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姑娘闯进侠岚世界 动画片《风语咒》票房口碑双丰收

2018-08-09 15:34 来源:人物
分享到:

《风语咒》海报。

青岛姑娘于奥。受访者供图

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再到《大护法》,近年来几乎每个暑期档都会有一部国漫电影脱颖而出,燃起观众对国产动画片的信心和期待。8月3日上映的《风语咒》,从片名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上映首日就获得3000万票房,在淘票票、猫眼两大购票平台上评分高达9.1、9.2分,成为暑期档第三部9分以上国产电影。不少观众看完后表示,整部电影有热血、有笑点,还能戳中泪点。80后的青岛姑娘于奥是《风语咒》的编剧之一,她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现象

观众为“侠岚宇宙”动容

《风语咒》讲述了一个少年英雄崛起、小人物拯救世界的热血故事。“久违的感动,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的国漫回来了。”电影上映后,少年崛起的热血成长、舐犊情深的母子情、相互救赎的爱情,令无数观众动容。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评价本片“在塑造侠岚英雄形象的基础上建构了属于侠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宇宙观”“为中国动画电影带来欣喜和新的期待”。

2012年起,“画江湖”接连创作了 《侠岚》《不良人》《杯莫停》《换世门生》等剧集,时长超过5000分钟,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国漫IP。“2016年,导演决定把在央视播出的长篇动画《侠岚》搬上大银幕,于是便有了今天的《风语咒》。”编剧于奥透露,《风语咒》是在《侠岚》世界观的基础上创作的一个独立成篇的全新故事。初稿剧本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完成,在后面为期两年的制作周期中,又进行了不断调整和完善,既要保留侠岚的世界观、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的设定,又要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角色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让没有看过《侠岚》的观众迅速接受它的世界观设定。

电影中的“侠岚”类似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群体,是默默守护世人的侠者。侠岚世界里存在正义、邪恶两种力量。拥有侠岚印的侠岚可以纳天地元炁(qì)为己用,是传统意义上的守护者。而拥有“零”力的人则代表邪恶,使用的零力来源于邪恶的上古凶兽饕餮、混沌、穷奇、梼杌。这次在电影中出场的凶兽是饕餮。于奥透露,《风语咒》的核心是“情”和“侠”。

观点

国漫崛起依靠作品积累

3年前的暑期档,一部《大圣归来》让观众看到了国漫的希望;今年的暑期档,《风语咒》以高评分和高票房预示着国漫开始崛起。但于奥认为,没有哪部电影能真正代表国漫的崛起,“只有通过一部一部积累,才能越来越靠近所谓国漫崛起或者说再度崛起的时代。”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中国动画,更多是面向低幼市场,以至于现在大部分人依旧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于奥认为,“崛起需要作品、需要时间,美国和日本积累了那么长的时间和那么多的作品才走到今天,中国动漫创作者的路还很长。”中国的动画电影一直想成功商业化,但又要保有自己的风格,向中国动画曾经辉煌过的那个年代尽可能靠近,“在多方的期许下,创作者其实压力挺大的。”于奥觉得,“国漫真正的崛起,不能仅仅依靠动漫粉丝走进电影院,而是要做到‘破圈’,让普通观众也像看一般的电影一样去看动画电影。”

故事

在“命题作文”找到乐趣

于奥在大学四年级时开始独立做话剧导演,并以编剧、演员的身份参与过舞台剧《小王子》《一座城池》《滚蛋吧肿瘤君》的创作,凭借微电影在第二届“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和“金海棠”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获得过最佳编剧奖。2015年,她开始涉足长篇影视剧的编剧,“参与编剧的作品有电视剧《写命师》、动画番剧《不良人2》《换世门生》、电影《风语咒》。我可能算运气好,有些作品最后虽然没机会上映,但获得了制作人的赏识,一部一部通过朋友的推荐,做到现在。”

“不论是舞台剧还是电视和电影,讲好故事是剧本的根本。”于奥表示,尽管她参与编剧的作品类型不同、命题不同、要求不同,但作为站在角色背后的创作者,自己享受的是过程。

她直言,虽然至今为止做的大多都是片方给的“命题作文”,但能在限制中找到有趣的观点、有趣的角色,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我看来,影视编剧目前还处于整个产业链比较弱势的位置,尤其是长篇作品的编剧。但随着各方对剧本越来越重视,年轻编剧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于奥说,躲进文字里创造另一种生活,自己很自得其乐。“写电影也好,做话剧剧本也好,只要有好的故事,有合适的团队,有观众,就值得笔耕不辍,继续自得其乐下去。”于奥说,她现在的目标,是能尽早独立创作及制作一个原创故事。(本版撰稿记者 单蓓蓓)

艺考之路“无心插柳”

于奥是2007年参加的高考。她说,当年艺术考试还没有现在这么热门,“当时喜欢看电影,加上文化课不够好,就铁了心想要艺考。那时候根本不了解艺考还分这么多门类,所以就只报了相对了解的表演专业——我父亲是山艺表演系毕业的。”于奥笑着说。

家里那时候并不是十分支持她艺考,“我也不想家长跟着操心,就自己上网查资料然后报名考试。”为了艺考,于奥住过胡同、住过地下室,没钱的时候不好意思向家里要,曾经连续一个星期只吃方便面,有时候住的地方找不到热水,就干啃面饼。

当时于奥报考了四五个学校的表演专业,其中两个学校兼报了导演专业,一个是上海戏剧学院,一个是中央戏剧学院。没想到最后表演专业一个没过,两个导演专业却都过了。于奥调侃说,“可能是没生张上镜的脸吧。”

中戏导演系三试放榜的那天,于奥没去,“觉得肯定过不了,一起考试的一个姑娘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过了,赶紧来考试。我一下蒙了,脸也没洗就往学校赶。”于奥回忆,当时不知道三试要考什么,在路上匆匆看了一下招生简章上的三试内容,是编讲故事,“之前也没老师教过,真的就是凭着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就这么进考场了。”

专业课过了之后还有文化课这一关。“之前一心要考表演系,所以把文化课彻底放下了。”拿到中戏导演专业录取通知后,于奥开始玩命学,“学校课程跟不上,就自学,每天跟家里说去上学了,然后坐车到佳世客对面的一个西餐厅自学,因为那儿的饮料可以续杯。那时候我把历史书都抄了一遍。”直到最近,于奥的妈妈才告诉她,当时她觉出了于奥不对劲,有一天偷偷跟着她,发现她没去学校。但怕影响于奥,一直没说。

如今于奥在北京工作,“我以为北京离青岛很近,不过600公里路程,现在却觉得好远。”于奥感慨说:“在北京待了11年,有时还真挺想回家看看海。”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