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薛华飞
勇担援藏使命,筑梦雪域高原。
2022年7月22日,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抵达日喀则,从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开始了新一批的援藏工作。
入藏以来,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根据鲁藏两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青岛市委市政府、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桑珠孜区委区政府的直接指挥下,在青岛、日喀则两地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开启青岛援藏新篇章。2023年5月,青岛市第十批援藏组作为山东省援藏市唯一代表接受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对口援藏调研组考评,成效获得充分肯定。
遭遇“大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黄海之滨来到雪山之巅,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还没来得及适应高原带来的低压、缺氧、干燥,突发的新冠疫情成了他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2022年8月7日,西藏部分地区出现疫情,此时距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入藏刚刚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任何犹豫,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及对口支援桥梁纽带作用,把支持桑珠孜区疫情防控工作当成“自家的事”“分内的事”,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参与、全天候保障,以实际行动诠释援藏使命与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岛援藏力量。
根据桑珠孜区委安排,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领队、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王东岳,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本成先后到街道、社区下沉蹲点;6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桑珠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直接参与到专家研判、医疗救治、社区管控、交通物流、物资保障、宣传舆论、接待服务等防疫工作中。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先后开展了江洛康桑社区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城北街道城北社区防疫督导、桑珠孜区保供超市药店认定及标识张贴、中秋节生活物资分装配发、社区卡点生活物资发放督导、复工复市店铺排查和物表核酸检测等工作。
同时,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积极与青岛“大后方”进行对接,争取抗疫医疗队派驻和防疫物资增援,争取社会力量募集款物,全力守好桑珠孜前方“主阵地”。在山东援藏各地市中,青岛除派员参与山东省援藏抗疫医疗工作以外,是唯一派出援藏抗疫医疗队的地市,连同前期派出的“组团式”援藏医生,共有50名医护工作者参与了日喀则市疫情防控工作,共调拨捐赠了价值625万元的防疫物资及资金。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也第一时间拿出干部人才生活经费,紧急购置了价值27万元的2000套门磁报警设备,配发至主城区防疫吃紧的社区。
大抓项目,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把抓项目、推产业作为核心工作,调整充实援藏工作机制,健全项目包靠责任制,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推进”,着力推进总投资约2.5亿元的72个援藏项目建设。
从今年1月15日开工,到3月31日完成满容量并网发电,仅用了75天,中电建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储能保供项目实现“光速”建成投产。在山东援藏、青岛援藏的大力支持下,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跑出了招商引资“加速度”。
2022年11月,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在工作中了解到,中国电建集团有在日喀则市布局光伏项目的意愿,便立即进行充分沟通,安排专人负责、靠上服务,解决项目用地、规划等相关问题。在有关各方的积极协调对接下,洽谈很快有了实质性进展。12月9日,在山东举行的“2022年日喀则—山东招商引资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推介会”上,中电建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储能保供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约3.5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园区,总占地约1500亩。项目建设随后走上快车道。2023年1月15日正式开工,2月20日展开支架组件、设备安装调试、高压线路铺设,3月31日整个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两个半月,位于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园区的项目现场,原来的一片荒地蜕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光伏发电站。
项目的建成,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电量9669万千瓦时,进一步优化日喀则市电力供应结构,为日喀则市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同时,该项目还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按项目全生命周期考虑,25年能提供2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减少标煤使用量7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余万吨。此外,还解决了当地400余人的就业问题。
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入藏以来,在摸清园区产业发展现状、理清产业援藏思路基础上,牢固树立保姆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积极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龙头企业,提供精准招商服务。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桑珠孜区第一个外资项目——总投资0.5亿元的新加坡金农私人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3.26亿元的西藏黑青稞加工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大宗农产品云仓综合贸易示范园项目等;投入援藏资金120万元,扶持塔叶藏式家具等4家民族手工业企业设备升级;促成西藏天佑德青稞酒有限公司在江当乡开展青稞订单化种植。
久久为功,持续抓好民生实事
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青岛优势,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在延续青岛援藏好经验好做法基础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受青藏高原高海拔、特殊气候环境、交通不便及患者就医接受度等多因素影响,在西藏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先天性疾病的青少年需要救治救助。此前,桑珠孜区委区政府、青岛援藏组、区卫健委、区中心医院及青岛援藏医疗队已连续多年开展关爱青少年儿童先天性疾病公益筛查活动。2023年,在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大力支持下,筛查如期继续进行。
为更加全面保障儿童健康,发挥团队专业特长,青岛援藏医疗队把青少年脊柱侧弯、隐睾、癫痫、先天性失聪等疾病与先心病筛查同步进行。2023年5月19日开始,青岛援藏医疗队联合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儿科团队正式开启筛查工作,历时一个多月,于6月27日全部完成。其间,队员们行程逾2000公里,足迹踏遍了桑珠孜区的十乡四街道,总共筛查了14748名青少年儿童,累计发现可疑先心病患儿489人,隐睾87人,颈肩脊柱及髋关节异常59人,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患者。
筛查过程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深刻体会。联乡最远,距离市区80多公里,光来回坐车就要2个多小时;纳尔乡许多学校幼儿园海拔超过4200米,为了赶时间尽可能多筛查一些孩子,走路稍快一点就气喘吁吁;东嘎乡在雅鲁藏布江北岸,许多幼儿园隐藏在深山里,道路狭窄崎岖,峡谷林立……年度筛查结束后,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已经安排颈肩脊柱及髋关节异常患儿及时到医院复查,青岛援藏医疗队根据实际给出合理治疗意见和指导措施,获得当地群众一致认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创新打造了“山海大讲堂”青岛教育援藏品牌,集聚青岛齐鲁名师、名校(园)长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点题+选题”相结合的方式,每月为桑珠孜区开展两次定制化、个性化培训,目前已举办五期,受益教师过千人次,开启了两地教育系统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合作发展的新篇章。邀请国内校园文化专家对日喀则市青岛小学、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进行考察指导,建设“六+N”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打造西藏特色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桑珠孜模式”。此外,还积极发动包括青岛爱心企业、慈善基金在内的社会各界为桑珠孜教育发展捐赠款物近200万元。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迎来了援藏工作的“周岁”,也逐渐适应了在高原上的工作和生活。面对徐徐展开的蓝图,他们深知重任在肩,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将持续深入实施产业援藏、民生援藏、生态援藏、智力援藏、三交活动和作风建设“六大工程”,结合桑珠孜区各乡街资源禀赋,加强全域发展统筹,精准对接青岛相关部门单位,集聚资源、整合资金、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更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