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沂蒙情》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两狼山上,身陷重围的宋将杨业宁死不屈,壮怀激烈;鲁西南古城,织锦店女老板陶贞兰舍命抗争外敌入侵,感人至深……
这两部大戏,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立足时代的创新,充分彰显着山东梆子的独特魅力。但就在若干年前,有着300多年传唱历史的山东梆子还一度沦为“濒危剧种”,许多剧团举步维艰。
这一鲜明的对比,折射出山东省借助“十艺节”东风,在文化沃土上培育艺术精品所做的不懈努力。两年多来,山东省新创作剧目60余台,最终评选出15台重点推荐剧目冲击文华奖。舞台艺术,也由此在齐鲁大地上迎来最为活跃、最为繁荣的新时期。
摒弃“采野果”
为发展定规划
山东是国内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齐鲁诸国。截至目前,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有30多个。
作为传统的文化大省,山东省一度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筹办“十艺节”之前,山东在舞台艺术创作上虽然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整体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总体实力不仅不能与京、津、沪等几大市比肩,与浙江、湖北、江苏、河南、辽宁等兄弟省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主要还是缺乏整体规划,有点像‘采野果’,哪里有好的就抓一抓。”在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处任职十几年,刘敏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山东省文化厅所做的一份调研报告对舞台艺术发展的情况有这样一段分析:制约艺术创作长足发展的诸多问题长期存在, 艺术创作观念陈旧,艺术思维较为封闭,艺术创新能力较弱,艺术精品数量、质量、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艺术人才断档,中青年艺术人才严重匮乏;艺术产品在市场方面的策划、包装、推广不足, 艺术资源的挖掘、转化、运作还有差距;文艺作品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
2010年初,山东省正式取得“十艺节”承办权。这一绝好的历史契机,推动着山东省舞台艺术向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根据“十艺节”艺术比赛的要求,结合艺术事业发展现状,山东省文化厅制定了《迎十艺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对全省戏曲、话剧、儿童剧、杂技、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优势进行分析,科学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各地、各级艺术院团确定了自己的创作任务,各艺术品种确定了创作布局。与此同时,新创作剧目、重点打造剧目的量化目标和剧目排演年度进程也进一步明确。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山东省各艺术院团新创作剧目60余台。三轮重点剧目评选之后,山东省最终评选出15台“十艺节”重点推荐剧目参评文华大奖。这其中,以吕剧、山东梆子、柳琴戏等为代表地方戏占到一多半。近年来缺少优秀作品的舞剧和杂技剧均创作出多部作品,且各有1台入选重点推荐剧目;很少参加中国艺术节的山东话剧,也有3台剧目入选。
“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艺术创作演出部部长、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表示,这些重点推荐剧目门类齐全,无论是题材还是舞台呈现,都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我们希望把这些作品打磨提升成真正的艺术精品,能展现时代之美和山东地域文化之美,成为戏剧长廊中的传世经典。”
沈阳评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徐培成认为,现在山东的文化艺术创作是近些年来形势最好的,参加评选的剧目质量高、观赏性强、思想性突出。有些戏经过打磨后在全国应该是一线的、一流的。
不“孤芳自赏”
打开门来创作
15台重点推荐剧目,从剧本创作到排练,再到演出,可谓精心打磨。
被列为重点打造剧目后,山东梆子《古城女人》的主创们没有急着进场排练,而是先后邀请省内外专家,召开了6次剧本研讨会。这期间,剧本仅大的修改就有7次,小改处不下20多次。进入排练阶段后,菏泽艺术剧院又打破常规,邀请业内专家前来观看没有舞美和服装修饰的原生态“裸戏”,查找导演手法和剧目走向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剧情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回环曲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仁爱严厉、教子廉洁的母亲形象。该剧从创作、加工提升,到全省巡演、进京演出,再到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历时近5年。
莱芜梆子剧团团长李长生说,在巡演过程中,我们坚持边演出、边修改、边提升,先后10多次邀请专家召开座谈会,对剧本进行修改加工,修改调整不下100次,收到建议达1000条之多。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按照艺术创作规律,山东省组织建立了由文化部专家、省内专家、各市文广新局组成的三级剧本遴选机制、重点作品研讨加工机制和全省创作情况统筹调度机制,为舞台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支持体系。
2010年和2011年,山东省两次面向全国征集剧本200余个,从中评选出近50个优秀剧本向全省先进艺术院团推介。通过组织创作、定向约稿、委托创作等多种方式,山东省还推出剧本近百个,并先后在北京和山东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剧本讨论会百余次。据统计,全省共创作、征集舞台剧本300余个,其中约60个被列为重点剧目备选剧本。
与此同时,所有新创作剧目都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多次论证、反复讨论,然后才确定排演立项。剧目立上舞台后,山东省又多次邀请文化部和全国知名专家来济观看、组织研讨。省内最好的创作群体基本上全部投入剧目创作,相当数量的全国著名剧作家、导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专家也倾情加盟。
在创排《瑞蚨祥》时,山东省京剧院邀请剧作家刘桂成改写剧本。在他的推荐下,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出任导演。北京京剧院一级作曲朱绍玉又为该剧进行音乐唱腔设计和配器。山东省杂技团邀请了著名编剧冯双白打造《聊斋遗梦》的剧本,并从全国范围招聘演员。借助外力,强强联合,一出出精彩大戏顺利成型。
