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发言人的一句“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在网上引起热议。
网民认为这才是人间烟火气,不光要有修鞋的、配钥匙的,还得有修自行车的、蹦爆米花的、修雨伞的、握裤角的、磨剪子的……有的网友则表示:可能吗?写个作业都收了桌子。小本生意租不起摊位费……更有网友表示:现在没修鞋的地方,逼着自己网上买修鞋套装,要么就只能买新鞋,倒是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
说到“回归”,就得先回溯怎么“淡出”的。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生活好了,修修补补的需求少了;网络冲击线下了;产品迭代了,一些品牌产品有售后了;因着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需要,街头巷尾的便民小摊成了城市管理“新课题”了……总之,方方面面的原因吧。
其实,无论此类小店和行当的多与少,都需要做到规范有序发展,如此才能长久。商务部发言人也特别圈出了“规范有序”一词。题目出了,剩下如何做文章,就看各个城市了。
而在此之前,一些城市也在不断摸索。或者以街道、社区做“便民服务站”,集中升级改造摊位,同时与市场、超市等动线打通,既能保证人流量、确保从业者收入,又能直接解决居民“找不到地方”的问题。或者打造“公益便民集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服务周边市民。
更值得借鉴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很多城市的核酸检测点变身,如浙江闲置的核酸采样厅变身骑士加油站,服务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深圳某地的核酸检测点被重新启用为夜市地摊经济临时疏导点,避免了场地空间的资源浪费。核酸检测点,不妨参考借鉴,变身小修小补的集散点。
可试行的路径很多,但总之,规范有序,才能保证更好的发展。
另外,这样的“小修小补”,也是一种城市生活记忆,具有一种超越实用之上的城市温度,温暖着居民的心灵,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居民来说,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这也会让城市生活离他们更近。
商务部的初衷是“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其中,也特别提到了“让适老化服务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的确,对于一些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老人来说,能有个便利的修补摊点,还是很需要的。不像年轻人,老年人即便是东西坏了也不会轻易淘汰,而是抱着还能修的心态留存着。能修能补,就是解决了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
让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回归,对老年群体是一种便利,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抚慰。对于有怀旧情结、勤俭持家的中青年来说,则是一种接地气、烟火气的生活导向。
在青岛,一些老城区里还能寻见修补摊点的影子,但多数隐匿在“老熟人”才知道的角落里。包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存在的国营理发店,依然会亮着灯等待着某些固定的老顾客。
而对于许多摊主、店家来说,他们的坚守,除了靠手艺来养家糊口,更有着一种留恋,舍不得熟悉的生活、掌握的手艺,以及维系了几十年的老顾客、老朋友。
一句平实的发言,切中了不同群体的“要害痛点”。或许,城市的治理与发展,关顾到个体的细微体悟,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这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文|冯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