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3日讯 1-10月份,山东港口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集运市场动荡调整的大背景下,主动作为,创新实干,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加快港口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3.6亿吨,同比增长7.0%;完成集装箱量3112万标箱,同比增长9.1%,生产实现高效有序增长。
改革发力:融合发展协同推进
随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板块间协同发展渐次发力,"三合"发展效应得到全面凸显。
山东港口围绕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各港口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促进各港口"比学赶超、勇争一流"。
其中,青岛港发挥枢纽港作用,做优做强国际干线,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积极当好青岛港喂给港;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加大向渤海湾港的转水力度,四大港口实现了优势互补、共融共促。同时,各港口集团与板块集团纷纷签署融合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深度合作,提升综合服务效能,放大市场竞争优势,以"深度融合+高度协同"发展新态势,互相补链、不断延链,合力推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能力升级:生产组织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延伸服务触角,山东港口持续创新生产组织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大力推进大吃水集装箱班轮常态化通航、"套泊热接"作业模式,推行船舶"极简审批"模式,压缩船舶在港停时。
1-10月份,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套泊热接"452组,为客户节约等待时间超572小时。推动先进技术与生产组织高效融合。今年6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依托山东港口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7.76自然箱/小时,效率一举提升14.2%,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1-10月,烟台港共承揽铁路集港五菱、福特、上汽名爵等商品车3.1万余台,进一步巩固提升了烟台港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基地港地位。日照港煤焦类"散改集"年度装箱量已超越去年全年作业箱量,增幅达29.2%,刷新煤焦类"散改集"历史装箱量纪录。潍坊港10月份单月完成外贸石油焦11.6万吨,较历史最高纪录增长60%,刷新单月吞吐量纪录。
陆海统筹:担当世界最大港口集群作为
港口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关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畅通"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一环。
作为世界最大港口集群,山东港口主动将港口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大格局中,深化关港铁区协作,共筑对外开放新通道,联合沿黄流域海关、铁路、内陆港、自贸区(园区)等,共同发起"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港铁区大协作机制(青岛)倡议,全面服务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联合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召开路港携手全面发展海铁联运推进动员会,共同向船公司、企业推出15项服务承诺,为疫情形势下的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力推动海铁联运发展。
1-10月份,山东港口累计启动5个内陆港、开通5条新班列,内陆港达31个、海铁联运班列达81条,海铁联运箱量超过251万标箱,同比增长18.0%。联合船公司加大优势航线开通力度,加快构建山东港口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区域国家及南北美各国经贸往来"海上黄金通道",1-10月新增航线33条,航线总数达到328条。大力推进"散改集",充分挖掘焦炭、煤炭、粮食、纸浆等重点"散改集"货种增量潜力,1-10月份同比增长24.0%。
保供保畅:全力稳通道、保畅通、促发展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山东港口不断放大重要枢纽和"双节点"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努力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山东港口与上港集团、安徽省港航集团、福建港口集团、湖北港口集团等沿海、沿江、沿边港口持续深化合作,打造精品航线。高标准打造"山港快线"内支线网络化、"油运巴士"原油转水、"南来北往"江海联运等航运品牌。构建大宗商品数字化生态圈,为客户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贸易服务,建全山东大宗商品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携手多家船公司,相继开通泰越线、东南亚线、远东航线等"一带一路"及RCEP优势航线,重点服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构建起东南亚进口水果、冰鲜等冷链生活资料对接山东港口的低成本、高效率海上物流大通道。
据了解,山东港口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港口的枢纽平台作用,锚定目标、聚力融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冲刺全年任务"满堂红",奋力谱写山东港口发展新篇章,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大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