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深圳考察团成员话“真学”“真赶”①: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2019-04-01 07:20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blob.png

2019年4月1日青岛日报2版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市党政考察团成员话“真学”“真赶”(一)


blob.png

深圳前海天际线。资料图片

市政府党组成员,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

学习深圳人干劲韧劲钻劲

争当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这次赴深圳考察学习,感触颇深,深圳的思想观念新、体制机制活、产业层次高、科技创新强、营商环境优,特别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之高,令人印象深刻。”市政府党组成员,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表示,此次考察既开阔了眼界、认清了差距,也明晰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此次取经之行,切实感受到与深圳之间多方面的差距。这差距不仅是表面上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方面的差距,更是人思想观念的差距。”王作安表示,学深圳、赶深圳,要从学习深圳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闯劲和干劲,学习深圳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韧劲,学习深圳人深耕细作、精益求精的专注和钻劲开始。红岛经济区接下来也将结合自身实际,深化提升全区“2311”总体工作思路,争当全市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和山东半岛自创区建设龙头,力争跻身一流高新区行列。

“眼下,红岛经济区正在全力发起10大攻坚战,在做‘高’做‘新’上不动摇、不松懈,全面释放区域生命力、成长力、创新力。”王作安表示,红岛经济区(高新区)将继续强化创新,系统搭建产业、创新、人才平台,面向全球优化配置资源,聚焦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16家“国字号”创新平台,深化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协同创新,实现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100个。同时引育并举集聚产业,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高端服务六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主导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我们将重点招引旗舰型企业、行业领头羊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300个,总投资400亿元,新引进院士3人、高级专家10人。同时,依托华为、腾讯等已落户平台企业的优势资源,加速集聚其上下游和伙伴企业,努力提升产业‘溢出效应’。”

“我们还将借鉴深圳等地先进经验,积极推进改革。”王作安说,红岛经济区(高新区)将积极推行“管委会+公司”体制,围绕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人事制度等,尽快形成具有高新特色的改革方案,探索建立“激励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体系,激发工作活力。继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努力创新一流营商环境。

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

以“效率革命”驱动院士港

深度融入科技引领城建设

“这次深圳考察,自己受到极大震动。最突出的就是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历史担当和‘杀出一条血路’的革命精神。深圳人在直面‘逃港偷渡风潮’中催生了特区,在突破一个又一个体制机制障碍中建成和发展了特区,今天正向着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实施强攻,向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方向去挑战极限。”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表示,40年前,拓荒的深圳人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40年后的今天,开始第二次创业的深圳人喊出了“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深圳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学深圳、赶深圳,王希静表示,具体到李沧区,当前最核心的战役行动,就是按照市委发起“15个攻势”的部署,特别是聚焦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对标学习深圳“光明科学城”,坚持“双招双引”与“院士港”双向驱动,强力发起“效率革命”,攻山头、炸碉堡、打硬仗,坚定不移闯出一条以院士港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基因重塑的新路。聚焦“优化、规范、做实”,着力优化院士结构,着力规范运行机制,着力做实产业链、做强产业群,加快建成200万平方米的科研和产业化载体集群,攻坚突破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目标,加快培育院士生态体系和经济成长体系。精心举办“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暨青岛国际院士论坛”,争取打造永久性论坛,努力成为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和国际时尚城的重要标志。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有机统一,按照市委“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的部署要求,在主攻“双招双引”+“院士港”的同时,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当前,特别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扫黑除恶、民生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凝聚民心民力,营造良好氛围。归根结底,‘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刻认识‘自身硬’是为了‘打好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抓党建作为抓全局的根本,从区委常委同志带头做起,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打造‘绝对忠诚、绝对可用、绝对执行、绝对优秀’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锻造干事创业的‘李沧铁军’。”王希静表示。

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

勇当两大攻势“主攻手”

打造国内一流创新环境

“这次深圳之行,在外,看到的是深圳40年来从无到有、敢闯敢试、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发展业绩;于内,痛击的是思想深处潜藏的各种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说,市委提出“学深圳、赶深圳”,以“15个攻势”挈领全局,立起了高标准,确定了新追求,崂山区将迅速提高站位,找准突破口,在更深层次上解放思想,坚持市场化思维,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勇当科技引领城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的“主攻手”。

敢为天下先、勇当弄潮儿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深圳。“下一步,崂山将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并以此为一个主要突破口,着力突破城市更新、金融创新、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功能区建设等领域的难点痛点,力争在新旧动能转换、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六个方面做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江敦涛表示,崂山区将坚持大踏步地走向市场,在市场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大胆地嫁接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市场模式,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去改造工作、提高效率。

“科技和金融的双轮驱动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学和赶的主方向、竞争的主战场。”江敦涛介绍,科技和金融两大领域是崂山区集中发力的另一个突破口。在科技方面,崂山区将勇当科技引领城建设的主攻手,突出抓好平台引领、资本引领、企业家引领“三个引领”,重点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健全一套风险投资体系、培育一支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金融方面,勇当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攻手,以国际化视野强化招引工作,着力抓好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政策先行先试等重点工作。