“这些重点剧目的创作团队聘请了许多全国知名艺术家,他们为各艺术院团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维、艺术手法,搅活了全省艺术创作生产的一池春水。”陈鹏说。
免除后顾之忧
扶持不遗余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打磨的艺术作品而言,充裕的资金尤为重要。
在确定15台重点推荐剧目后,“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又与有关市、院团签订协议书,每部剧目给予3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做好重点剧目的加工提升工作。全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艺院团也积极争取艺术创作资金,落实相应保障措施。
济南市将艺术创作资金由原来的每年3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并通过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文艺精品创作经费对重点剧目创作加强扶持。东营市设立100万元艺术创作专项资金,连续拨付3年,用于剧本征集、艺术创作、节目排演。
为打磨提升五音戏《云翠仙》,淄博市不仅加大对重点推荐剧目的经费投入,而且建立起责任奖惩机制,对在艺术创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潍坊市为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研究制定了所需经费预算,确保市级投入经费不低于省里投入的额度。
“此前,山东省在艺术创作上的资金投入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远不能满足全省文化艺术创作的需求。”让刘敏和同事们感到振奋的,则是筹办“十艺节”3年间,山东省已累计投入2.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大对艺术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在抓剧目创作的同时,更加注重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这几年,山东省先后举办地方戏青年演员培训班、编剧培训班、戏曲中青年演员高级研修班、舞美设计高级研修班等人才培训活动。部分优秀人才还被选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学府学习。
在重点剧目的创作生产过程中,山东省着力打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通过引进角色竞争机制,演员的积极性和潜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大胆起用年轻演员,又为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艺、提高技艺的平台。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表示,各地的“十艺节”重点剧目中,演员阵容之强、行当之齐整,令人刮目相看,不仅老演员发挥出色,很多中青年演员同样可圈可点。山东戏曲人才拓展了艺术视野,创作创新能力、人物塑造能力大幅提高。
通过创作和演出,全省各艺术院团大量舞台艺术新秀正在茁壮成长。在2012年举办的全国优秀京剧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和中央电视台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上,在2013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上,山东省参赛演员的成绩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力建长效机制
谋艺园更繁荣
6月28日,“十艺节”进入倒计时100天。虽然傍晚的暑气依然逼人,但山东剧院门口早早就挤满了满怀期待的戏迷。当天晚上,15台重点剧目接连展示部分精彩片段,让现场的观众过足了戏瘾。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薛若琳说,山东省积极筹备“十艺节”的剧目创作,起步早、行动快,而且是全面铺开,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山东的戏剧创作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总的感觉是山东现在不仅是戏剧大省,而且是戏剧强省”。
“累是非常累,但很高兴,很尽兴。这两年看山东的戏比较少,这次看了这些戏,改变了对山东戏剧创作的担心。”参加了22台剧目的评审,中国剧协原党组副书记王蕴明表示,山东省这么多的优秀剧目数量在全国也不多见。
毋庸置疑,各方的赞誉对山东舞台艺术成就的肯定不言而喻。但对于全省艺术工作者而言,远不到欢欣鼓舞的那一刻。多年来,山东省一直缺少促进舞台艺术繁荣的稳定政策和推动舞台艺术发展的长效机制。
如今,回顾申办“艺术节”以来山东省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是时候也有可能补上这一缺憾了。
“‘十艺节’后,要形成推动舞台艺术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筹办‘十艺节’节省下来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文化建设,保持目前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促进我省舞台艺术长期稳定发展。”立足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明确要求。
参照文化部和兄弟省市的做法,山东省拟以实施繁荣山东舞台艺术的“4+1工程”为抓手,建立推动全省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政策体系。而所谓“4+1工程”,即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扶持工程、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山东省舞台艺术英才培育工程,以及支持鼓励优秀剧目、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比赛和评奖活动的激励政策。
此外,山东省还将进一步改革舞台艺术生产投入机制,创新艺术生产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舞台艺术生产激励机制,创新演出营销机制;尊重艺术规律,保护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建立健全具有持续活力的艺术创作支持体系,推动全省艺术创作持续、全面、繁荣发展。
上一篇:“十艺节号”彩绘飞机首航
下一篇:青岛小伙王亮吹响十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