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足球界的巅峰之战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地上演,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中国也不例外。如果要为中国人最热爱的体育项目排一个名次的话,足球至少也能排进前三名。
遗憾的是,在本届世界杯中,中国队和前几次一样,遗憾未能突破预选赛的藩篱,因此没有得到前往俄罗斯角逐大力神杯的机会。但是,中国球迷们对足球的热情却并未因此受到多少折损。近些年来,中国国足的实力确实长期处于低谷,但面对这样的境况,从官方到民间,依然都对中国足球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人们对我国足球事业的现状心知肚明,但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在采取各种积极手段,力图扭转我国足球事业的颓势,将我国打造成足球强国。
足球文化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如果以球迷人数来计算的话,我国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足球大国”。但是,基于训练体系不完备、人均足球场数量较低等客观原因,我国的足球竞技水平一直有待提升。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固然也采用了聘请外国一流教练指导国足之类的短期策略,但从根本上看,要强化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还是要从打造一个更好的足球环境做起。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从娃娃抓起”,着力推动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如此才能为国家足球水准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土壤。而要在校园足球环境原本相对贫瘠的我国推动这项事业,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
在教育部于6月26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了2015—2017年各省(区、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校园足球工作6.48亿元,带动各省(区、市)投入超过196亿元,各省(区、市)基本配套了相应的校园足球专项资金。
如此巨大的数字,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大力推动足球事业发展的决心。而足球事业也有机地和教育事业、全民健身事业结合了起来,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各省(区、市)均成立了由教育、发改、财政、新闻广电、体育、共青团、足协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制定了加快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校园足球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面,各省(区、市)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足球课堂教学管理,开设多层次、多门类的校园足球课程,建设校园足球教学研究基地,校园足球教学体系逐步健全。各省(区、市)积极探索建立各类校园足球训练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不断完善校园足球多层次、立体化的课余训练体系。
而在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方面,2015年以来,各省(区、市)通过加大体育教师招录力度、加强足球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初步建立起了发展校园足球的专业教师队伍。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校园足球工作6.48亿元,带动各省(区、市)投入超过196亿元,各省(区、市)基本配套了相应的校园足球专项资金。
巨大的投入之中,有不小的一部分都投入到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建设层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直观地体会到国家对足球事业的扶持。在各类扶持之中,与广大普通公众最密切相关,最能让人直接体会到差异的,就是民用足球场地的大规模建设。
在国家体育总局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应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这一数目和原有数字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这份文件提出,要在2016到2020年间修缮改造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改造新建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这意味着足球场地建设的重点不在于专业的竞技用球场,而在于广大普通人也能肆意驰骋的校园、社会球场。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10月,习近平访问德国时获赠勒沃库森队10号球衣。习近平表示,“举办完奥运会后,中国下了一个决心,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啊,一定要下决心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他曾对荷兰传奇门神范德萨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曾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现在还要这么做,但取得效果还要一段时间。”
对于中国足球运动,习近平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说,“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2015年10月,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对中国足球的最大期待,就是中国足球能跻身世界强队,使足球运动为增强人民体质、激励人们顽强奋斗精神发挥重要作用,“我相信,中国足球一定会得到更大发展,也将为世界足球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