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蛟龙号”有了专业母船深海一号 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2018-10-22 14:28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蛟龙号”正在进行深海探测。

工程师高翔介绍操作系统。王伟 摄

记者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获悉,各界关注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维护升级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蛟龙号”新的支持母船将于今年年底下水,预计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自去年年底以来,“蛟龙号”一直在国家深海基地进行维修和升级,主要涉及水下定位和搜索能力、地形测绘、直接采样等三个方面。经过系列海试之后,新母船将搭载“蛟龙号”执行2020年环球航次,进行正式的业务化运行。“蛟龙号”原母船是向阳红09号,已退役。这艘新船排水量约为4800吨,每趟航程可达14000海里,比向阳红09号更有能力。据了解,新母船将命名为“深海一号”(Deep SeaNo.1)。

在国家深海基地,“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等潜水器以及用于深海钻探的“深龙号”相聚一起。据悉,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构建“七龙探海”立体深海探测网络,“蛟龙号”正在计划2020年执行全球首次环球航行。时光追溯到2017年2月6日,“三龙”系列潜水器在青岛鳌山湾畔的国家深海基地相聚共探深海。“三龙”的集中管理,有助于国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将大幅提升我国国际海域资源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蛟龙号”机械手更智能灵活

据深海中心主任于洪军介绍,此番技术升级将通过各种优化设计来提高“蛟龙号”的作业效率、安全性和实用性。重装后的“蛟龙号”机械手位置进行了优化,作业覆盖范围更宽;声学设备升级,更精细化的侧扫声呐可提升近底勘查能力;导航控制系统升级,可快速精准抵达作业站位;照明系统由原先的LED灯、卤素汞碘灯组合变成了“LED灯阵”,实现高能水下照明;接线箱、阀箱从舱腹移至侧弦,更便于拆检;潜水器顶端的突出装置将埋入机壳内,避免下潜时缆绳的刮拽;抛载系统优化,以降低海上作业强度,原先在甲板装配压载铁需要十几个人来完成,系统优化之后只需要三五个人。

此外,“蛟龙号”的新装备——基于深潜器的热液喷口多参数测量及取样系统由2014年海洋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支持,经过四年技术攻关,目前已完成关键系统研究,进入项目验收阶段。该系统充分利用“蛟龙号”可观、可控、精确定位的作业技术特点,针对深海热液喷口分布特征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参数探测要求,完成了高精度温度梯度仪、深海浊度仪、小型浅层岩芯钻机、全固态化学原位探测传感器、热液保真采样器、成像声呐样机等“蛟龙号”配套作业工具的研制。

“蛟龙号”首次有了专业母船

“此前,‘向阳红09’船并不是专业的深潜器支持母船,只是因为甲板足够大才被选用。”于洪军介绍,“向阳红09”船没有装备动力定位系统,达不到潜水器工作母船的状态,而且也没有专门的潜水器库房,“蛟龙号”每次回收只能停放在甲板上,在海上遭遇高温和曝晒,有损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新母船“深海一号”于去年9月在武汉开工建造,深海中心派出专家建造组跟踪建造工程,提出了许多深海科考的适用性功能要求。

“深海一号”船长90.2米,型宽16.8米,型深8.3米,满载排水量大约4800吨,最大速度18节,续航力14000海里,自持力60天。船上最大载员60人,因为采用了先进的全电力吊舱式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电力化系统,操控船只的船员数量最多只需要22人,由此一来,船上搭载的科学家数量相应增多,也可以完成更多的科考项目。

据介绍,“深海一号”是国内首艘为“蛟龙号”提供深潜作业下水、水面支持及维护保养的专用支持母船,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船不仅为“蛟龙号”提供必要的水下、水面作业支持,还配有专门的深潜器维护保养车间,“蛟龙号”等深潜器从海上回收之后,将入库进行潜水器充油、充水、充气、充电和拆检等维护保养。另外,“深海一号”还在节能降噪方面进行了技术设计,其减震降噪控制要求特殊,为国内首艘对水下自噪声提出控制要求的船舶。

“七龙探海”有了坚强保障

随着“蛟龙号”升级改造工程接近尾声以及新母船“深海一号”的建造完成,深海中心也在积极推动装备应用共享国际化,计划于2020年沿“一带一路”区域组织执行载人深潜环球科考。据了解,“蛟龙号”明年将前往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海试。“深海一号”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之后,也将进行船舶及船载设备的海试。“磨合期”结束之后,就将备战2020年环球航次。

目前,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二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装备,已于2017年正式入驻国家深海基地。“潜龙二号”“潜龙三号”自主潜水器、“海龙11000米”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也正在进行海试,即将入驻深海中心。同时,深海中心大力推进“三龙”变“七龙”,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深海钻探的“深龙”、深海开发的“鲲龙”、海洋数据进行云计算的“云龙”以及在海面进行支撑的“龙宫”,为大洋工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全面打好基础。在2020年环球航次当中,“龙家族”有望进行同船作业,实现“七龙探海”。(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 王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