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一市独大”并非山东选项,“三核”如何同行是关键

2020-03-27 19:32 来源:回澜听涛
分享到:

济南、青岛、烟台。

对山东而言,这三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三城GDP总和约为28838.2亿元(青岛11741.31亿,济南9443.4亿,烟台7653.45亿),约占全省GDP总量的41%;在2019年全国省份GDP排名中,位列河北省之后陕西省之前第14名;与2019年欧洲国家GDP相比的话,位列挪威与爱尔兰之间第15名。

这三座城市的发展格局,将直接决定着山东的未来,如何布局三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竞争生态,是山东急需破解的关键问题之一。

形势发生变化的节点来了:

3月26日下午,《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根据方案,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共计推出净地104.3平方公里,其中济南市37平方公里,青岛市37.3平方公里,烟台市30平方公里,瞄准“十强”产业前沿方向,聚力打造9大产业集聚区。

济青烟三地的产业用地可谓“寸土寸金”,此次山东为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产业、产业链的引擎项目,拿出超常规力度和措施打造国际招商产业园,推出优质产业净地,可见山东的决心和魄力。

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全国各大城市迅猛发展、区域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山东要突围离不开济南、青岛、烟台这三大核心的引领。因此,这次由省里牵头、依据城市特色,布局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大项目,这是济青烟良性竞争、引领山东发展的硬性要求。

路子对了,更需精准发力。“三核”如何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进而向山东省内其他城市辐射延伸?考验才刚刚开始!

1

“一市独大”不太现实

三核如何同行是关键

后劲十足的青岛、蓄势待发的济南、追赶迫切的烟台,“三核”引领格局在山东已经愈发清晰。

一直以来,青岛和济南作为山东的“双子星”各自承担着自身的责任,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就经济总量而言,烟台都是坐在“第二把交椅”,直至2018年济南才超过烟台。

但与青岛和济南相比,烟台在政策优势和知名度上显得略微黯淡。也还是2018年,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城市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方案中首次共同跻身“三核”之列,担任率先突破、引领带动、加快提升,打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的重要任务,第一次在山东省内城市定位中实现了从“双核”向“三核”的转变。

而2019年,山东大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山东)自贸区成立,还是在济南、青岛、烟台成立三大片区,意味着山东正式进入“三核”驱动的新纪元。因为,更多的政策、管理权限随即落在了“三核”手中,更多的优质资源和开放前沿也走入“三核”。

实际上,当年山东提出“三核”之后,坊间便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山东的经济总量难以撑起“三个核心”,认为山东始终颇为“中庸”讲求“平衡”,因为山东给外界的尴尬印象之一就是山东没有一座城市闯入“第一梯队”。即便是长久以来的“龙头”青岛,在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上,无法与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相提并论。

但以山东相对平衡的现状及当前经济格局来看,像许多省份一样“一市独大”也不大现实了,官方把发展思路由“双核”向“三核”进行转变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前些年经济上行的时候,大家在争吵中都还可以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但到了经济下行,特别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要的是停止争论、同呼吸、共命运。

如果还强调竞争,忽视了合作与分工,独行的日子,谁都不好过、也过不好。

山东也不能再以“群象经济”自居,急需转变为“狼群经济”,减少相互竞争,而更要强调分工合作、相互保卫、互相取暖,需要主政者站在更高的高度谋划全局。

这一切,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就在本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发布,在这份“施工图”和“路线图”中,透露着山东对济青烟的最新定位和期许。战略定位方面,“济南向内、青岛主外”,各牵头领衔一个“客厅”建设,而将烟台打造“中国工业设计名城”“加快推进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

这些变化,正是契合了山东去年以来的发展思路。其实,“三核”的发展并不意味是独立的“三极”,而是在形成区域中心的基础上去更好的集中力量利用三核的能力带动周边,形成“3+13”,这是以山东的独特地理环境而应该走的属于山东自己的道路,也是山东当前更好发展的不二法门,还是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最好的诠释和带动。

