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经略海洋】向透明海洋发力 海洋国家实验室成就多

2018-06-11 06:21 作者:徐恺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海洋国家实验室

青岛新闻网6月11日讯(记者 徐恺 通讯员 王宁)“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作为新世纪海洋科技竞争热点,将突破一批海洋观测与探测关键技术瓶颈,打造透明海洋观测平台,确保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技术领先、自主、可控,推动海洋领域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经不懈努力,海洋国家实验室在此领域可谓硕果累累。

海洋观测从“录像回放”变成“现场直播”

突破深海数据实时传输技术瓶颈,实现深海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

基于2016年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研发的实时深海潜标传输系统的运行情况,2017年海洋国家实验室对该系统进行了技术完善和标准化生产,现正在大范围升级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潜标为实时传输潜标,目前进展顺利。

此外,2017,海洋国家实验室还自主研制了智能实时通讯潜标海试样机,并于2017年11月成功布放于热带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海上试验。截至当前,实时通讯链路数据通讯及传输一切正常,成功实现了深海上层流速、流向等剖面数据6小时间隔的实时回传。

通过以上工作,科学家和业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初步实现了深海的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

海洋国家实验室鸟瞰效果图

开展“深渊科学”布局抢占国际海洋科学前沿

“深渊科学”主要研究海斗深渊的生态环境、海底地质和海洋生物等,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海啸预警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国际地球科学尤其海洋科学的最新研究前沿。深度大于6000m的海域被称为“深渊海沟”(Hadal Trench),人类只对其中零星地方进行了直接观测,绝大部分未被探索,主要受限于大深度观测平台的技术发展。

海洋国家实验室成功组织四次“万米深海星空计划”等多个共享航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多学科观测,抢占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高地。

为世界气候难题提供中国智慧方案

与此同时,实验室在小尺度混合与能量传递、中尺度涡、大洋西边界流、全球变暖减缓特征及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连续在《自然》《科学》等系列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海洋研究、海洋活动、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开展世界气候变化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海洋国家实验室

海洋资源发现历程不断加速

在“透明海洋”工程实施下,深海海山、热液、冷泉探测取得突破,在马努斯海盆首次发现2个国际上未见报道的热液区;在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可燃冰”,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谱数据证实快速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并非单一的笼型结构。

深海生态系统获得新认知,首次自主开展雅浦海山生物和生态系统调查研究,获取了诸多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数据;成功开展现场原位实验与深海生物活体培养;首次在热带西太平洋开展大规模潜标观测研究,实现对西太平洋边界流和赤道流流量、流速及其结构的长时序连续观测。

未来,海洋国家实验室将坚定不移地实施“透明海洋”工程,从观测探测技术装备、预测预报技术体系、大数据及应用等方面予以统筹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协同创新研究,提升全球海洋(包括极区)以及“两洋一海”的信息获取能力、预测预报能力及信息服务能力,在系统研发核心观测装备基础上,重点开展海洋综合立体观测体系构建、海洋多圈层能量与物质循环过程及多运动形态相互作用、海洋环境预报与气候变化预测模式及预报系统、海洋军民融合系统以及海洋资源勘测、探测等多项任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