的高温,频繁上下地沟也是一件极其考验体力的事情。地沟的台阶只有7阶,坡度在40度左右,检查一辆车最少要上下一次走14阶台阶,有时碰上有问题的车辆还要拿工具反复多次检查。虽然没有仔细算过,但是每天检查100辆车最少要上下1400阶台阶,按照一层楼20阶台阶计算纪军也等于爬了70层楼,更何况地沟的台阶坡度更大更吃力。由于频繁上下地沟加上身高原因,工作一天的于森都会觉得膝盖和腰部酸痛。
总结“望闻问切”检车法在全站推广
除了检查车辆本身是否有故障,于森还要负责车上安全设施的检查,灭火器是否配备并在有效期内,安全带有没有损坏,破窗用的安全锤有没有缺失,有一项有问题就属于不合格不能发车,而所有的这些车内外的检查都要在5分钟内完成。其实不少同事和车辆司机都劝过“糊弄糊弄就行了”,还有人说“5分钟能检查出什么来,还不是装样子”。但是于森没有半点放松过,从事检车工作5年来还总结出了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检车法并在市内各汽车站推广。“望就是看车辆的灯光、轮胎这些是否损坏或者有裂痕,闻则是要靠耳朵去听,尤其是发动机的声音,问则是要询问驾驶员开车过程中有没有顿挫感或者感觉车辆有哪些问题,特别是要问一下途中有没有经过雨雪地区,切就是靠工具去检查底盘、防冻液、悬挂这些。”对于自己的工作,在于森看来环境虽然恶劣一些,但是与售票员、检票员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分工不同,目的都是为旅客出行服务。只不过旅客们会记得售票员、检票员、安检员,却不会注意接触到检车员,但是其实最终将旅客安全送出车站的正是他这样的幕后英雄。(通讯员 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