2

下好“全省一盘棋”

“三核”正是16市的“粘合剂”

方案最让涛君印象深刻的,不是产业布局的高大上,而是“三核”在区域发展上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就“矛盾”地体现在三城的“不相连”上。

首先是空间上不相连,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共计104.3平方公里,大体上看分成13个大块,不仅三城之间不相连、在各自城市之中也不相连;其次是产业上“不相连”,方案中的济青烟在聚力打造9大产业集聚区上,任务各有侧重:

济南市:

重点打造整车整机及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设、智能制造3大产业集聚区;

青岛市:

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3大产业集聚区;

烟台市:

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3大产业集聚区。

其中看似重合度最高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也在具体产业上做了细分。例如济南的智能制造,侧重于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电子信息、航空等智能制造产业;而青岛的智能制造,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机器人制造,引进工业及服务机器人等整机产品和系统集成;烟台的高端装备制造,着力突破增材制造、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和关键软件。细分来看,大家并不在同一个领域上。

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产业分布图

空间和产业上不相连,但却都纳入到了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统一的规划中,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全省一盘棋”,这种差异化、有侧重又“同进同退”的发展模式,正是山东的短板,也是限制省内城市发展上限的天花板。

以目前中国经济的“标兵”——长三角、珠三角来看,这种分工协同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它们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基础。涛君认为,山东引以为傲的“群象”模式,在新时代失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没能形成分工合作、协同进退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山东县域经济强势的背后,是县域经济结构的高度雷同,也导致了省内城市在市场、双招双引等方面的内耗竞争。

有种观点认为,未来城市竞争实际上是城市群的竞争。去年涛君在深圳时,一位深圳市委党校的教授曾经分享过他对企业“撤离”深圳的见解:

“如果企业都搬到青岛去了,那肯定是深圳出了问题,但如果企业都搬到东莞去了,那深圳没问题啊,还是在深圳经济圈里,只是大家各有侧重,只要在这个经济圈里,深圳就是受益者。”

一句话道明了什么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正是山东需要补的课。

事实上,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在产业上的不相连只是表面现象,在资源的聚集上是高度相连的,但因为没有来自内部的同业竞争,资源得以更高效合理地方式配置在山东大地,全省合力也能让省内重点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

根据方案,2020年,济南、青岛、烟台3市至少各新落地1个世界500强企业、2个引擎性项目,构建形成“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推进态势和“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运行机制。到2022年,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新落地1个世界500强企业、1个行业领军企业、一批引擎性重大项目,构建形成主导产业鲜明、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拉动的产业生态圈,园区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到2025年,落地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200个以上,培育形成若干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园区产业规模接近1万亿元。

在全省的协同布局下,三市是各有侧重的引进龙头企业、领军项目,避免了在优质资源引进上的竞争,不仅没有竞争,反而合作空间更大。所有这些优质的资源,都是同属于山东16地市的资源。让所有省内城市能从中受益、成为重点产业链上的一环、找到发展的新动能,这才是三核应该发挥的带动作用。

例如烟台的医养健康也是青岛想要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全省协同下资源会在更大范围内更优配置,医养健康领域的世界500强无论是落地烟台还是青岛,都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优化资源布局,项目可以布置在青烟,也可以去潍坊、日照,这不仅能够让山东在招商引资中更具吸引力,更能通过区域内产业资源的互动耦合,打破现有天花板,让产业上限更高。

在涛君看来,以山东的区位、客观条件来看,短期内齐鲁大地上能出现一个“超级城市”的概率不大,一体化、城市群、区域协同才是山东直面“超级城市”竞争、重回“巅峰”的最优选择,“三核”正是16市的“粘合剂”,青岛作为山东的经济龙头、GDP过万亿城市,更应该有“全省一盘棋”的大局观,让开放优势成为山东发展的强大动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