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0日讯 6月9日上午,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岛日报社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23期协商活动举行。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市政协副主席姜巧珍参加活动。
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将前期调研深圳、长沙等智能建造先进城市及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带到协商活动现场,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聚焦“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主题,围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拓展BIM技术应用场景,推进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升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等内容面对面协商。
“智能建造是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先进建造技术融合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通过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材省工、节能减碳的目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永波介绍,长期以来,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要改变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大的局面,必须发展智能建造,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青岛围绕“新城建”、装配式建筑、“绿色城市”等工作开展了多项试点,为发展智能建造奠定了基础。
牛永波
如果说发展智能建造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局大棋,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技术和建筑人工智能就是开局的三步妙手。其中,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在青岛起步早,成效显著。
“装配式建筑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车间内进行,以流水线方式制造墙板、梁柱、楼梯等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科学拼接和二次浇筑,像插积木一样组合成各种建筑物。”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邓庆尧说,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方式先进、施工速度快、装配精度高、节能环保等特点,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很好的贡献。
邓庆尧
2017年11月,青岛入选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近年来,青岛积极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岛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服务体系。目前,青岛装配式建筑面积总量超过3600万平方米。
虽然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山东青建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说,国内的装配式建筑主要使用的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生产的楼板和墙板需要在施工现场一块一块地拼起来,建筑工业化的集成度不高。在新加坡等建筑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装配式建筑已经模块化生产。“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在预制工厂被整体生产出来,运输到现场后组装成一栋大楼,大大提高了房屋装配率,但目前这种先进的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缺乏标准,无法推广。”张超说。
张超
邓庆尧调研发现,目前,装配式建筑在青岛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企业一般是独立研发,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工厂生产的构件仅能供本企业使用,存在重复投资、重复研发等问题。“青岛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企业的引导,加快建立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提高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换性。”邓庆尧说,随着装配式建筑大面积推广和技术不断革新,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
“根据山东省装配式建筑规划要求,到2025年,青岛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牛永波说,目前,青岛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在不计容奖励、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减免、商品房预售和财政奖补等方面扶持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青岛将以工程全生命周期构建建筑新型工业化全产业链,把装配式建筑作为推动绿色城市发展的必选项,在新建民用建筑中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工程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通过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实施精益化生产施工,发挥装配式建筑的各项优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文 于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