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山东好人”蓝滨:二十年如一日 当好文物守护者

2022-11-08 16:06 作者:孙志文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1月8日讯(记者 孙志文 通讯员 邱建军)2012年以来,他主持完成了多个重要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修复完成了近千件珍贵文物,他带领团队在2020年底举办的晚清民国纱灯画修复展,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展出数量最多的纱灯画人物故事画修复展,他先后荣获“青岛文化之星”“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他就是青岛市李沧区文物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室负责人蓝滨。

近日,山东省文明办发布了第127期“山东好人”名单,蓝滨获评敬业奉献“山东好人”。

足够热爱才坐得住板凳

文物修复极其考验文物修复者的耐心、技巧和毅力,要足够热爱,才能坐得住板凳。进入文物管理所二十年来,蓝滨怀揣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修复文物,积累了一系列文物修复保护经验,并在传统修复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012年以来,蓝滨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了康有为墓原址、明真观、仙姑塔、竹子庵、李村基督教堂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工程,这些项目从策划到设计施工,蓝滨全过程参与。2014年,蓝滨赴济南参加了山东省文物保护中心成立的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文物修复进修培训,这期间得到了博物馆国家级字画、瓷器、金属修复大师亲授,也得到了修复省内各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机会,他先后参与或主持了青岛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书画、古籍修复和高凤翰书画复制项目,莱州博物馆金属和陶瓷器物修复项目,菏泽元代沉船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文物修复、复制工作。

潜心钻研让文物“涅槃重生”

为了让更多珍贵文物“涅槃重生”,蓝滨带领团队开设了青铜器、陶瓷、字画、古籍等修复项目,修复技术在青岛市文物修复行业走在前列。他还致力于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弘扬,多次举办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培训互动活动,将自己关于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领域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2018年,蓝滨潜心开展馆藏清至民国纱灯画的抢救性修复工作,一共征集了300多件清朝至民国时期的纱灯画残损品,从2018年到2020年底,蓝滨和他的团队修复完成220多幅纱灯画,并在2020年底举办了晚清民国纱灯画修复展,这在当时,是全国规模最大、展出数量最多的纱灯画人物故事画修复展。

蓝滨计划,到2023年9月下旬,他和团队将完成这300余幅珍贵的纱灯画修复工作,并将再次以专题展览的方式向世人展现文物之美。而他也想着一辈子都与文物为伴,守护好这些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