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述说2020青岛健康 2020年度青岛市卫生健康“十大新闻”发布

2021-01-27 13:51 作者:李丽涛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月27日讯(记者 李丽涛)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发展。青岛市卫生健康委重磅推出2020年度青岛市卫生健康“十大新闻”,回顾记录那些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

一、306名白衣勇士逆行出征驰援湖北,青岛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群体荣膺“青岛楷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10万余名干部职工,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苍生,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中坚力量。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306名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白衣执甲、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踏上驰援湖北的征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不畏艰险、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用生命守护生命,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青岛,众多的医生、护士、疾控人员和卫生健康工作者,夜以继日战斗在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手术室、机场、社区、交通检查站……全力以赴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授予“青岛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群体”首期“青岛楷模”荣誉称号,全市有80名医务人员被推选为2020年度“青岛好医生、青岛好护士”。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进,阻击病魔,救治生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温馨的健康服务,争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共同谱写了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赞歌,为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21个卫生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93亿,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1.71万张

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青岛市全力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引进建设高水平医院,探索采取托管、划拨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入国内外名校名院合作办医,引进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等,支持社会资本引入日本韩国高端医疗资源投资建设青岛世福兰斯医院等高端医院,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青岛可就诊。2020年,全市卫生重点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估算达到293亿元,包括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青岛眼科医院扩建等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2个。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1.71万张,是近10年来医疗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项目最为集中的时期,将进一步缩小青岛市与先进城市差距,有效提升青岛市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疑难重症诊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三、全市55个学科入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结业考试通过率高达99.1%,位居全省前列

2020年,青岛市持续保障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以解决医学“难点痛点”问题为导向,以实施“市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为抓手,科学有效实施市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价,实现了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较快较好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动青岛市中心医院与美国迈阿密癌症研究所合作项目;开展与日本藤田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的互利合作,助推青岛成为康复医学和产业发展的城市典范。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签署“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共建协议;市卫生健康委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合作协议签署;市中心医院有6名学科带头人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长期进修,开展远程培训150余次,会诊病人280例;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署协作框架协议;市市立医院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红房子妇产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学科合作协议确定。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公布的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显示,青岛市有55个学科入围,数量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2020年全市有64个学科荣获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荣誉称号;获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获市科技奖33项;市科技立项37项。截至2020年底,青岛市共拥有国家级重点专(学)科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专(学)科10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2020年新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累计达到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过率高达94.86%,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结业考试通过率高达99.1%,位居省内前列。

四、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77个,2020年新增老年护理床位2153张,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20年,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发改委等七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健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康青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2020-2022年)》《“一老一小”照护和妇幼健康工作攻坚行动》三个文件,启动实施老年健康“五大行动”:一是实施老年健康综合管理试点示范行动,在全市遴选10个试点社区,为试点社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素养提升、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心理关爱等项服务,在有条件的试点社区积极推行安宁疗护服务,建立老年人相关健康指标统计体系;二是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在全市选取部分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工作,对社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指导、筛查、教育,为4000多名老年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三是实施老年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在全市抽取5300名老年人开展老年痴呆现状调查,为部分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五个一健康服务包”健康干预服务,强化失能失智“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措施,从而降低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控制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增速;四是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行动,加强行业指导、监督和管理,提升养老机构及内设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规范等,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六种模式医养结合机构877个,涌现出圣德、新华锦、福山、中康等一批知名医养结合服务品牌;五是实施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提升行动,新增康复护理床位2153张,每千名常住人口康复护理床位达到0.9张以上,进一步增加了老年护理康复床位的服务供给,完善了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老年患者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五、133家托育机构完成登记,新增普惠性托位920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实现创新发展

2020年,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促进0-3岁婴幼儿照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3岁以下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办法》,建立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具体规则,133家托育机构完成登记,19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优化服务,分类推进”的原则,推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机构专项行动,利用中央新增托位1万元补助资金,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迫切需求,新增普惠性托位920个,项目数和新增托位数全省第二。开展示范创建和典型引导,1家托育机构成功获评省级普惠性托育示范机构,12家托幼机构评选为第一批市级托育机构示范点。大力推动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创新发展,逐步建成主体多元、管理规范、安全健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报道。

六、青岛市连续25年12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1.5万余名献血达人享受无偿献血“三免政策”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青岛市荣膺“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这是青岛市连续25年12次获此殊荣。为给无偿献血者提供更加安全、温馨、便捷的献血环境,2020年市政府投入2176万元,新建改建献血屋9处,其地理位置、外观造型、内部结构、设施配备、智能化管理等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充分保障了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2020年4月1日,《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若干规定》正式施行,无偿献血“三免政策”惠及全市1.5万余人,目前8000余人已办理无偿献血荣誉卡,凭卡可享受到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览政府主办的24个旅游景点、免费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一次等福利政策。2020年,青岛市进一步优化临床用血报销流程,“一站式”血液费用报销模式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有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者受益,也鼓励更多的临床用血受益人投身于无偿献血事业中,促进了全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良性发展。