崂山区还将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深化产业组织理念,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瞄准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虚拟现实、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具有产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链条价值的大项目和新业态,全力打造高端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构建集科研、载体、人才、资本、政策、企业、生产性服务等要素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特别是健全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投贷联动机制,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用好股权直投、风投基金等方式,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大资本动力。三是实打实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单独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绿色通行证”机制、助企政策刚性兑现机制和企业“零行政交易成本”机制,对企业所有诉求和业务实行一门服务,切实读懂并服务好产业、企业和企业家。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

以创新理念创意思维

谋划设计营销发展青岛

“我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次学习取经之行、解放思想之行、提神鼓劲之行、交流合作之行,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深受震撼、感触很多、收获很大。”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说。

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口涨了千倍,GDP涨了万倍,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核,‘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基因,‘来了,都是深圳人’的开放气度,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考察、分析比较中,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差距所在、方向所在,找准了‘学深圳、赶深圳’的方向和路径,提振了学赶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增强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危机感。”李刚说。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对标对表深圳40年来的成功经验,瞄准市委提出的“学深圳、赶深圳”工作目标,进一步开阔视野、放大坐标,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去优化整合资源配置,以创新的理念、创意的思维谋划青岛、设计青岛、营销青岛、发展青岛。

一是当好学赶急先锋,在前期调研学习的基础上,组织骨干力量,借助专家外脑,积极谋划“学深圳、赶深圳”总体工作方案,聚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更高层面策划学赶路径、模式,形成总体思路,报市委市政府参考。

二是当好产业发展引导员,制定全市“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方案,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园区、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科研平台、主要产品,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着力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重点提升配套能力,精准对接配套商,补齐产业链短板。

三是当好大项目的服务员,精准招商引商,用产业大项目激活全市投资,拉长投资产业链,促进产业兴起来、资源聚起来、城市活起来,努力为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长江以北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智慧与力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姜波:

以更有力政策和举措

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

“这次到深圳考察学习,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学深圳,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学了不少、也做了一些,但是表现在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上,却与深圳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因是什么?”谈到此次深圳之行的感受,姜波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她看来,究其原因,深圳一些企业的说法可能就是答案——企业到一个地方投资,相对于优惠地价和补贴,更看重当地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空间。

企业之所以更多选择深圳,一是因为深圳拥有市场化、法制化程度最高的营商环境,政府处处为企业着想,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企业一切按规则办事,公平竞争、轻装上阵;二是因为深圳拥有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生态,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无论是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还是人才、资金、交流对接平台,在深圳本地及其周边地区都能找得到。“我们过去学深圳,还是过于碎片化、表象化,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在产业生态打造上想得不够透、做得不够实,总是差一些火候。”姜波表示。

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生态的竞争。而一流产业生态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按部就班就能实现的。姜波介绍,作为追赶者,青岛学深圳、赶深圳,需要补的课还很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政策、超常规的举措,迅速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政策链衔接贯通的产业生态。

据介绍,下一步,青岛一是要学习深圳聚焦产业、久久为功的发展定力,瞄准产业变革趋势,发挥青岛比较优势,系统梳理甄别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和未来发展方向,细化“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路线图,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一张蓝图绘到底,促进产业高端迈进;二是学习深圳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政策体系,全面梳理评估现有各类政策资源,清理各种不合理的门槛,调整充实形成一套精准、完善的政策清单,让企业平等、高效、便捷地享受各类政策,努力实现政策“阳光普照”;三是学习深圳亲企、助企、安企、强企的服务理念,坚持换位思考、放下身段、深入一线、靠前服务,实打实帮助企业解痛点、疏堵点、破难点,着力培育一批领军型大企业和创新型“独角兽”,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吕鹏:

把学习深圳的感悟转化为

科技引领城建设的强大动力

“这趟深圳之行,是一次更新理念的‘洗脑’之旅,要用深圳的市场化思维、打造健康创新生态、发挥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作用等理念来‘清洗’大脑,改造提升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工作方法,把感悟转化为工作举措。”市科技局局长吕鹏说,学深圳、赶深圳,重点是学习深圳尊重市场、利用市场的这种自觉,从而激发出企业家强大的创新精神,我们建设科技引领城,必须扭住“市场化”不放松,扭住“科技创新”不放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我们要学会运用‘点穴工作法’,紧紧扣住资本这个关键穴位,营造最优的创业风险投资环境。”吕鹏说,依靠资本的力量来撬动和打通人才集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这条创新经络。招引高水平基金,请“高手”操盘,市科技局已经开始行动。目前,引入前海方舟5G母基金在青设立子基金的项目正在落地过程中,该基金请前海方舟管理团队作GP,同时青岛将获得该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一个委员席位,未来可参与该基金所有投资项目评审,依托这一平台引入更多优质项目和人才。与启迪科服集团共同发起金融科技与智能制造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其中启迪科服集团出资4亿元占40%,并担任GP具体操盘,同时筹划在我市建设孵化器和在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园建设海外孵化器。

“在深圳举行的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上,‘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我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两句话让很多企业家对来青岛发展充满了信心。”吕鹏说,这一趟深圳之行,在全国企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原本要落户武汉东湖的一家芯片研发公司现在已经初步确定到青岛,原计划落户南京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项目也已初步确定来青,另有十余个机构,包括国内排名第一的产业战略咨询公司华夏基石、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中国科技开发研究院等也将在清明小长假之后与市科技局洽谈合作。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 周伟 霍璟祎 沈俊霖 孙欣 王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