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秋冬时节,老青岛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来到海滩寻觅隐藏在海滩上的美味,螃蟹、蛏子、海波螺,或隐藏泥沙之下,或藏身礁石内层,要捕获这些海味,凭的就是多年心口相传的独门“经验”。(记者 杨志文 图/文)
“抓一点盐,放在蛏子的洞口,蛏子自己就会跳出来,”在栈桥海滩上,年过七旬的戴阿姨正在熟练的寻找蛏子,她手持锄头快速的挖着海滩,看见有小指粗的洞,就用一根木棍粘一点盐撒在洞口,洞内的蛏子就会跳出洞外。这时候,她就要迅速捏住蛏子,一只鲜活的蛏子就被擒获了。
在海滩上,从退潮到涨潮只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也决定了一天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分钟都在考验着他的体力,眼力,甚至是运气。
在哪片海滩、什么时间涨潮退潮、出手的时机,每一项都不能缺失,否则“猎物”就会在手边溜走。“蛏子是生活在泥沙里,海滩踩上去软的话,说明已经有人挖过了。”戴阿姨用锄头挖着泥沙,像是春天里农民翻动着即将耕种的土地,每一次下锄都不能保证带来收获,但每一锄都要认真观看锄下有没有冒着海水的小洞,“下锄太深,蛏子就会被拦腰斩断;太浅,看不见小洞,”下锄的力度一定得掌握好,但在她看来,挖蛏子最重要的还是找准能有蛏子存在的那片海滩。图为用工具将盐巴撒在蛏子洞口。
赶海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这也是生活在海边人难舍的情怀。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就知道青岛人对赶海的痴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到的捕捉手法,哪怕个头小一些,赶海人脸上都挂满了收获的喜悦。
“年纪大了,在家闲着没事,体力还行,也不管能挖到多少,出来看看心情也好,回去给姊妹分一下,让他们尝尝。”戴阿姨脸上挂满笑。图为盐赶海人挖蛏子的必备“小神器”——盐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