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水云村,一个诗意的名字,令人一听便心生向往。靠近后,你会发现,这亦是一个诗意的地方。
日前,由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团、清朗网络宣讲团组成的“强城体验团”,以寻迹“和美乡村”之名,走进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村,观乡村之变,品乡村之美,见乡村之未来。
充满诗意的水云村
现场体验:
一座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村庄
青山绿水、青砖黛瓦、咖啡麦饼、精品民宿……漫步在水云村,一条水云溪绕村而过,古朴与时尚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
水云村,地处大若岩景区核心地段,坐拥“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十二峰等传统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但过去,受限于道路、环境等因素,村里虽有“游客”,却未能成功“留客”。
村子要发展,必须先破局。村两委下定决心,打响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以水云溪综合治理为支点撬动村域环境整治,投资4800万元完成水云溪河道建设;精心打造美丽庭院,拆除村内露天坑、鸡棚、猪圈等百余处;道路拓宽、“白改黑”等路域提升工程相继进行,五彩的生态步道铺设开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更难能可贵的是,近年来,村里找准发展方向,开发整合了民宿、咖啡、美食等休闲业态,孕育出了“花开”麦饼屋等网红打卡地,让村子里的人气较别处更胜一筹。
青山绿水间的咖啡馆一角
凭借良好的环境以及业态植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引擎”正被不断激活。从一组统计数据中便能感受一二:今年春节期间,水云村全村旅游收入超500万元,仅大年初一当天,水云村全村收入超过200万元;村里一共开出8家咖啡馆,每家咖啡馆日均售出咖啡百杯以上,其中有不少咖啡馆单日营业额超5万元。
正当“强城体验团”成员为这份骄人的成绩单啧啧称赞时,水云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忠将众人引至一座古朴雅致的文化礼堂前。礼堂照壁正面刻着一个大大的“和”字,周围是196个造型各异的“和”。“这197个‘和’字由村委会征集,197户村民家庭书写,如同大家一同签下一份‘和谐’的约定。”陈永忠介绍道。
水云文化礼堂的“和”文化墙
“和”,是水云文化礼堂的主题,也是水云村快速发展的密钥。除了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外,人和,也为这个村庄的成功增添砝码。
文化礼堂里,“我们的村晚”、好婆媳评选、文艺舞会等活动不定期举行,当地村民成了文化礼堂的常客。村民还组建文艺、文体队伍,成立共享兴趣小组,摒弃了陈规陋习,丰富了业余生活,增进了邻里感情。
更多的惠民服务被提上日程。睦邻食堂、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提升工程相继上马并投用,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新去处。水云村老人居多,于是全村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还为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购置医疗保险,不断增强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水云村不仅有光鲜亮丽的‘面子’,也有崇德向善的‘里子’。”“真的是乡村有‘看头’、市民有‘玩头’、村民有‘赚头’。”“强城体验团”在走访后齐声点赞。
瓯越回响:
去年全市村集体总收入141.6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对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承载了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待。
今年也是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的第21个年头。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指引下,温州建设美丽生态,做强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瓯越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苍南“168黄金海岸线”
这边环境和美——苍南县60天完成县域内168公里海岸沿线4个乡镇、28个村庄16.2万处脏乱差点位整治,雕琢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海岸线,成功打造“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IP;
这边产业和融——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立足铁皮石斛资源优势,吸引乡贤回归、产业回流,在山间地头建起了一座溜溜乐园,并创新推行“股金+租金+薪金”村企共建模式,成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边人文和润——素有“千年纸山”美名的瓯海区泽雅镇,把文化变成体验,把资源变成产品,打造研学基地,开发“纸山捞纸”“屏纸版画”等特色课程项目,以纸山IP赋能农旅,让非遗活起来,村子火起来;
这边生活和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市的三园社区,组建了居民代表“智囊团”,大小事情都来自群众智慧,居民真正成为了“当家人”……
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温州深入推进农村变革,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进入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阶段。乡村从“环境美”逐步迈向“发展美”,产业生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新时代乡村建设格局。
截至目前,温州已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7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09条,落地未来乡村78个。加之农业“双强”实施,全市乡村产业加快突破,谋划建设国家、省、市级重大农业产业平台52个,去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1.6亿元。
体验团建议:
积极培育“乡土网红”
打造拥有鲜明特色的文旅爆款
农村美不美,农民生活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如何进一步激活和美乡村建设新效能,成为摆在眼前的新课题。
“当下,网红经济蓬勃发展,要积极培育‘乡土网红’,让村村有代言。”“强城体验团”成员、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玲娟建议。她认为,网红并非特指明星,可以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等,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乡”和“土”做文章,用短视频形式,讲好乡村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我认为必须注重三方面:一是乡村景,二是文化味,三是体验感。”在从事文旅相关工作的“强城体验团”成员潘芳看来,发展文旅产业必须加强“一盘棋”顶层设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推进;各地要立足自身地域特色,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游客需求,把服务做细、把准备做足。另外也要注重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善用流量去培育打造一批有内涵、叫得响、可持续的文旅爆款。
“强城体验团”成员、温州绿文环保公益中心负责人刘彭表示,人才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一资源。要不断健全完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激励体系,培强培优“新农人”队伍,激发乡村振兴动能。要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农业“机器换人”。
“和美乡村,文化先行。”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员、温州理工学院教师方耀建议,抓好乡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升设施功能,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功能作用,组织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推进高品质文化服务普惠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