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人才强国:跨越发展的中国资源——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十
“全球没有哪个政府像中国这样重视吸引外流人才回国。当局把这奉为一项主要政策,认为吸引人才回国是将中国推向科技前沿和促进国家经济踏上新台阶的一条捷径。”
10月21日,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刊文分析中国创造条件吸引外流人才回国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
人才,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亦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当“奋进十年”与“战略机遇”无缝对接,当“第一资源”与“跨越发展”有机融合,便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人才强国的时代大船从中获得绵绵不绝的澎湃动力。
世界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3次著名的经济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3次追赶的背后,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历史总是相似的。人们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奋斗崛起的中国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追赶,并正以风的姿态加力向前……
十年砥砺,一幅崭新的蓝图喷薄而出——
核心战略写新篇
人才迎来又一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电影台词,说出了大实话。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才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先进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要素。
数字雄辩,却也最无情——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43%;人均森林和林地为世界人均量的1/6;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的1/4;我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58%,居世界53位……
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将迈向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生态资源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人民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国内外的事实一再提醒我们: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制造”尽快转变成为“中国智造”,才能不受制于人。
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纵身一跃”,靠什么?
人才!只有靠人才——走人才强国之路!
高度重视,源于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对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日益深化,人才强国战略有序部署,扬帆起航——
从《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度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从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到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
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十二五”规划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指导思想,将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列专章进行规划;
……
如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摄人心魄的“中国画卷”,一幅恢弘壮丽的人才发展新蓝图在世人面前徐徐打开,开启了一个人才发展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注入每项发展的事业。
这是一个希望的时代,决策的光芒洒向每寸创新的土壤。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科学的理念融入每次开拓的实践。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不再面临选择错位的风险,不再纠结付出回报的失衡,因为“人才”二字已经深深镌刻在国家战略的核心版图上,人才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
“这10年,中国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一名中国中铁的一线技工,2012年夏参加北戴河专家休假的巨晓林感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了汗水和智慧,也赢得了国家的信任与尊重。”
10年征程,栉风沐雨。这10年,是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发力创新的10年,是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影响广泛的10年,也是人才发展服务科学发展更加紧密、成效显著的10年。以人才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方略和重要经验,人才工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
上一篇:十年巨变:建设新农村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