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青岛之所以没有分享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人才。
那下一波未来产业浪潮到来之前,青岛能做好人才储备吗?
在青岛的一些高校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这几年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特色班、实验班、创新班基础上,未来海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平台不断涌现。
深海海洋、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分布,也与青岛的产业布局遥相呼应。
这种培养模式的改变,将为青岛的产业未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01
个性化拔尖培养
上周末,中国海洋大学迎来了4500多名新生。
与热闹的校园截然不同的实验室里,海大未来海洋学院博士三年级学生杨家俊,正在安安静静地梳理数据,为发表第二篇SCI一区论文做准备。
他是未来海洋学院第二届的学生。
杨家俊在实验室里。
时间拉回到2020年9月,当很多同学忙于求职、考研时,他已经过紧张的综合面试,成功“晋级”成为未来海洋学院第二期学员,在大四提前开启了为期6年的“硕博连读”贯通培养生活。
2019年,海大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未来海洋学院。这是海大重点打造的国际海洋领域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高层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本硕博无缝隙对接,涵盖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水产、生物学等学科的有关专业。
在未来海洋学院,每个学生不是只有一个导师,而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顶配”交叉导师委员会。委员会由3到5名博士生导师组成,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有所不同。
“导师与学生是双向选择,我的第一导师是国际著名气候学家李建平教授,他研究领域为气候动力学,另外3位导师委员会成员的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海洋地质学等。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他们。”杨家俊介绍。
在多名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指导下,他的一篇论文去年年底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聚焦科技前沿,未来海洋学院不仅开设了海洋专业领域内的课程,更是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将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与海洋研究结合了一起。
“在这里,我们有更多机会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有更多机会与学术‘大牛’面对面。讲座内容非常贴近行业前沿,非常多元,有海洋法、海洋经济学、地质学、海洋化学等,这会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科学研究乃至人生的启迪。”4年的学习,杨家俊收获满满。
02
多元化探索
在青岛的高校中,并不是只有海大在探索拔尖人才的新培养模式,其他青岛高校立足自身优势,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个性化探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研一体班,单独制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每届本科生中,大约有5%的学生能够进入到这一培养体系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学生到中海油开展专业实习。
本研一体班的学生,100%攻读本校研究生,优秀学生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全程导师制,大一开始配备导师;支持学生在学期间开展境外学习交流,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
青岛大学的英语(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语言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培养精通英语,掌握语言数据技术的复合型拔尖外语人才,该实验班自2017年创建以来,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
山东科技大学也有多个培养项目,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创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拔尖创新班、能源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
在这些校级培养项目之下,还有更多的“高精尖”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班、拔尖创新班、小语种试点班、人文素养班、华大基因创新班、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先进材料创新实验班、科技时尚创新实验班、农林经济管理创新实验班、动物科学创新实验班等。
综观各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学年淘汰机制和导师制,比如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特色,大部分项目会免试推荐优秀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
03
未来技术学院
如今,青岛各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正在被纳入“未来技术学院”这一国家层面推动的大体系之中。
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今年3月份,山东省也确定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名单。
全省9个学院青岛占据4席,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未来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未来技术学院、青岛大学机器人智能交互未来技术学院。
教育部对未来学院的定位非常明确:一是探索和研发未来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培养未来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
从全国已批准的未来技术学院来看,其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没有固定的范式。但强化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技术”是普遍的特点。
如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搭建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两大平台,与企业合作,加速新药创制、生物医学成像装备、精准医学、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转化落地。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把宁德时代的研发大楼“搬”进校园,让企业科研楼和教学楼同处在一片园区内;把研究生“放进”企业里,打造校企联合共建的课程,让学生从研二起在联培基地里接触真问题、真需求。
青岛的四所未来技术学院,在原有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也会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共建。
海大未来技术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山东空天港招商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建;
中石大能源未来技术学院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等共建;
山科大测绘与空间信息未来技术学院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建;
青大机器人智能交互未来技术学院联合了海尔生物、科大讯飞(苏州)等相关产业领域企业共建。
青岛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将依托“张嗣瀛创新班”建设,图为创新班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未来技术学院对很多高校来说是新生事物,应该如何运行,建立怎样的体制机制,应该怎样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寻求突破,应该怎样在面向未来的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都需要探索与尝试。”一位青岛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青岛的高校,正在为青岛的“未来”做更多的准备,确保当未来到来之时,我们不会再一次错过。
(记者 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