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雪域高原上的“青岛印记”——青岛市对口支援日喀则市桑珠孜区30年综述

2024-08-27 08:28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明确青岛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下辖日喀则市(今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30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历任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下,在日喀则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日喀则有了第一盏路灯、第一条柏油马路、第一座百货商场、第一所现代化幼儿园、第一座工业园……截至目前,青岛已有10批68名党政干部、20多批100余名技术人才相继到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15亿元、实施项目1200余个,将大海的承诺书写在万里之遥的雪山脚下。

青岛援藏组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青岛小学。王建亮 摄

如今,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区,雪域高原上,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不息,新的奇迹正在接续上演。

浩荡雅江,讲述沧桑巨变;巍巍珠峰,见证汉藏情深。

盛夏时节的日喀则,风景如画,生机盎然。宽阔的青岛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居民幸福的笑容里,刻画着青岛与日喀则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30年前的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明确青岛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下辖日喀则市(今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将黄海滨岸的青春之岛和世界屋脊的青稞之乡紧紧连在了一起。

1995年5月,第一批援藏干部从黄海之滨启程,自此,10批68名党政干部、20多批100余名技术人才相继来到万里之遥的雪山脚下,像青稞一样在这里扎下了根,将大海对雪山的承诺书写在了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这片寄托着“心想事成”美好期许的希望之地。

30年来,青岛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推动对口援藏工作,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前后方成立干部管理组、市对口支援办公室,编制实施对口支援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力做好援藏工作资金保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15亿元、实施项目1200余个。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却足以让一座城市的梦想生根发芽。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历任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下,在日喀则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日喀则有了第一盏路灯、第一条柏油马路、第一座百货商场、第一所现代化幼儿园、第一座工业园……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区,雪域高原上,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不息,新的奇迹正在接续上演。

变“输血”为“造血”,以产业兴旺促高水平发展

在藏语里,“日喀则”的意思是“土地肥美的庄园”,“桑珠孜”则代表“心想事成的地方”。可当第一批援藏干部来到这里时,只看到矮小破旧的民房、黄沙弥漫的集市、田间牧场劳作的农牧民……

“土地肥美的庄园”为何如此贫瘠荒凉?为了探寻符合日喀则实际的发展之路,援藏干部们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深入农村社区,走访藏族同胞,调研基层情况,脚步踏遍了桑珠孜3000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最终明确了“变‘输血’为‘造血’,以产业兴旺促高水平发展”的路径。

1995年,青岛市政府向日喀则当地面粉厂援建一套价值30万元的面粉加工机械,并派出一名技术人员到日喀则指导生产,开启了青岛以产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造血”代替“输血”的新征程。

此后的30年间,一代又一代援藏干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助力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当地发展内生动力的“龙头”,大力实施“造血”工程,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时间是最公正的记录者: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援建到产业互建互利,从带动西藏本地企业市场化发展到培训各族干部群众掌握实实在在的生产管理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造血式”援藏成效愈发凸显,桑珠孜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青稞是日喀则的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阔,日喀则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发展青稞产业,既符合当地居民的习惯,也能够为桑珠孜区打出特色优势产业的“王牌”。

青稞作为西藏的第一产业,怎么才能做大做强?针对青稞种植、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青稞产品品牌打造、青稞产品市场拓展、青稞文化挖掘等方面问题,青岛援藏组在整合提升建造的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内,打造了青稞全产业链基地。

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引进总投资3.26亿元的西藏黑青稞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青岛第九批援藏组以科技赋能青稞产业,建立青稞产业化研发实验室,研发多样的青稞基新产品,并建设了西藏首座青稞博物馆。青岛第十批援藏组以“保姆式”服务,推动日喀则市投资规模最大的黑青稞精深加工项目落地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投资3.26亿元,建成后可提供209个就业岗位,预计年产值达到7.4亿元。“从项目选址、整体规划以及建设、施工许可等都有专人带着我去办理。”项目总负责人德庆拉姆说,“正是这样的诚意打动了我们,才能够让项目顺利落地。”

青岛援藏组助力建设的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

园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历批援藏组着力发展园区经济,重点建设日喀则市八大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的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引进中国电建集团、山东水发集团等20余家企业入驻,实施“援藏投入与招商引资并举”战略,积极探索二、三产业发展新路子。青岛第九批援藏组引进水发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50兆瓦+100兆瓦时光伏+储能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发电,成为当时西藏最大的光伏储能投资项目。青岛第十批援藏组引进中国电建集团日喀则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储能保供项目,从开工到并网发电仅用了75天,开创了援藏招商引资的“青岛速度”。

青岛第九批援藏组引进水发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西藏最大的50兆瓦+100兆瓦时光伏+储能项目。

