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抓好“前量”增“留量”!青岛累计为400余名实习人员发放补贴261.6万元

2023-07-25 21:52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就业实习,是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蓄能充电的主要途径,也是用人单位前置引才的重要方式。为加快实施“人才强青”计划,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措并举做好实习实训工作,“真金白银”鼓励青年人才留青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400余名实习人员发放补贴261.6万元。

暑假来临,致力于橡塑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的青岛晟科材料有限公司也多了很多年轻“新面孔”。“暑假是在校大学生实习见习的高峰期,这种实习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履历,同时也能更深入地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匹配,为我们企业招揽更多优质人才,实现双方共赢。”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暑假,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近20名硕士在该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岗位,今年该校的实习简历投递量同比增加120%。

为鼓励更多青年人才留青创新创业,去年以来,青岛市出台硕博人才实习生活补贴新政,为来青在企业实习的全日制硕博研究生发放实习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0元,在读期间每人累计最长可享受3个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400余名实习人员发放补贴261.6万元。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实习生活补贴降低了企业选才用才成本,对抢抓人才‘关口前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部部长蒋萍表示。

“研究生实习生活补贴,有效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能更安心、更踏实地干好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胡紫瑄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她进入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并最终顺利入职。据了解,实习生活补贴政策推出后,该公司实习生留用率由去年的20%上浮至40%,补贴作用可见一斑。

“真金白银”鼓励更多青年人才留青创新创业外,青岛还聚力打造了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认定研究生实习基地,进一步畅通校、企、才间的沟通对接渠道,帮助高校学子在值得信赖和托付的用人单位安心实习实训。

“公司以往主要通过市场化招聘网站发布实习生招聘信息,招聘周期一般为20天左右,每年平均录用人数为8人,生源分布也不均衡。现在通过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招聘周期大幅缩短为7天,且人才质量大幅提升。”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劳资经理李昆原表示。

鼓励青年人才在青实习实训外,青岛也花大力气支持企业为青年人才们提供舞台和机会。据介绍,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有450余家用人单位累计发布实习需求1万余个,涉及金融、教育、信息技术等二十多个行业类别,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比66.5%。累计吸引人才实习1万余人,毕业学年实习人员占比50%,其中1578人在青就业,占毕业学年实习生31.2%,每3个毕业学年实习人员中,就有1个人实习人员留青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打好‘提前量’,争取‘留青量’,深化人才服务与政策供给,密集开展多元化的实习体验和精准引才活动,着力打造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高地,让更多年轻人来青留青创新创业。”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秦冬梅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