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组织首批海军自主培养的某新型战机飞行员,在南海上空进行了实战条件下多机协同、拦截查证、目标搜索与攻击等科目的夜航训练。
据记者了解,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在所有飞行员中具有崇高地位,是精英中的精英,需层层筛选,堪比选拔航天员,甚至一些条件比航天员还苛刻。
(新战机亮相)
“刀尖舞者” 精英中的精英
据海军装备部飞机办副主任张洪涛介绍,舰载机飞行员在所有飞行员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精英中的精英,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杰出的驾驶技术、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坚定的政治信仰。
当年为了选拔出我国航母首批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海军等相关部门可谓下了一番苦工,给飞行员出了不少“难题”。航母跑道短、窄,气象条件复杂,降落环境和条件严苛多变,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确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航母上的跑道不及陆基机场跑道的1/10,且处于运动状态,战机必须精准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有效着陆区域仅有36米,超过一毫米就是失败。因此,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舰载机着陆)
此外,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这对飞行员的颈椎、腰椎和脊柱都会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血液加速向飞行员头部涌去,飞行员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这就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当年在选拔时医学专家通过先进的医疗仪器,对飞行员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许多优秀飞行员由于某些细微的身体数据指标不合格而与舰载机飞行员失之交臂。
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大心脏
看法新闻记者还了解到,舰载机飞行员不仅要技术好身体棒,更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强大心脏。
张洪涛介绍说,由于14度的滑跃倾角,飞行员在起飞时会产生加速撞墙的感觉。而在着舰时,为了防止挂索失败,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大油门下滑着舰,以保持“逃逸”速度。可以说每一次起降,都是过“鬼门关”,对飞行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挑战。
(歼-15)
因此,对舰载机飞行员的心理素质考核可以用严苛形容。医学专家设置了不同情境,通过精密仪器,判断飞行员是否具备“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心理素质。
通过选拔,首批舰载机飞行员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中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参加过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是所在部队的种子飞行员和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说舰载机飞行员的选拔异常严苛。
夜航训练 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
那么这些万里挑一的舰载机飞行员是如何训练的呢?近日首批海军自主培养的某新型战机飞行员就在海南某机场接受训练。特别的是,他们的训练时间是在夜里。
战机飞行员驾驶一架架战机紧急升空,对来袭目标进行搜索与攻击。目标利用星光掩护自己的行动,并对新飞行员驾驶的战机进行干扰。
飞行员陈传彬根据空中态势,与塔台保持密切联系,驾驶战机加力盘旋、瞬时急转,成功锁定目标,并对目标实施模拟打击。完成任务返场的陈传彬还没有走下战机,又接到了前出拦截查证的命令,夜色中,陈传彬与战友再次驾机升空。
(新战机夜训)
记者了解到,某新型战机飞行员全部为海军自主培养海军以往的飞行员培训主要依托其他军种进行。如今,为应对日益繁重的战备任务和装备更新换代的日益加快,海军部队也加快了自主培训新型战机飞行员的步伐。
针对为何采用这种训练模式,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飞行二大队大队长崔萌介绍说,夜航是飞行员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走向战场的重要的一环。结合当前战备形势和海军自主培养人才特点,充分利用南海一线这个天然的复杂战场环境,坚持从实战出发,从严从难要求,积极探索加速新型飞行人才自主培养的新途径,打造一支能飞行、懂打仗的飞行员队伍。
陌生海域训练 从“刀尖”到“浪间”
“每个海区的气象条件不一样,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对于天气也高度敏感,如果要形成实战能力,飞行员至少还要过两关。”军事评论员杜文龙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杜文龙说道,以前的训练重点是如何操作飞机在舰艇上起飞或者是降落,以及在巡航过程中,如何保持其正确航向。现在正在由训练状态向实战转变,必须实际使用武器,如空对空能力、空对舰能力等,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把飞行变为战斗。如果没有这个转变,离“飞鲨”长出牙齿还会有一定距离。
(歼-15撞鸟后被成功救回)
此外,要从“刀尖上的舞蹈”变为“浪间上的舞蹈”。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降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难度很大,要掌握这种飞行技能,需要长期训练。而现在发展到“浪间上的舞蹈”,指的是舰载机利用对方雷达探测的盲区进行超低空飞行实施突防,这样才能有效攻击敌方。
从这个角度分析,舰载机的飞行能力、战斗能力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按照目前这种训练形态持续下去,在相对陌生的海况条件下进行各种高难度训练,这样离实际作战能力的标准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