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鉴古论今:古今国考对比 我们比古人幸福在哪

来源:青岛新闻网评论频道-- 2014-06-07 22:28:26 字号:TT

古今考试对比,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多彩

最近两天,全国近千万考生正奋战在高考的考场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高考无论是规模还是重要程度上,就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考”。为了备战高考,很多学子寒窗苦读十数年,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古代学子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通过哪几关?今天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

在古代,出身贫寒的学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选择就是读书。“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只有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正式的科举考试诞生于隋代,至宋代逐渐完善,元代一度中断,到明清之时,科举考试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朝廷也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明清时期,读书人一生要经过六关,才能走完科举考试全程。第一关是“童试”,即获得普通生员的资格,童试也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参加县里组织的“县试”,随后是府里的“府试”,最后是去省里参加“省试”,通过了这三步,才能取得秀才的名分,获得参加国家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取得生员资格之后,学子们要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学政或礼部派人组织的“乡试”,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俗称“秋闱大考”,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明朝著名的才子唐寅,就曾中过解元,因此才留下“唐解元一笑姻缘”,点中秋香的历史佳话。按理说,考中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但是大多数学子们不会就此止步,他们还会向更高一级的考场发起挑战。

完成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子们会来到京城,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考中贡士之后,将有机会参加朝廷举办的“殿试”,殿试明朝一般在故宫的太和殿举行,清朝乾隆之后,选定在保和殿举办,一般由殿试读卷官草拟多道题目,进呈皇帝,皇帝圈出其中几道,算作正式的考题,考试由礼部负责组织,有的皇帝会亲自参加殿试。考试结束之后,主考官会拟定出前十名的答卷,供皇帝御览,皇帝钦点出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为“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者,即有资格出任国家正式的官吏,一般是被授予六品以下的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由于明清特有的人才选拔制度,特别是明朝要求“非翰林不入内阁”,即内阁大学士必须是翰林院出身,这就意味着想要成为国家最高核心机构的一员,就必须要进入翰林院。翰林院也要经过考试,入门考试称“朝考”,必须是进士方可报考,一甲前三名免试,考中之后,进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之后还要参加严格的毕业考试,称“散馆”,庶吉士毕业之后,学子们的考试之路才算正式画上了句号。

但是,能够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的学子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倒在了半路上,有的人头发已经花白,却还在参加“童试”,为一个生员的资格付出了一生的时光,还有的人坚持不懈,年逾百岁仍在奋斗不息,有史料记载,明清参加科举考试年龄最长者,竟高达103岁。山东籍99岁老举人李宏道,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考完会试,让乾隆皇帝颇为感动,乾隆破格授予李宏道翰林院编修之衔,算是对老人的一种安慰了。

“学而优则仕”,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人生想要出彩,只有通过科举做官才能实现,相比较而言,今天的我们更加幸福,人生的选项也更多,即便是号称“国考”的高考,也不会完全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

与古人相比,今天的学子们幸运多了。

作者:任俊峰

参考资料 :《明史选举制》

          《大故宫》作者:阎崇年

          《郎潜纪闻二笔》

          《清高宗实录》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