为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携手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青岛援藏组还积极推动产业发展“进村入户”,推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先后扶持藏药种植、手工艺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就近就地就业2万人以上,探索出一条以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藏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沿318国道行驶,来到桑珠孜区曲美乡西南部的河谷川道,风景秀美的拉贵村“林卡营地”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停留,也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在青岛第十批援藏组的帮助下,拉贵村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以支部书记为“领头羊”,成立拉贵村嘎吉旅游专业服务合作社,通过支部牵头、群众参与的服务经营管理模式,年实现就业58人次,仅2023年一年收入就达到6万余元。

项目“引进来”,产品“走出去”,为拓宽西藏农特产品销路,青岛还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经贸交流平台,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青岛企业西藏行”“藏博会”等经贸交流活动,达成合作意向33项,落地项目10余个,完成投资额4亿余元;举办日喀则特色产品青岛推介会17次,推介特色产品100余种;在青岛建设仓储基地、销售专柜,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桑珠孜区农民增收致富。

强化“组团式”帮扶,实现“全链条”民生改善

每位援藏干部的心里,都有着这样一个最朴素纯粹的愿望: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日喀则人民过上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30年来,青岛援藏工作投入民生领域资金约12.2亿元,占资金总量的80%以上。脱贫攻坚以来,助力受援地全部脱贫摘帽,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架起了同日喀则人民之间的“连心桥”,青岛援藏组荣获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

在日喀则,“青岛元素”随处可见:位于市中心的“青岛路”,至今仍是市区重要的主干道;位于青岛援藏公寓北侧的一条小路名叫“琴岛路”,旁边的“青岛公园”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由青岛第三批援藏组援建的城北街道办事处办公楼,迄今仍在使用……

在众多“青岛元素”中,那条名为“青岛路”的主干路尤为引人注目。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的碎石路。

1999年,青岛援藏组投资1100万元,对该道路实施拓宽改造,道路尽头,一块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着“青岛路”的石碑记录着“汉藏一家亲”的美好传承。多年来,这条大路不断焕新,东跨年楚河接入著名的318国道,西接日喀则市政府,连接着日喀则最著名的商业街和林卡(园林),成为日喀则市知名的“景观大道”。

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事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是关系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30年来,青岛加快推动“组团式”援藏创新开展,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使基层群众直接受益。

积极推动“安居富民工程”,对29个新农村示范点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五化”工程,累计整治村居50多个,建设活动场所70余个。如今的日喀则,现代小区林立,城市公园、休闲场所散布街区之间,累计惠及群众3000余户近万人,被当地群众称为“建在百姓心坎上的工程”。

海拔近4000米的东嘎乡情远希望小学(原称“东嘎乡青岛希望小学”),是青岛第一批援藏组1997年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2008年,青岛援藏组投资370万元,将原来的土木结构校舍改建成为2层楼的教学楼;2020年,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再次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3层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学生们永远告别了席地而坐读书学习的生活。

在青岛第五批、第七批、第八批援藏组先后援建情馨幼儿园、齐鲁幼儿园及10所社区乡村幼儿园的基础上,2021年5月,随着社会力量援助新建、改造的28所乡村幼儿园交付,青岛第九批援藏组在西藏首创提出并实施的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目标完成:3-6岁儿童入园率100%,学前教育“一个不能少”;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备率100%,大幅度提升师资力量;小规模乡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100%,构建学前教育新体系。

2020年开始,青岛援藏组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开创性提出并率先实现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工作目标。

学前教育三个100%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桑珠孜区学前教育薄弱、持续推进难的状况,为中西部偏远边疆地区学前教育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模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学前教育入园率目标找到了一条适合西藏实际的特色之路。

多年来,青岛在日喀则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50余所,东嘎乡青岛希望小学之后,青岛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六批、第七批援藏组还先后实施了15所希望小学建设、三中教学广场改造、农牧区教学点合并、江当乡中心小学改造一期二期、中小学生免费校车覆盖等教育援藏工程。其中,由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建设的西藏自治区首家青少年科学院成为当时青岛援藏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借鉴青岛教育先进经验,实施日喀则市青岛小学、青少年科学院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打造了日喀则市第一所特色化、信息化学校,成功举办桑珠孜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技节,选派优秀中小学生参加全球发明大会全国总决赛,获得铜奖两项,实现西藏奖牌“零”的突破。

因医疗资源匮乏、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的较低医疗水平曾常年困扰着日喀则人民。青岛援藏组来到日喀则后,加快建设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30余处,新增床位200多张,推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中心医院达到二甲等级。同时,选派医疗人才对该院实施长期帮扶,累计改进医疗流程100余个,打造“院包科”重点科室5个。

聚焦医疗硬件和基层医疗条件短板,青岛第十批援藏组下大气力推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和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其中,总投资9453万元的桑珠孜区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将是青岛援藏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援建项目,可实现医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床位数的“三个翻番”,满足未来桑珠孜区医疗升级的空间需求。

