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强国跨越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2012-11-02 09:58:24 字号:TT

  十年改革,一种持续的创新乘势而上——

  体制机制大解放

  释放人才生产力

  30年前,深圳只有两名技术人员,一个拖拉机维修员,一个兽医;20年前,深圳率先由政府组团赴海外招聘人才,率先实施干部录用公开竞考制度,率先探索“技术入股”等引才新措施;而最近10年来,深圳成为国家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城市,率先建立网上人才市场,实行应届毕业生无限制引进入户,所有

用人单位人才引进无指标限制……深圳,再次成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急先锋”。

  “深圳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充分证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创业之本。”在十八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看来,作为新兴城市,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汇聚了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激发出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语,传递出一种朴实的人才观——“用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10年来的实践反复验证:只有遵循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内在规律,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人们看到,最近10年,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社会,以前瞻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10年转型——人才特区代替经济特区,成为“时髦”的科学发展关键词。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0多个城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在签证居留、技术移民、金融支持、财税优惠、股权激励、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推动着人才落户“乐土”。

  10年激励——荣誉鼓励和物质激励共同作用,让知识的价值充分彰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一系列奖励制度,鼓舞着各类人才贡献才智。

  10年创造——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目不暇接,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举国振奋,举世瞩目。成绩的背后,是航天科技人才的锤炼和成长。以神舟九号任务为例,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

  10年完善——选人用人走向“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社会共识。

  人才在市场中自主择业,用人单位在市场中自主择人,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随着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基本形成。

  回眸十年,唯贤选人用人留人,以业引才聚才育才。

  展望未来,人才活力充分涌流,发展动力竞相迸发。

  这注定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它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人才发展所指向的“强国”目标,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但贵在不停步,贵在能坚持,贵在用智慧。

  千帆竞发敢为先,百舸争流创辉煌。举目神州,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崭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夯培,人才之基终将托举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记者 盛若蔚 杜榕)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