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平度蟠桃大姜做出国际“名堂” 订单式种植叩开海外市场

2018-06-20 13:50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药食同源的大姜,不仅在我国民间备受推崇,在欧、美、亚各洲国家同样很受欢迎。日前,在平度东阁街道北台村,记者看到一筐一筐的大姜从保鲜库里提出来,由工人洗刷干净,装袋、装箱,根据订单运往欧洲、美洲、亚洲诸多国家,其中不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订单式种植、出口已成为当地大姜销售常态。

早在明末清初,平度原蟠桃镇附近农民就有种植大姜记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当地农民的世代培育和提纯复壮,逐渐形成一个适合当地生长的新品种——蟠桃大姜。“在平度特定的气候和生态条件下,通过平度农民长期实践栽培蟠桃大姜,不断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高蟠桃大姜品种的农艺性状,才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蟠桃大姜。”平度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陶跃顺介绍说,截至目前,平度蟠桃大姜种植面积已发展5万亩左右,主产区涉及平度李园、东阁、仁兆、南村等镇街,年产优质蟠桃大姜22万吨左右,成为平度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

北台村有251户村民,目前一大半村民种植蟠桃大姜,除了在本村土地发展大姜种植600余亩外,还到周边村庄流转土地种植500余亩。“村民之所以敢如此大的面积种植,是因为我们村成立了大姜产销专业合作社。年初根据国外出口订单大小,规划好种植面积,分派给社员;同时还制定保护价,如果大姜价钱过低,就以保护价收购。村民没有后顾之忧,种植起来自然就放心大胆。”北台村村主任、江傅大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树军笑着说,去年,北台村仅大姜种植收入达50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合作社接到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国家发来的订单,已达500多亩地的产量,后续订单仍在持续发来。”

蟠桃大姜种植对技术要求很高。“关键在水、肥,按合作社要求,我们完全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姜的产量。”谈起大姜种植,有着40多年种植大姜经验的姜农刘国章侃侃而谈,管理精心,水肥充足,蟠桃大姜每亩产量高达9000公斤;而别的地方粗放管理,大姜只产4000公斤左右。“近几年大姜行情还不错,以去年出口价每公斤4.8元、平均亩产6500公斤计算,每亩收益达3万多元。”

除了大姜种植,近年来北台村还建造生姜保鲜库,发展洗姜厂,对大姜进行储存和粗加工,同时也能带动部分村民增收。“我们村发展了6家洗姜厂,每家洗姜厂用工30多人,部分村民到洗姜厂打工,每天可收入150元左右。”北台村党支部书记郭超介绍。正在一旁洗姜的工人王寒梅接着郭超的话,高兴地说:“去年仅在这里洗姜就挣了25000元,除了家庭开销,还能存下不少!”

除了直接走向海外市场,也有不少本地企业看上了蟠桃大姜,投资进行深加工。

位于平度市李园街道的青岛食在平度商贸有限公司为更好地推介平度地标农产品,通过多方调研,选中蟠桃大姜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养生姜茶,促进蟠桃大姜销售市场多元化。“我们在推介各种平度地标农产品过程中发现,蟠桃大姜除直接销售外,经济附加值不高。我们就想通过对蟠桃大姜深加工,生产便于携带的地标农产品衍生品,以便进一步推介平度地标产品。”该公司负责人郭俊山介绍说,为此,他们多方考察、调研,选中蟠桃大姜这一地标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方便携带和销售的姜茶,把蟠桃大姜做出新名堂。

“为把好产品原材料质量关,我们在蟠桃大姜原产地附近朱家井村流转了50亩土地,按有机蔬菜种植标准种植大姜,同时,雇佣周边村庄10多名村民辅助种植,这样确保农民在农闲时能再增加一份收入。”郭俊山介绍说,明年将根据市场情况,一方面扩大高标准大姜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会指导周边村庄提高种植标准,并收购他们种植的大姜,“这样既保证推介平度地标产品衍生品产品质量,又带动周边村民增收。我们还将结合食在平度活动,继续打造食在平度特色农产品衍生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记者 刘岱 通讯员 杨发鹏 刘逸轩 张陶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