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17日讯 7月初的一天,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给了驻站社工。“请问是北宅街道社工站吗?我是东陈社区民政主任,我在“崂山·红哨子”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系统上为一户低保残障家庭提交了“需要电动轮椅”的需求,你们可以帮忙链接一下资源吗?”这是北宅街道社工站今年推出“社区救助吹哨人”制度以来,接到的首个帮扶个案。
《“社区救助吹哨人”制度》是今年6月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工站依托“区级救助平台+街道社工站”双站平台优势,聚焦社会救助创新,以“崂山·红哨子”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系统为载体,以“五社联动”机制为行动框架,对于调研收集的困难群体需求,由驻站社工、各村民政主任作为“社区救助吹哨人”,通过实地走访、需求鉴别“两步走”,精准、及时地将其个性化物质类、服务类需求上传到“崂山·红哨子”系统中,识别、挖掘社区能人骨干和社会爱心力量等主体形成“社区救助响应队伍”,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所需服务的“救助+社工”特色站点制度。驻站社工实地调研陈某轮椅具体需求
深入村居,实地求证。在东陈民政主任的陪同下,驻站社工于7月6日对需求方陈某进行实地走访与需求鉴别。陈某是东陈村的低保户,患有严重性关节炎和干燥症,靠药物维持,生活难自理,属于三级肢体残疾,身体行动十分不便。离异独自带12岁女儿,其身体状况对孩子的照料与陪伴难以支持,加上前阵子孩子手部受伤急需照顾,作为母亲深感无力,渴望有一台电动轮椅协助其行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点陪伴,给自己参与社会添一份动力。
崂山区“红哨子e站”工作人员指导爱心企业完成需求对接
多举并行,持续动员。面对电动轮椅单价较高,动员难的情况,驻站社工从资源盘点、推广外联两方面入手,整合、动员街道内外资源,利用社工站线下活动持续引流推介,提高社会爱心力量的关注度,最终经过社工站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由北宅街道团委提供的爱心企业青岛市崂山区联华法律调解服务中心认领了需求,圆了陈某的轮椅梦。
个性帮扶,多元联动
爱心捐赠,温暖助行。11月17日上午,北宅街道社工站联合崂山区“红哨子e站”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北宅街道社会事务办、北宅街道团委、东陈社区党委、青岛市崂山区联华法律调解服务中心开展“阳光行动”北宅街道低保残障家庭个案帮扶活动,并在现场进行了轮椅捐赠与安装调试。“摇杆是用来控制方向,您平时不需要用手指操作,用虎口握住摇杆即可使用,同时根据指示灯闪烁格数调整挡位,前期速度不要太快,在家适应一下慢慢来,后期有使用问题随时联系我...”轮椅调试过程中,驻站社工耐心为其教授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活动最后,北宅街道社会事务办与北宅街道团委有关领导代表社区、困难群众向青岛市崂山区联华法律调解服务中心赠予了“扶困解忧雪中送炭大爱无疆善德永存”的锦旗,表达了对其无私参与北宅救助扶困事业的诚挚谢意。
仔细安装,耐心讲解
“感谢社工站一直努力帮我们链接爱心资源,每个月都会定期来家里反馈情况,感谢好心人的捐赠,我也能陪孩子出门转转,接触接触社会了,感谢你们!”收到电动轮椅的陈某如是说。
大爱无疆 善德永存
一台轮椅承载了残障群体尤其是肢体障碍人士对自我实现、家庭参与、社会融入的期待。下一步,北宅街道社工站将做实“区级救助平台+街道社工站+街道青年之家+街道未保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多站融合阵地,以救助创新、乡村治理为主线,延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内涵,拓宽资源整合渠道,用好“崂山·红哨子”小程序,创新“五社联动”应用场景,开好社会救助“便利店”,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