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7月25日讯(记者 李丽涛)“别看这个轮椅外表平平无奇,可真是解决了我上下楼的大难题。”家住崂山区毕家村的肢体三级残疾人张峰(化名)坐在“爬楼轮椅”上,系好安全带后,妻子将其座椅靠背平放在楼梯台阶上,轮椅靠背外侧就可以实现自动“爬楼”。
因为身患尿毒症,张峰每周要去医院治疗三次,这让下肢残疾、但家住二楼的他每次出门都犯难。“以前上下楼,全靠我背着他。”说起以前的出行方式,张峰的妻子王玉(化名)感触最深。
不过,这一情况在其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后被改变。“家里的助起坐垫,可以帮助他起身做一些简单康复,上下楼可以用爬楼轮椅,不用我背着他出门,卫生间也安装上了智能马桶、增高垫,能让他自己上厕所。”王玉笑着告诉记者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与张峰家一样,住在崂山区东乌衣巷村的视力二级残疾人李秀兰(化名)也是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受益人之一。
“以前我这厨房地方小、灯光暗、油烟大,我视力又不好,经常是‘摸黑儿’做饭,现在好了,厨柜是根据我的身高重新订制的,厨房里还给安装了新的电灯、吸油烟机,这电饭煲也换成了可以智能语音的。”李秀兰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家焕然一新的厨房,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残疾人的民生大事,涉及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解决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做饭难、沟通难等实际困难,我市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市办实事项目,今年计划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不少于700户,围绕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聚焦精细化服务,解决残疾人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残疾人居家环境“有爱无碍”。截至6月底,全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开工546户,完成232户。
为了让改造更精准、更贴心、更实用,各区市残联在改造前对每一户家庭开展入户调查和评估,针对残疾人个性化需求,实行“一户一案、因人施策”,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改造前,工作人员专门到我们家了解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我们家的情况设计了专属的无障碍改造方案,包括爬楼轮椅、助起坐垫,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也确实解决了我们家的现实难题。”王玉告诉记者。
“为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消除环境障碍和安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市残联权益保障和教育就业部副处长郑春燕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市已为2589户肢体、听力、视力、重度等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区市积极从改造型向改善型过渡,为残疾人朋友带来更多的便利,助力提升其生活品质,重振对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