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一篇题为《山东“男孩”携妻回村过年记》的文章
在网上热传,
因此引发了网友关于“地域习俗”的讨论。
资料图
发文作者王严老家在山东,他在北京工作,2018年刚刚结婚,今年是第一次带着媳妇回家过年。
王严在文章中提到: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演员郭晓东的妻子程莉莎在微博上发了篇文章,回忆当年她嫁给郭晓东、第一次跟他回山东老家过年的情形。
她提到,从小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她,在回到丈夫的老家山东临沂之后,因为农村没有取暖设备、新媳妇被围观、语言不通、过年天天吃饺子,让她很不适应。
很巧的是,王严的老家也在郭晓东的那个县,当时看了程莉莎的文章,他很不以为然,认为这并没有准确描述自己家乡的物候与风俗,甚至还认为文章有那么点刻意“抹黑”老家的意味。
不过,两年之后的今天,当王严领着新婚媳妇第一次回老家过年时,遭遇了“真香定律”。
从媳妇的反映来看,程莉莎的一些说法好像确实反映了某些现实——程莉莎经历过的一些状况,同样发生在她身上。
那么,王严的媳妇究竟经历了什么?
1.初一早起抹黑起床串门
抹黑起床串门是王严老家年初一最大的项目,他很早就和堂兄们相约初一早上五点起床,但妻子的家里并没有这样的习俗。妻子下了很大决心起床并且陪王严在村子里串了两个多小时的亲戚,“冻得哆哆嗦嗦”。
2.语言不通
王严的妻子作为外地人,对本地口音并不是很熟悉,尽管亲戚在讲话时尽量往普通话上靠,但是中年人仍然会夹杂着鲁南话的发音,搞得媳妇一头雾水,王严自己只能充当翻译,帮媳妇通过难关。
3.“被围观”、“天天吃饺子”
程莉莎曾提到自己陪老公回家过年曾遭遇“新媳妇被围观”、“天天吃饺子”的情况,王严的媳妇也遇到了。
4.“山东媳妇吃饭不上桌”说法不实
坊间以前一直充斥着“山东女人不上桌”的说法,程莉莎在文章中也提到过。
但是,这次在老家每次吃饭,是男女老少全家人一起动筷,这一点,“终于”没能让妻子失望。
近年来,年轻人“返乡日记”、新婚夫妻难融入对方家庭习俗等网帖每每在春节时期都能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有人将其总结为一年一度的“地域黑”。此篇“携妻回村过年记”经网络传播,同样成为热点话题。
与往年一边倒地批判地方旧俗不同,在有人提出批评之声的同时,更多的网友呼吁大家去了解真实情况:
“山东确实有磕头拜年的习俗,但仅限于很小一部分地区。”
“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与现在的社会标准相违背的地方,更不存在歧视女性。”
作为山东人,王严觉得很多此前在网上流传的所谓‘山东习俗’都有夸张的成分,是一种误传,导致了外界对的误解。
今年回家前,王严特意跟妻子做了“心理建设”,回到家后,妻子除了大年初一早起拜年、饮食和语言方面不太适应,其他并没有什么问题。
谈及不让女人上餐桌一事,王严说,“在我很小的时候确实有女人因为需要做饭,所以男的先吃饭喝酒的情况,但如果桌上有空座位,女人忙完后就会来坐下。如果没有位置了,她们自己才会再开一桌。从来没有‘男人不允许女人上桌’一说。”
如今时过境迁,这样的旧俗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各家都是邀请女儿、媳妇一同入座,男人们喝酒,女人们也能一起吃饭、聊天。操持饭菜的母亲会在忙完后一起入席。”王严说。
他表示,部分网文不切实际或者夸张的表述会让不了解情况的网友产生误解,“这其实是在加剧地域歧视”。
有山东网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自家从来就没有女人不能上桌一说,
儿媳妇来了都是热情欢迎……
不过
听说过这种习俗
但都是很早之前的事
也有网友表示
这种习俗其他地方也有
“女性不上桌”真的是一种地方陋习吗?
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稚田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习惯能成为一种所谓民俗传统,都有它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其本意就是为了歧视而制定。而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过去的礼法就自然会顺应新的价值体系发生改变。
李稚田说,过去,大部分家庭由女性操持饭菜。“菜得一个一个上,自然就得考虑到掌勺者出入的便利和宴席不被打扰。女性在忙完家务后单独坐一桌,只能算是一种出于便利考虑的习惯。”他认为,能称之为民俗的东西大多由习惯产生,长此以往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秩序”,但其初衷并非是为了制定特殊的等级。而如果故意对其做男女不平等的解读,则是对民俗的曲解。
“与之类似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往往会让尊贵的客人坐在一桌,自家人围成另一桌,两桌菜品也会有所差异。这实际上与‘女性不让上桌’是一个逻辑。”李稚田说。
如今,越来越多不适宜的旧风俗正在被人们抛弃,李稚田认为这与两点因素相关:首先,物质水平提高,宴席上可以不存在主副桌之分,各桌菜品一致;其次,人们的男女地位等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基于这些条件,过去顽固的礼法正在被慢慢打破,规则也就存在一个破除和新立的更迭。
至于人们通过各种“返乡日记”去了解地域文化的方式,李稚田表示,不排除有作者以偏概全创作,和读者选择性接受具有冲击力的信息等因素,“在探讨民俗这个话题时,表述者和围观者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辩证地去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深意。”
(综合北京青年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