此外,在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大力支持下,青岛从2006年开始,相继组织市立医院等医疗机构专家赴西藏十余次,开展“光明行”活动、启动“山海相拥·大爱同行”高原疾病救治项目等,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这些插着氧气管工作的医生,被藏民们称为“辫子医生”。

多年来,青岛派出的医疗专家累计救治各类患者3000余人,推动先心病、白内障、小儿斜视3类疾病阶段性清零,开展骨关节置换手术72台,推动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创下单日手术量、连续手术量和首次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历史纪录,青岛大夫被患者亲切地称为“活菩萨”。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打造“带不走”的人才团队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经济上的帮扶,只能影响一时一域,只有从根源上的理念之变,才能真正将发展的种子播种在日喀则广袤的大地上。”这是多年来援藏干部的共识。

为了将“授人以鱼”真正转变为“授人以渔”,青岛援藏组大力实施智力成果赋能工程,积极开展扶智造血。

2024年4月,在青岛市第十批援藏组的支持下,桑珠孜区宣传、教育、文旅等系统工作人员踏上了来青考察学习培训之旅,奔赴知识与灵感的“山海之约”。

近年来,青岛深化推进干部人才“实职化”使用、“组团化”帮扶、“柔性化”引进和受援地干部人才“精准化”培训的“四化”机制,双向发力为推动受援地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累计投入千余万元,组织2000多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来青挂职锻炼或培训交流,提供“菜单式”、多样化学习“套餐”,按需“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推动交流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聚焦在民生领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团队,援藏组积极采取“专家带团队、项目带人才”以及师徒结对、协同教研、成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选派30余名骨干教师帮带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桑珠孜区第一中学等7所学校,选派50余名医疗专家帮带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帮带团队10余个,开展技术攻关20多项。

在援藏干部的积极协调下,双方的交流从“线下”走到“线上”,从一次次探索走向了常态长效的新实践:青岛齐鲁名师、名校(园)长采取“线上+线下”“点题+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累计组织培训19期,受益教师超过4000人次;青岛海慈医院每月开展线上远程授课,以小组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持续深化青稞研发实验室等平台基地建设,协调5批17名专家成立专家服务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提供智力支持,协调50余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服务……

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互鉴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

青岛援藏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润德、润智、润心“三润”工程,在“走出去”“请进来”中推动两地特色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2010年至今的十几年间,一首《日喀则我为你牵挂》风靡在日喀则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远传至拉萨、阿里,这是一首由青岛第六批援藏干部王清源作词、日喀则本地音乐人拉巴旺堆作曲的歌曲,抒发了援藏干部们对日喀则的深情厚谊。

从这首歌开始,两地文化碰撞不断,第六批、第七批援藏组先后出版过音乐专辑《日喀则我为你牵挂》《大美桑珠孜》。到青岛第九批援藏组时,藏汉两族音乐人还创作了《海边唱起天边的歌》《一杯阳光》《我的家在日喀则》等10首原创歌曲,出版了音乐专辑《海边唱起天边的歌》,并在青岛举行了专场演出。2022年第二届上街里啤酒节西藏文化专场演出中,桑珠孜区艺术团全体演员为现场近千名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再次上演了这些原创歌曲,展现了西藏日喀则独特风采和文化魅力。用歌声来进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传统,一直在持续。2024年,青岛第十批援藏组继续组织汉藏音乐人共同创作新歌《相约珠峰》,将“海边”和“天边”的歌一直唱下去。

“满天星”青岛市文化志愿服务公益培训辅导总团走进当地中学、群艺馆,现场开展舞蹈、美术培训,两地艺术家挥毫泼墨、题字作画,并现场教授独具青岛特色的民间舞蹈胶州秧歌,将艺术的种子种在雪域高原;“西藏文化青岛周”活动中,桑珠孜区艺术团、非遗项目传承人等50人次赴青举办了“好运桑珠孜”文艺演出、非遗产品展示交流、藏族唐卡艺术精品展等系列活动……

此外,两地县区、乡镇、村居结成帮扶对子26个,13所青岛学校与桑珠孜区7所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两地部门单位结对11个;开展“藏汉一家亲”“青少年手拉手”“高原梦、山海情”等结对联谊活动68次,让“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从政府到民间、从单向到双向、从单渠道到多领域,仅最近十年来,青岛与日喀则各类交流累计达到9万余人次,赴藏旅游的青岛游客达到6000余人次,两地交往越来越密切,两地人民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山海万里,不以为远。新征程上,青岛将持续打好“高原牌”、走好“优势路”,把雪域高原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转化成新质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为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青岛贡献,续写青岛援藏新篇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文 王建亮/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