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全国第11位、北方第2位!青岛人才“引力场”缘何强劲?

2024-06-01 14:23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

近日,智联招聘联合智库机构泽平宏观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公布2023年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榜单,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位居前十。青岛排名第11位,与去年持平,稳居人才吸引力“北方第二城”。

榜单以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等指标为参数,其中,人才净流入占比,即(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

近年来,青岛在人才的引育留用方面全方位发力,持续加大人才吸引力,加快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市人社局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3万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引进集聚人才达5.59万人。

青岛,何以成为人才“理想城”?又该如何进一步增强人才“强磁场”?

01

宜业

“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是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和基本规律。

榜单前10名的城市,与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基本吻合。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城市发展能级仍是人才吸引力最核心的要素。

青岛2023年生产总值达到1.5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0.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到17.3%。

产业发展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青岛产业体系完备、基础雄厚,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加快发展。特别是工业门类齐全,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近年来,青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新领域,这为构筑人才“强磁场”注入源源动力。

如在传统产业领域,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很大程度上已经代表我国相关行业的最先进水平,持续释放引才比较优势。

在新兴产业领域,青岛不遗余力布局、开足马力直追。瞄准“芯屏”产业做大做强,集聚起京东方、海信视像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建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387.5亿元。集成电路实现全产业链环节聚合创新项目“卡位”入链,初步形成了西海岸新区和崂山、城阳、胶州、即墨协同发展的“一核四极”格局。此外,还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垂直崛起”,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吸纳人才的“蓄水池”。

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青岛产业蓬勃发展,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同样,只有吸纳更多的人才,青岛的产业才有足够的创新动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02

宜居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以流动人才数据为指标,其中25岁以下人才占比达到近半数,换句话说,一个城市吸引力排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人才的地域选择。

当前,国内一二线城市人才布局趋向年轻化,高层次人才年轻化趋势尤为明显,如何吸引年轻人成为每个城市的“必答题”。

总体来看,这一群体更加注重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在城市选择上,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乃至城市消费活力和文娱活动丰富度都是其“爱上一座城”的原因。

因此,青岛在强势打造“宜业”外,越来越注重城市的“宜居”。

自2022年开始,青岛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聚焦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建设等十个重点领域攻坚,2000多个项目落地实施。

例如,完成473个老旧小区改造;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等建成通车,青岛东岸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建设83个口袋公园;建成72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2.5万余个……一切变化,让人才在青“获得感”越来越高。

在“买买买”方面,青岛消费底蕴浓厚,商圈“遍地开花”,众多大品牌对青岛青睐有加。仅去年,全市就招引首店、品牌店、旗舰店320余家,更有京东Mall山东首店、山姆山东首店等陆续官宣落户青岛。

而在文体娱乐方面,刚刚荣获“2023音乐节之城”的青岛,不仅是音乐节、演唱会主办地,同时也是音乐节服务内容的输出地。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开放麦等形式的演出,在青岛也正在从“小众”变得越来越常态。

“青山绿树,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拥有独特自然禀赋的青岛,不断雕琢城市之“美”,在承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致力于打造人才可以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03

宜人

“人才争夺战”是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理念转变、户籍制度改革、老龄化社会来临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其实质主要是各地之间的人才博弈。

杭州近年来人才净流入排名持续稳定靠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于其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南京,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不断培育壮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近年来人才持续净流入的重要因素;无锡近年来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6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产业链的蓬勃也带动了人才链的繁荣。

“宜居宜业”的青岛,蓄力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做优比较优势。

用“真心”赢得“真心”。开展“人才强青”计划,组织“青雁归巢”等引才活动,开展“智引全球”蓝色招聘活动,连续24年举办“蓝洽会”,开展博士后创新创业“五大行动”,招引高层次人才。

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渠道。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推行职称评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优化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贯通评价通道。

我们期待,伴随城市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的持续提升,青岛释放更多的人才吸引力,为这座城市焕发新生机、增添新动力。

作者 |任晓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