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燃烧激情建功青岛】填平外债夜市致富 他带领村民摘"穷帽"

2020-07-14 05:40 作者:韩彤彤 徐斌 宁冠宇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原创】

文字|韩彤彤 图片|宁冠宇 视频|徐斌

晚上8点,位于城阳区的吕家庄夜市灯牌亮起。烤生蚝、臭豆腐、炸鸡柳……此起彼伏地叫卖声,最具烟火气。这夜市紧挨着吕家庄小区,吕良简就住在夜市边的三楼,从他家能俯瞰到夜市全貌。

吕良简是吕家庄社区党总支书记,20年前,他去深圳学习时,被当地繁华的夜市经营吸引住目光。于是,返程后,除了“深圳经验”,他还揣回了“夜市念头”。正因此,2008年,吕家庄夜市红红火火开办起来。

现如今,吕家庄夜市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打卡地。然而,若时间再往前推,1984年,吕良简初任社区书记时,面对一穷二白的吕家庄,他曾咬紧牙关立下誓言:“一定要摘掉这顶‘穷帽子’。”

时光荏苒36载,吕家庄从外债累累到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36年,他做到了。

蹬自行车跑业务 招商建厂填平村里多年外债

“开杆!”傍晚5点,吕家庄社区大门栏杆缓缓升起,在内等候多时的摊主们推着自家摊位鱼贯而出。夜市开始,这儿即将迎来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刻。空闲时,吕良简也喜欢去夜市溜达一圈。摊主们都认识他,每次见面总会热情地想给他张罗吃的。

“最近生意怎么样?”“今天就你自己这儿?”“忙得过来吗?”面对热情的摊主,吕良简通常摆摆手,然后乐呵呵地跟大家唠会嗑。人群中,66岁的吕良简步伐矫健,他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模样,十分和蔼可亲。

从街头到巷尾,叫卖声此起彼伏,这笑眼里映着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但就在同一片土地,这双眼睛也曾见过它一贫如洗的样子。

1984年,30岁的吕良简接过老书记的嘱托,成为吕家庄新一代当家人。“那时候村里欠着将近10万块的外债,跟周围几个村比,我们村最穷。”据吕良简介绍,80年代的吕家庄种地是主要收入来源,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当时的企业职工每月工资才20多块,相比之下,村里的10万块外债好比是天文数字。

既然无法守成,那便自己开疆扩土。吕良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党员大会,随后,村干部分头入户征求村民意见。“当时,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光种地肯定不行,要边种地边发展企业。”吕良简回忆道。

路子定了,方向有了。可企业却不是说说便能建起来的,想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丰收,比蹬天还难。“缺钱,刚开始最大的难题就是缺钱!村里这么穷,没人愿意给我们投资。”为了拉赞助,为了招商,吕良简和两三位村干部骑着自行车没黑没白的在外面跑。“有时候去的地方远,骑自行车到不了,我就去隔壁村借一辆车回来。”吕良简说,当时他们往往早上七八点出门,晚上不到十点不回家,“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吕家庄的‘穷帽子’摘掉!”

就这样,他们蹬着自行车跑业务,给吕家庄筹来第一笔资金。正是靠这笔资金,吕家庄才建起了青岛崂山旅游鞋厂。“厂子经营的第一年,赚了二三十万,一下子就把村里的外债还清了。”这时,压在吕良简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修建城阳街道第一条柏油路 学习夜市致富之法

厂子建起来了,村民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解决温饱问题后,吕良简开始琢磨起致富之道。“以前有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老书记们也是这么说的。”既然手里头有了富余资金,他下定决心——修路!

1989年,吕家庄整修了村里25米宽,600米长的大街,铺上柏油路面,安装上照明设施。这是吕家庄修得第一条柏油路,也是城阳街道的第一条柏油路。“路铺好那天,村里人都在现场,周边村的村民也都跑过来看。”从大家的目光里,吕良简知道吕家庄变了,“我们已经不是以前最穷的那个村了。”

路修好了,日子也会更加红火吧。在继续扩展招商引资的疆土之余,吕良简偶然打开了“夜市经济”的大门。“2000年,我去深圳学习人家的发展管理经验,正好路过他们那儿的灯光夜市,夜市从头到尾人挤人。”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他突然产生在吕家庄办夜市的念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搞个夜市来拉动经济。”

从深圳回来后,吕良简又先后去了成都、重庆等城市观摩当地夜市情况。当时,吕家庄在引入家佳源、利群等大型商超后,周围正好有零散的商贩摆摊。借着这股“东风”,吕良简张罗起吕家庄夜市。

2008年,吕家庄夜市落成,周围商贩有了落脚之地,吕家庄也实现了经济发展转型。目前,吕家庄夜市已有600余个摊位,提供了2000余个工作岗位,每年为社区增加可支配收入400余万元。

看着吕家庄夜市成为青岛夜市最亮眼的名片之一,吕良简知道,这日子确实红火起来了。

铁汉柔情 征战三十余载后回归家庭

陈夕娥是吕家庄社区办公室主任,从到吕家庄工作起,她跟着吕良简干了29年,也见证了吕家庄的蜕变。在她心中,吕良简是一位真正的实干家,“一年365天,吕书记有360天都在工作。”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吕良简往往只有晚上睡觉时才会回家。“这么多年,家里的大事小事我都没管过,都是老伴操持着。”说起家人,吕良简满心愧疚,“孩子小时候放学后,家里经常没人,他天天趴在家门口的石墩上写作业。”虽有愧疚,但对吕良简而言,家人更是他强有力的支柱。“我这一路,多亏了有老伴和孩子的支持,他们知道我的难处,也能理解我的难处。”

现在吕家庄的发展趋于稳定,工作之余,吕良简也逐渐回归到家庭生活。闲时,他会帮老伴摘摘菜,在厨房打打下手,含饴弄孙,享受着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从1984年担任吕家庄社区党总支书记起,这一晃,36年过去了。吕家庄也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实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在这里,只要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村民,每人每月都有600元生活补助金,孩子考上大学也有奖励,村民们真正过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好日子。

看着村里人的日子蒸蒸日上,吕良简也算是松了口气:“我总算对得起吕家庄村民的信任了。”

在吕家庄,提起吕良简,大伙儿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吕书记是一位好书记!”
从外债累累到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吕良简带领村民摘掉“穷帽子”。
晚上8点,吕家庄夜市灯牌亮起。
如今,吕家庄夜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打卡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