七、全市428个预防接种门诊实现智慧化升级,惠及儿童成人100万余人

2020年,青岛市智慧接种门诊建设被纳入市办实事项目,市区两级财政投入9100余万元,对全市11处疾控中心、217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6处儿童预防接种站、65处产科接种室、11处成人门诊、129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智慧化升级。智慧接种门诊建设主要包括智慧冷链系统和智慧接种系统,依托智慧冷链系统,实现全市疫苗冷链温控系统全程、实时监测,让每支疫苗都在“有效冷链下”运转;依托智慧疫苗冰箱,实现疫苗出入库智能管理,精准取苗,精准接种;依托智慧接种系统,通过手机、自助取号机、屏显和语音播报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将接种预约、取号、预检、登记、签核、接种、留观各环节信息互联上云,实现接种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全流程视频信息可追溯,有效保证疫苗接种的准确性及便捷性;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智慧冷链系统和智慧接种系统所有数据可及时上传到青岛市政务云,家长和接种者可根据权限查阅接种信息,预防接种门诊、疾控机构可根据疫苗库存信息、接种信息等动态数据,提前做出预警研判。通过创新智慧化接种模式,青岛市在原有的数字化接种门诊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接种流程,保障了接种安全,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理念、体系建设、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为全市预防接种筑牢了安全屏障,也为全省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八、成立半岛中医联盟,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率100%

2020年11月21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签署《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半岛中医联盟协议》,成立胶东五市半岛中医联盟,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发挥五市特色优势,在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搭建中医专科联盟、共商共建共享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胶东经济圈中医药发展共同体。青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纳入《推进健康青岛行动实施方案》,作为一项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打造精品国医馆60个、国药坊30个、齐鲁医派传承项目9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全程、全员、深度参与,省、市、区(市)三级中医药专家联动指导,因时因地因人制定预防方案,病前、病中、病后进行不同的中医药干预,中医药参与患者救治率100%,治愈率98.7%,取得良好效果。青岛市“三级指导、三因制宜、三阶干预”的做法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中医药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中医药支付方式改革形成“青岛模式”,对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日间病房”管理提质扩面,城镇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个人分别负担25%、35%,其余由医保统筹金支付,为病人节约费用1284万元,节约医保基金1725万元,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在即墨区、西海岸新区分别打造中医“智能医共体”和中医“健共体”,培树省级中医紧密型医共体典型。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O2O”(线上、线下)免费网络培训平台,累计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4千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基层中医药人员服务水平。

九、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6万人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行动纳入市委九大攻坚行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指挥的“一办九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响应、物资调配、督导检查的保障机制。一是筑牢严密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试点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创新,建立公共卫生医务人员付出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机制。疾控机构增编790名,区市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6万人份,较疫情防控初期增长90余倍。二是健全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工建设,15家急性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1所市级备用医院和36个发热门诊,组建26个专家组和68个应急医疗梯队,制定“一人一案”医疗救治方案,确保重型、危重型病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三是完善医疗保障配套政策。明确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不纳入医疗机构总额控制指标,实行单独结算,对41家定点救治医院和发热门诊定点机构预付医保专项资金12341万元,并及时追加月度结算周转金8070万元。四是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建立1800万元医疗物资实物储备,目前储备量已达一个月用量以上。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心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首创将一体化医疗服务共同体拓展为构建一体化健康服务共同体,建成18个健共体,建成60个医学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集中服务中心,完成影像远程诊断3000余次、医疗远程诊断1.2万余人次。新建基层机构163处、改扩建271处,新创建109个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8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15家基层机构参评社区医院,数量居全省前列;新建基层特色专科科室50个,总数达到100个;全市4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省标准。

十、为12.5万人次就诊贫困人口减免110.1万元,圆满完成健康扶贫工作任务目标

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着力强化健康扶贫工作责任,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落实健康扶贫惠民政策、防止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妇幼健康服务和健康促进”“医疗保障扶贫”“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等5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相关区市工作制度,形成了市级、区市级和各医疗机构为主的三级责任工作体系。坚持以维护贫困人口利益为工作目标,先后出台《青岛市卫生计生农村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等三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并将落实患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三免两减半”等政策纳入《关于打赢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任务目标,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质,贫困人口相关便民惠民医疗费用减免由医院承担。全市确定137家医疗机构作为贫困人口定点救治医院,贫困人口出院时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商业保险、医疗机构减免等“一站式”结算。及时将30种大病纳入救治范围,艾滋病、结核病、氟骨症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明显加强,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升。组织112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以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重点,采取入户签约、诊间签约、集中签约等形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市2511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扣除死亡、失联和拒签外,先后有24967人签约家庭医生,达到了应签尽签;累计完成入户随访108131人次,年平均走访贫困人口每人4.3次,超过省要求的每人每年4次的标准;累计完成健康查体15994人次,为12.5万人次就诊贫困人口减免110.1万元,免费为960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救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