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电商“农创体”,平度云山镇的大棚草莓供不应求。(刘岱 摄)
将分散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活个体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农业大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平度市立足农村区域广、农民数量多的实际,借助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以改革为动力打造出49个“农民创新创业载体”这种新型经营主体,率先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让群众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对全国61个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进行的全面总结和第三方评估中,平度的“农民创新创业新模式”被全国推广。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我们的‘农创体’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这种农业双创载体既解决了个体农民创新创业在科技、人才、名品、文旅、电商上的短板,也盘活了凭借乡村振兴战略富裕百万平度农民的大棋局。”平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虎成如是说。
“农创”带出了高品质和大市场
位于蓼兰镇的青丰种业“农创体”是平度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杰出代表。2018年6月麦收季,青丰种业“农创体”的10亩小麦攻关田单产807.87公斤,这是青岛小麦单产首次跨越800公斤大关,标志着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蓼兰小麦的主产区,2016年当地政府与青丰种子公司合作,建立起青丰种业“农创体”,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签约,成立青岛首家涉农院士工作站,将蓼兰打造成种业创新小镇,辐射带动育种合作社132个、种植户17600个、加工户88个。由这家“农创体”研培的麦种曾随神舟七号、蛟龙号“上天入海”,正式选育定型后的“青丰1号”“青丰2号”成为黄淮海地区小麦主推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小麦种植技术、质量和规模的换代升级。
平度还将电商与“农创体”嫁接联姻,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依托京东网上商城全国首家县级服务中心、青岛首家阿里巴巴“村淘”项目等知名电商,平度建设农产品网上定制、原产地直购等电商“农创体”,先后培育发展“友优客”等本土运营平台20多家,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1700余处,覆盖率达95%。其中,云山大樱桃借力电商“农创体”,搭乘快递包机运送30架次,带动1.7万农民增收10亿元。依托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青岛农产品物流园,平度联合京东开通中国特产·平度馆,实现精致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卖世界”。
30岁的平度人徐健在网上售卖大泽山的各种特色农产品——葡萄、葡萄酒、葡萄苗。“这是互联网+农业的实践,我们把农户的供货信息发布到店铺,商家会和农户直接联系。”徐健说,“电商+冷链物流”让每公斤葡萄价格上涨了4元钱。
平度还将“农创体”与旅游相结合,以此激活乡风繁荣文化。位于大泽山镇的泽山“农创体”从2016年建设至今,带动从事旅游业的农民增长65%、实现就业3800人,深入推动了当地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改善提升。
扶贫“农创体”带富众乡亲
平度崔家集镇农户王丰国的樱桃西红柿大棚刚刚收获。“多亏有这个扶贫‘农创体’,我这个大棚一年收入达到16万元。”作为曾经的贫困户,王丰国感触很深。
王丰国所说的扶贫“农创体”就是平度创新实施的扶贫新模式。近两年来,平度市以“农创平度”品牌为引领,发挥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等19个国家地标农产品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创业创新园区。在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估的基础上,该市扶贫办会同有关镇街先后将600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择优注入27个“农创体”,形成了田野上的“扶贫大车间”,涵盖特色种植、旅游、体验、智慧等各类优质经营实体。这些“农创体”通过约定最低资产收益率,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为核心,惠及并助力平度大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弱村稳定脱贫。
崔家集镇蔬菜扶贫“农创体”便是“扶贫大车间”之一。该“农创体”是统筹使用青岛市定6个经济薄弱村扶贫资金建成的联村扶贫产业园,集中建有36个蔬菜大棚。2017年,该镇利用27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又新建15个大棚。“目前,整个园区年产樱桃西红柿23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600余万元。”青岛前洼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鞠炳锦说,15个大棚收益已使80余户贫困户受益,大棚租赁收入按照每村每年5万元的标准拨付给6个经济薄弱村,使他们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此外,产业园优先吸纳4名贫困户入园就业,年人均增收1.7万元。
通过筛选经营状况好、信誉高、赢利性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入扶贫资金,平度以“村社合作”“镇社合作”形式,与“农创体”建立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带动贫困户和贫弱村稳定脱贫,为产业脱贫之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时至深冬,蓼兰镇杨家顶子扶贫“农创体”内绿油油的嫩葱苗颇为喜人。该镇统筹资金350万元(其中整合3个贫弱村扶持资金220万元),在杨家顶子扶贫“农创体”建设占地4500平方米的“智能育苗温室大棚”,利用全程机械化的先进技术,实现大葱种植温度湿度、种苗播种移栽和水肥管理一体化。年产种苗2400万株,节本增效110余万元。同时这个“农创体”将周边12个村庄的50户贫困户、138名贫困群众纳入帮扶范围,实现共同脱贫。
在大泽山镇,为帮助经济薄弱村、贫困户脱贫,泽山“农创体”以大泽山为区域中心,以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泽山葡萄为依托,原4个经济薄弱村的429户贫困户1067人现已全部脱贫。目前,大泽山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种植葡萄的农户1.1万个,2018年大泽山葡萄节期间,共接待游客86万人,完成网络订单7.2万余件,带动当地农民收入7.6亿元。
3万多农民成为“创业达人”
不久前的大葱收获季,平度仁兆镇小刘戈庄村60岁老农刘永强着实领略了先进农业科技的魅力,他家的10亩大葱,用了半天不到就收获结束。“一台大葱收获机一天可以收30亩地,这在之前是人力30天的劳动量。”大葱收获机发明人刘德波,正是平度近两年来涌现出的乡村创业典型。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素峰,回平度投资1.5亿元创办集高端水果种植、地标产品采摘、休闲体验旅游于一体的三合山百果园“农创体”,至今已带动周边500多名农民创新创业。
两年前,80后小伙杨鹏飞和父亲放弃人人羡慕的城市“金饭碗”,回平度农村老家当起了职业农民。父子俩流转了400亩荒山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搞起了集采摘、观光、樱桃深加工为一体的“樱桃城堡”田园综合体。目前,综合体初期试运营能吸纳周边50多个乡亲就业,年营业额240余万元。
李园街道立山农创园入驻企业已达22家,聚合起立志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创客1000余人次。
蓼兰镇杨家顶子村创建的“农创体集合”更是直接培育成熟多个返乡创业项目,其中智能育室温棚每年能实现利润100万元以上,越来越多在城市创业打拼的年轻人愿意回村发展。
……
“很多受到资金、土地等困扰的农民创客,依靠形式多样的‘农创体’起飞。”平度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统计,平度打造出的49个“农创体”引导了3万余名农民成为“创客”。培育出侯元江、昌云军、王桂欣、刘德波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致富先锋、草根达人,其中许多涉及农学、园林设计、市场营销、机械制造等可服务乡村的人才,更是助力“农创体”成为平度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张德杰 孙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