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开局之年,青岛强信心起好步 | 青岛:向着共同富裕进发

2023-02-26 06:3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协作,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青岛:向着共同富裕进发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两年过去了,青岛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全市2.1万脱贫享受政策和监测帮扶人口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先后为1027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安置公益性岗位,助力就业增收;创设“齐鲁富民贷”产品,发放贷款10.5亿元;2022年全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6251元,同比增长18.7%……

平度市崔家集镇一半以上村庄种植西红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图为小刘家庄西红柿种植大棚。张召杰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久久为功,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青岛正在新的赶考路上大踏步前行。

探索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现在添的电器很多,有两个冰箱、一个洗衣机,还改造了房屋的屋顶。我家去年收入能有10万元左右,今年旅游业复苏,我要奔到20多万!”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斋堂岛村村民石发家的农家小院中,石发家和记者细说这些年的变化。

如今的石发家,再不是当年愁苦的模样,夫妇二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可在2005年,他还在为生病欠下的8万块钱外债发愁。生活的改变从2014年开始。青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石发家被列为了扶贫对象,扶贫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帮他出主意、想办法,琅琊镇主推斋堂岛的旅游,于是推荐他发展渔家宴,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给他组织了渔家宴管理、海鲜制作等培训。在后来的几年里,凭借着夫妻二人经营家庭旅馆,石发家真正实现了由脱贫到致富的“发家史”。

“春暖花开了,旅游旺季到了,欢迎顾客来到我的农家小院。我们保证你吃得好、住得好,让你们找到回家的感觉。”这是石发家闲暇时录制的一段小视频。时下,通过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等课程,石发家这位地道的农民,已经熟练地运用起了网络手段,宣传推介自家的农家小院,效果相当不错。与此同时,他的儿子也参与到岛上农产品的电商销售领域,一家三口以电商为手段,继续自家的“发家路”。

让脱贫户过上好日子,就是要持续增强其内生动力。“我们坚持一手抓精神脱贫和榜样引领,一手抓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引导脱贫群众靠勤劳双手过上好日子。”青岛市乡村振兴局一级调研员、农村扶贫处负责人孙斌说。

据悉,青岛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衔接三个环节,凝心聚力,守住不返贫底线任务。强化监测预警,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守住不发生返贫底线。把增加脱贫户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91元。持续提升脱贫成效,全市2.1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6251元,“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让脱贫户持续增收,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青岛强化项目管理,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上取得新进展。两年累计投入各级衔接资金8.8亿元,建设各类衔接资金项目302个,市级资金向产业发展和重点区域倾斜,其中用于产业发展项目超过60%,用于重点镇比例超过50%。实施产业发展及产业配套项目87个,覆盖脱贫人口超过1万人,通过土地承包、项目务工、收益分配等方式完善项目带农联农机制。全市投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扶贫衔接资金项目园区达到25个。强化金融帮扶,创设金融优惠利率、大额农担担保的“齐鲁富民贷”金融支农产品,建立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农担担保机制,实现贷款投放10.5亿元,贷款农户1443户,贷款余额9.6亿元,贷款余额全省第一。

为协作地贡献“青岛力量”

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出发,向城区东山盘旋而上,云杉、油松、刺槐、河北杨整整齐齐地耸立其间……这里,就是青岛市协作定西市以来援建的“青岛生态林”。青岛赴定西首批挂职干部王彬介绍,生态林不仅是青岛协作定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写照,也是助力定西推进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生态林建设以来,累计吸纳用工4.5万余个,惠及农户1002户,发放劳务补助501.9万元,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这是青岛东西部协作甘肃定西、陇南的一个缩影。

按照党中央和山东省委决策部署,青岛市东西部协作甘肃定西、陇南以及省内帮扶菏泽。青岛市聚焦助力协作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作项目“青岛生态林”建设,紧盯协作地优势产业资源帮助延链补链,加大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

两年来,青岛市共为定西、陇南安排财政资金援助项目712个,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2.2亿元,1044名技术人员走进甘肃“传、帮、带”,累计培训甘肃脱贫人口9334人次,帮助脱贫人口到山东(青岛)就业5254人次,帮助培训乡村振兴干部14183人次、专业技术人才32782人次。两年来,援助菏泽资金3.32亿元,新实施帮扶项目86个,持续推进产业合作,青岛在菏企业达55家,其中,青啤集团、兆明针织、即发集团等20余家企业新完成投资近3亿元。

数字背后,是青岛与定西、陇南、菏泽三市以产业协作为重点深化东西部和省内协作工作的鲜明路径,青岛与协作地着力在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落实等方面形成合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坚持产业优先和“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思路,聚焦中医药、马铃薯、畜牧三大优势产业和食用菌、小杂粮、花卉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农民在产业链上就业创业、增加收入。两年来,在协作地签约落地马铃薯精深加工、艾迪生物叶黄素产业园、天成集团精制中药饮片加工等产业合作项目45个,实际到位资金7.03亿元,共建产业园区21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28家,累计带动脱贫人口就业633人。援建三市帮扶车间1242个,吸纳脱贫人口3.69万人。

与此同时,青岛市瞄准协作地民生发展,持续推进“甘货入青”“定货入青”“陇货入青”,组织开展“2022年惠工年货大集”“鲁甘同心、玉成‘芪事’”“庆丰收、迎盛会,消费促振兴、人人在行动——消费协作月”等活动,发挥“陇南电商青岛配送中心”“青岛·定西消费协作中心馆”和各类特色产品馆、展柜的作用,拓宽协作地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采购、帮助销售协作地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9.09亿元。加大医疗“组团式”帮扶力度,选派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共16名医生组成医疗队,结对帮扶协作地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先后为协作地医院完成了首例机器人种牙手术、首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术、首例电子支气管镜下治疗术等。

新征程上,青岛聚力推进巩固拓展衔接成果高质量提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行具体部署。青岛将坚决扛牢底线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协作帮扶成果上迈出新步伐。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有效衔接,坚决守牢不返贫底线任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集中排查,压实部门预警,确保符合条件监测帮扶人口精准发现、即时帮扶。完善脱贫人口分类管理,优化帮扶责任人体系,强化信息比对共享,统筹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稳定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亿元以上,在优先保障产业发展基础上,向乡村建设适当倾斜。规范衔接资金项目和资产管理,扩大“齐鲁富民贷”银行试点范围,持续推动强区强企结对帮扶10个重点镇。高标准建设平度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持续提升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协作帮扶质效。接续做好对甘肃陇南、定西,省内菏泽的对口帮扶,统筹安排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协作帮扶财政资金,确保不低于2022年度资金规模。深化“组团式”人才帮扶,选派专业技术人才630人,加强协作地区本土人才培育,搭建劳务协作平台,拓展就业空间。深入开展消费协作帮扶,用好“甘货入青”“消费协作月”活动载体,全方位推介协作地特色农产品。优化产业协作,探索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协作地“造血”功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