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那些年我们经历的高考:不同年代的高考梦(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6-07 06:27:26 字号:TT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普通人的高考梦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普通人的高考梦

  高考,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很多人的命运曾因它转动。但随着大学扩招、出路的增多,如今,高考早已不是唯一的途径。又是一年高考时,早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考生,一起分享他们高考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欣喜、失落……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高考故事,重温历史的感动。

  高考取消大学梦成泡影

  1966年6月13日,距离贾瑞皋参加高考还有18天,然而那年的高考却被取消了,大学梦随之变成了泡影;11年后,当他重新踏进高考考场的时候,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和他同时到学校报到的,还有自己的一名学生。“我感觉历史和我开了个大玩笑。”贾瑞皋这样界定自己的“77记忆”。

  高考前18天“梦碎”

  在复习的课堂上,聊城一中高三学生贾瑞皋正在埋头苦读。突然,老师拿着收音机走进教室说:“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因为要进行文化大革命,高考推迟半年。”

  离校后,贾瑞皋只能回到聊城阳谷县老家跟着父辈务农。“打堤、挖河、拉地排车,什么活都会干。”贾瑞皋说,但是当时的高中生回乡后并不受欢迎,他并没有发挥特长的地方。

  “文革”让贾瑞皋与心爱的大学擦肩而过,高中毕业的他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我有种强烈的愿望想参加高考,即使不录取我,我也想通过高考证明自己的实力。”贾瑞皋说,他起初一直盼着高考恢复,高考时间一推再推,后来就没动静了。

  和学生一起考上大学

  十年间,贾瑞皋把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当了个遍。他以为,自己可能就这样当一辈子民办教师了。谁知,命运之门在悄然间向他打开了———1977年的一天,在井边挑水的贾瑞皋从广播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高考?想都没想过,那已经是历史了,怎么还可能有?”贾瑞皋说,当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多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虽然对此将信将疑,他还是暗自下定了决心:不管能否上大学,我都要通过这个机会证明“我能行”!

  此时,距离高考已经剩下了不到20天的时间,贾瑞皋变得更加繁忙,他小屋里的煤油灯都会点到天亮……高考开始了,贾瑞皋一门比一门考得好。他希望,大学毕业后,自己能够成为家乡的一名公办教师。

  1978年春,30岁的贾瑞皋终于踏进了大学校门。巧合的是,他与自己教过的两个学生一起考入了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

  珍惜大学时光刻苦学习

  入学伊始,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贾瑞皋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四年大学生活,尽量不留遗憾。”为此,大学里他没有睡过一次午觉,每天午饭后都到教室刻苦攻读,困了就在课桌上趴一会。4年过去了,他真的做到了……

  大学毕业后,贾瑞皋并没有回乡当一名公办教师,而是留校做了大学老师。提及36年前的那一幕,贾瑞皋感慨良多:“能够上大学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大学生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如能经营好,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多一些平坦,少一些坎坷。”

  1977年,停顿10年的高考恢复,当年的12月11日至13日,全国570万青年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

  有些人 “头一天还站在地里干活儿,第二天就来到了华夏大地第一学府”,之后沿着这条坦途通往了今天的辉煌,而主宰这场命运转变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

  当年那些跟贾瑞皋一起从农田里走进大学校园的同学,如今有的成为省市领导,有的变成大学校长和教授,有的下海当起了老总……36年前的那场高考,彻底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给他们一条重启人生轨迹的契机。恢复高考,激起了全社会对学习的渴望。

  参加考试的人群年龄严重悬殊,长者已经年过而立,已婚或者已育,幼者才初开混沌,始省人事。冬夏两季,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只是参考人数的二十九分之一。

  考大学就是为了跳龙门

  “凡是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过高考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当时的高考还实行预选。就是说,高考的预选有点像足球世界杯的预选赛,只有通过预选赛,拿到入场券,才有资格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比赛。”邓加红说,这是高考的“黄金时代”,千万考生都盯着有限的大学资源和学习名额,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考上大学为出人头地

  老家原胶南铁山镇的邓加红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两个妹妹,由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里特别希望邓加红能考上大学 “出人头地”。回忆起高考旧事,邓加红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能考上的考生,毕业后享受国家分配的待遇,意味着工作、住房等问题都不用担心,并且从此便成为干部,考不上的考生,只能务农和在家待业。“我们都明白高考是命运前途的分水岭,所有的考生都全力以赴面对高考,希望有一天能‘金榜题名’,改写人生。”邓加红说,那时候,寒窗苦读迎接高考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跳龙门”,把自己从一个农村人变成有户口的城市人,告别那种日晒雨淋的耕种生活。

  “那年头高考就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点不夸张,录取率非常低。”邓加红说,在农村那段日子,他穷怕了,也累怕了,他明白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发奋读书。“不过我是个松弛有度的人,在课堂上听讲非常专注,基本上老师讲的我都能背下来,下课后该放松放松,打球、踢毽子都少不了我。”邓加红说,

  知识改变命运

  那时,还是在考之前报志愿,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也非常少,只能根据平时自己的成绩凭着感觉报。“我报考了兰州大学新闻系和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外语系。”邓加红说,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报考山东海洋学院就是为了离家近,可以一边上学一边趁空闲的时候回家帮忙干点农活。

  三天高考,感觉很轻松地就过来了,也没有家长接送。最终,他因外语成绩优异被山东海洋学院外语系提前批次录取。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可谓 “鲤鱼跳龙门”,一个村甚至一个乡的亲朋好友都会奔走相告,经济实力稍微好一点的,还要大放鞭炮,摆上酒席庆贺一番。

  “我绝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我命运中很大的转折点。”邓加红说,高考不但改变了他的命运,高考还是一种精神。它让人懂得,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同时还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放弃,最后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千万考生都盯着有限的大学资源和学习名额,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那时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胸前戴着块白底红字的大学校牌,走在大街上是一种荣耀,令人羡慕。”邓加红回忆说,这是高考的“黄金时代”,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在国家“统招统分”的培养政策下,适龄青年中,只有10%左右的人有机会上大学;在国家“统招统分”的培养政策下,学生进了大学的校门,便可以享受公费教育,甚至连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也都由国家“包办”。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