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从鞠躬男孩到小九月 感动总在身边

2018-07-06 09:34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找到“鞠躬男孩”后,驾驶员李小莉为男孩送上鲜花表达谢意。于波 摄

恒星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血站提供

从小男孩向礼让斑马线的公交司机鞠躬,到小九月捐献器官让5人迎来新生;从全城救助熊猫血坠楼少年,到十余名崂山好邻居救助晕倒的七旬老人……善意传递温暖,感动总在身边,当我们被这些爱心感动时,其实也是被我们自己所打动。在青岛,城市中的温暖场景和温暖故事越来越多,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善意和温情,永远是城市之光。

让小九月故事产生更大力量

“最近一段时间,小九月可以说是一个影响到中国公益圈的小娃娃,既惋惜又可敬。她的生命只走过了四年的时光,而她留下的器官换回了5个家庭的美满。可以说是小孩大爱,人间天使。通过志愿者团队的力量把这种感动传播,产生更大的力量。”崂山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说。连日来,小九月一家的大爱故事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激励着人们奉献出更多的爱心。昨天下午,崂山区举行了“生命因奉献而美丽”小九月大爱精神座谈会。区内各志愿服务队伍和区道德模范畅谈对小九月捐献的感受。李延照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座志愿者队伍和道德模范的共鸣。其实,李延照和她的爱人,都已经签下了身后志愿捐献的协议书。

崂山区道德模范王华是青岛市第5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九月的故事也让他感触颇深。“小九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华说。

汇聚文明暖流点亮城市之光

今年4月15日,真情巴士52路驾驶员李小莉驾车行驶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长途汽车站附近,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停车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时,一名6岁小男孩向她鞠躬致谢,这一“文明赢得尊重”的事件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广为报道。“鞠躬男孩”事件后,李小莉和52路驾驶员发起成立“吾爱感恩”志愿团队,决心把52路打造成一条感恩线路。6月13日,“吾爱感恩”志愿团队又吸引了中国石油大学的4名外国留学生加入。据了解,真情巴士先后自发成立21支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

如今,在马路上,在社区、学校里,处处可以看见真情巴士志愿服务者的身影,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真情巴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相逢俊表示:“‘鞠躬男孩’是城市文明提升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要发挥点多、线广的公交行业优势,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汇聚成文明的暖流,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热血铸就大爱之城

“青岛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市中心血站站长逄淑涛说,单就市中心血站统计的情况看,青岛市每年献血超过11万人次,连续十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无偿献血参与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

青岛市民的无偿献血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以今年6月14日的世界献血者日为例,血站为全市242人颁发了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献血,献血量均超过了10000毫升。他们中有“熊猫侠”,有农民,有公务员,有公交司机。“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奉献的心,这些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相识了,他们用同样的行动展示着大爱,展示着对这座城市浓浓的情义。”逄淑涛回顾了近年来的献血典型,这些有着正能量的热心市民将献血纳入了自己的生活,并且赋予无偿献血仪式感,无偿献血更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一股向上的社会风气。据统计,全市无偿献血超过100次的爱心市民已有20人,其中青岛市献血量最多的献血“状元”李鸿波,献血量已经突破了25万毫升。一串串数字,一本本献血证,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次真实的体验,一个个生命的延续。青岛这座城市的大爱还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包容性,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在2003年“非典”疫情侵袭、2014年江苏昆山发生爆炸事故、2015年天津发生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时,市中心血站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热心的青岛市民随时准备驰援前线,一次次热血救援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进行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危难时刻大局为重,团结一心血浓于水,这已经成为岛城市民的一份传统大爱。无偿献血,利国利民,它不仅成为新时代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之举,更成为了青岛这座大爱城市的公益名片。

塑造城市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九月小天使及其家人的感人视频和动人事迹,眼泪充满了眼眶。美丽的小天使因脑干疾病很快离开人世,但是她捐献出的器官让五个家庭迎来了重生的希望,这在青岛文明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留下了又一文明丰碑!”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青岛市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文俭说。

刘文俭认为,塑造城市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先进文化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因子和关键因素,是一个城市的行为指南、发展灵魂和经营理念,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都市不仅是现代化的城市,还应是文明的都市。整个城市应该是一个有序组合的有机体和多样统一的系统,应该更突出精神的内涵和品位。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是城市文明和文化的核心。城市越大,城市化发展越快,就越要寻找维系城市这个有机体的根、铸造凝练城市这个文明之都的魂。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包括了这个城市的产业、环境、规模以及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教育投入等量化的硬性指标,尤其还包含了作为一种整合力量的价值体系。而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所表现的市民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内涵,直接构成了价值体系的内核。在刘文俭看来,在当前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时期,可以说,凝聚青岛人心,激发创业热情,迎接时代挑战,创造辉煌业绩,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城市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

新闻链接

青岛媳妇布英娜:时刻被温暖

布英娜一家和妹妹一家都非常喜欢青岛这座城市。于波 摄

“住在青岛四年了,我感觉时刻被温暖着。”布英娜来自蒙古,早在1997年她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从蒙古国来到中国,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随后,又继续在人大攻读国际组织法专业硕士。目前,布英娜在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在读(四年级),主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计划在今年冬季毕业。四年前,布英娜跟随丈夫落户青岛,把家安在了市北区合肥路街道,三个儿子都在附近上学。“我看到了你们关于小九月的报道,非常感动,因为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我特别心疼小九月,也佩服她妈妈的承受能力,非常了不起。”布英娜告诉记者,在刚来青岛的第二年,她还曾经参观过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是一对夫妻卖掉房子才办起来的,“当时我特别感动,这对夫妻太伟大了,孩子们有了他们太幸运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身边生活着这么有责任感的人。”布英娜还跟随其他家长连续参与了四次校园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善款捐给山区的孩子。“我们小区的邻居也非常好,有时孩子需要一本辅导书,只要在邻居群里说一声,很快就有人说,‘来我家拿书吧’,还有我常常停车忘记关车窗,都是好心的邻居提醒我。”布英娜笑着说,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太多了,让他们一家人都爱上了青岛,从蒙古国前来探亲的亲戚们也很喜欢这座有爱的海滨城市。“今年博士毕业后,我会努力找工作留在青岛,孩子们会一直在这里上学,青岛就是我的家。”布英娜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马晓婷 于波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