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镌刻时代记忆,承载历史变迁,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
去年以来,青岛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推进,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丰富发展产业业态、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等有机结合,抢抓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的历史性机遇,“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5A景区创建和老城区申遗工作。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就是打通一座城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把“钥匙”。而如何在这块最具“青岛味道”的场域中,突破局部空间范围,破译崛起“密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2月2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攻坚行动的进展情况。
今年,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将按照“三年攻坚、两年完成主要任务”要求,明确时间节点,把握关键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计划再提前、工作再提速、标准再提高,确保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
01
31个建设项目“焕新”老城区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工程。在做好保护修缮、建设改造工作的同时,也要谋划好推动老城区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才能不断提升历史城区的吸引力。
2023年,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将全面推进建设项目落地,总计划建设项目31个。历史城区计划建设项目22个,完成保护修缮15.6万平方米、城市更新2万平方米、道路景观提升3.2公里、停车场4处(车位620个)以及浮岛交通公园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中山路、大鲍岛片区亮化绿化、导览标识、交通设施等提升工程建设;邮轮港区计划建设项目9个,推进RCEP博览中心、海洋金融中心、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等共计61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工程建设。
做好历史城区的保护修缮工作,原汁原味保留青岛城市发展印迹是关键。2023年1月1日,山东省第一部规范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地方性法规——《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施行,让老城区“焕新”有了法治保障。
推动老城区繁荣发展,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导入新兴业态必不可少。今年,青岛将按照5A景区标准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完成15处游客中心建设,建成核心区域休憩设施、3处景区主要出入口标志景观,营造景区氛围;
完成产业招引、业态提升10万平方米,推进四方路、即墨路等10条重点街路开街运营,实现三江里、永寿里等20余个重点里院开业运营,将历史元素与新型业态有机结合,持续打造一批“引爆点”;
完成包括370个里院建筑在内的价值要素载体的历史资料挖掘工作,推进5处名人故居的开馆,开展各类特色主题文化活动不少于800场,持续提升老城人气。
02
“两轴两园四片区”将精彩“上线”
历史城区有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它们展现了青岛的百年历史、彰显了青岛的城市风貌,在开展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中,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为重要。
观象君梳理发现,去年,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聚焦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及4个零星片区;今年,重点区域进一步细化、优化——统筹推进“两轴两园四片区”项目建设。
抓好“两轴”,即中山路和胶州路。中山路主轴完成12项攻坚任务,主要开展中山路道路整治绿化、沿街店招立面提升、重点商厦升级更新、河南路片区立面整治、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人行出口建设;
胶州路主轴完成8项攻坚任务,主要开展胶州路道路整治绿化、沿街商厦立面整治、里院修缮、三角地公园和地铁出入口建设。
建设“两园”,即太平路-栈桥公园和浮岛交通公园。太平路-栈桥公园完成3项攻坚任务,主要开展太平路-栈桥区域道路提升、整修栈桥地下通道并落位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潮趣公园。浮岛交通公园完成4项攻坚任务,主要开展交通浮岛建设、桥上桥下绿化、周边环境整治和高架桥体亮化工程。
提升“四片区”,即大鲍岛、劈柴院、陵县路和邮轮港区。大鲍岛片区完成43项攻坚任务,主要对大鲍岛片区内建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建筑本体整体修缮;
劈柴院片区完成27项攻坚任务,包括保护修缮3.3万平方米,主要对劈柴院一、二期项目范围内建筑进行本体修缮、院落配套提升和道路提升整治;
陵县路片区完成38项攻坚任务,主要对甘肃路、吴淞路、陵县路、上海路毗邻区域内建筑进行本体修缮、院落配套提升,同步完成武定路道路整治及聊城路周边环境整治;
邮轮港片区完成2项攻坚任务,主要建设打造邮轮港区六号码头餐饮集市,实施中港湾、邮轮港路、新疆路及周边环境整治。
此外,统筹交通标志、绿化景观、亮化工程、停车设施等专项配套。交通标志专项主要对历史城区内道路交通标志优化提升。绿化景观专项主要对大鮑岛片区、劈柴院片区、陵县路片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周边实施绿化提升。亮化工程专项对中山路、太平路-栈桥、大鲍岛、劈柴院、陵县路片区实施亮化美化。停车配套专项推进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聊城路停车场、上海支路停车场建成运营。
03
让历史城区“活”起来、“火”起来
保护更新是为了更好地活化利用,那如何把老城“存量”转化成“流量”,找到老城复兴的新路径,发布会现场给出了答案:
着眼推动老城复兴文旅复苏,坚持用业态、文化和旅游激活百年老城的时尚与活力,全力推进包括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业态更新提升、历史资料挖掘及讲解体系建设、文旅节庆活动等4部分108项文旅攻坚内容,让历史城区“活”起来、“火”起来。
重聚历史城区人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是基础。今年,青岛将编制完成创建5A景区总体规划和6项专项规划,并以此为标准推动完成各项工作:建设完成历史城区核心区域内5个二级游客中心和10个三级游客中心建设,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人气聚起来,更要留下来。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将聚焦文旅全产业链,打好业态更新攻坚战。积极导入“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网红潮牌新业态,力争完成产业招引、业态提升10万平方米。
奋力完成大鲍岛等重点区域业态运营率任务。推进四方路、黄岛路、即墨路、李村路等10条重点街路开街运营。实现三江里、太兴里、永寿里等20余个重点里院开业运营。完成中山路1号、上街里Mall、城市花房、城市书店、邮轮母港集装箱部落等重点项目更新提升。
让“流量”变成“留量”,也要从“热闹”看出“门道”。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将围绕历史城区“可阅读”推动资料挖掘及讲解体系建设。为全面阐释历史城区价值,延续历史城区的文脉传承,做好文史资料挖掘工作。
同时,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文旅节庆活动。用文化艺术激活百年老城,持续开展“青岛老城艺术展演季”活动,大力营造文化氛围。结合青岛特色,深入策划运营不少于8个庭院演艺项目,创新营造“老青岛·戏剧里院”时尚IP。市南区、市北区全年开展包括各类音乐角、非遗展演等特色主题文化活动不少于800场,持续丰富历史城区夜生活、夜经济。
讲好老城故事,推动历史城区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让游客游有所憩、游有所观、游有所侍、游有所获、游有所庆,青岛在路上!
作者|刘栋 摄影|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