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工人先进性何在?这是采访中记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当下的中国,占据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产业工人。他们托起了“中国制造”。但显然,“中国制造”还没有成为高质量、高品质的代名词。青岛港工人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高速度、高效率,为码头工人群体赢得了全球赞誉。他们怎么做到的?
一周的深入采访中,记者一次次感动,一次次震撼。感动的是工人们不怕苦、不惜力、甘于奉献的传统中国工人优良品质,震撼的是他们放眼世界的眼光,融入世界的胸怀,挑战世界最高水平的气魄。
世界级的工人才能做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勇于挑战 纪录成为常态
曲石磊是大港公司机械三队中日韩客班轮作业班班长,拖车司机。他给记者讲了一个赶超日本工人的故事。
所谓客班轮,是一种客、货两用国际航班游轮,上面载人,舱里放集装箱,在中日韩航线应用很多。每次船到港口,乘客下船后,就要快速把货卸下来,然后把新货装上去。由于船上载客,所以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赶上了风浪天气,在行驶中耽误了船期,就需要加快装卸货,而且是越快越好。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船上装的集装箱不需要用桥吊,直接把拖车开进去拖出来就可以了。
拖车正是曲石磊和他的伙伴们的强项。要知道,曲石磊一直是队里拖车“大拿”,练就了“铁骑神箭”、“放飞梦想”等5项绝活,在青岛港口拖车领域也是一名尖兵。
但一次10小时紧张辛苦的作业过后,“尖兵”却遭到了货主的埋怨。
“还是日本工人素质高、水平高。同样的满载货量,在日本港口卸货不到9个小时就能忙出来,在中国却要干近10个小时!”货主的话深深刺痛了曲石磊,他心想:“同样是工人,干着同样的活,日本工人能做到的事,中国码头工人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能干得更好。”
为什么比别人慢1个小时呢?曲石磊多方询问货主、船舱工作人员,摸索提高效率的窍门。他发现,自己和队友作业慢了这1个小时,不是因为车技不好、绝活不精,而是因为对船舱内的结构没有完全熟悉,致使在作业过程中行车线路不合理、不科学,因此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
为研究合理的作业路线,曲石磊在船上一呆就是两个多小时。当时正值夏天,每次从舱里出来,他都是全身湿透,大家都开玩笑说不像是从船上下来的,倒像是从海里捞上来的。为找到窍门,曲石磊把船舱的结构特征和车道的运行路线记下,回到家,拿出儿子的玩具车,画上车道不断模拟,终于摸索出在8个车道上倒车一头准的操作技能,成为公司独立上船操作的第一人。
为让大家都能掌握这一技能,曲石磊把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工友,还自制了闪光棒,边喊边打手势为大家指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共同努力下曲石磊和工友们创出了7小时完船的新纪录,并把这个纪录变成了常态化,每次作业都牢牢锁定在7小时以内,整整比日本工人快了2个多小时!
放眼全球 屡创世界效率
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制造业的高地,工人的训练有素世人公认。曲石磊作为最基层的工人,敢于挑战世界一流水平,这种气魄和眼光,与青岛港工人群体的精神一脉相承。
采访中,众多青岛港工人给记者讲起某项业务技能,很少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中国行业老大”等等。他们喜欢说,在世界港口中,我们是什么水平,我们的优势在哪,还有哪些国家比我们强。这言语间不经意流露的信息,恰恰显示出了工人的眼界:他们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但从不把眼光局限在国内,关起门来称老大,跟130多个国家的450个港口比一比才算强者。
海洋带来开放,港口是开放的窗口,码头工人挺立潮头,天生具备了超前的眼光。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中国码头工人创造奇迹的时刻:
2003年4月27日夜,超级巨轮“地中海法米娅”号靠港,需要紧急卸下3400个集装箱。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卸下这批集装箱,对青岛港集装箱业务的扩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振超给大家鼓劲加油:“咱们是当代中国的产业工人,是码头的脊梁,这活一定要干净利索地拿下来,为咱中国人争口气。”8台桥吊一字排开,苦苦鏖战6小时27分钟,桥吊队创出了单船效率339个自然箱的佳绩,改写了世界集装箱卸货效率的新纪录,创出了震惊世界的“振超效率”。如今,这个纪录已经先后8次被他们自己刷新。
同样的传奇在青岛港各个装卸作业队、不同货物装卸作业中实现:在2003年6月“易凯”轮作业中,孙波和“孙波团队”创出了单船接卸矿石的世界最高效率,一小时卸矿石5698吨,把鹿特丹3769吨每小时的世界纪录远远甩在了身后。这是中国码头工人创出的第一个矿石接卸世界纪录。随后,他们又自己挑战自己,先后19次创出并刷新了这个纪录,让“孙波效率”始终领跑世界矿石卸船效率之最。
在纸浆作业中,皮进军和“进军团队”创出纸浆接卸世界纪录,并先后4次刷新……
记者了解到,由于环境、设备等不同,还有很多作业流程缺乏可比性,没有形成统一的纪录。但毋庸置疑,青岛港工人整体作业效率在世界港口中排名前列。
学习驱动 不断超越自我
世界纪录是怎么创出来的?光咬牙没有用,要通过学习,找到差距、找准办法,实现超越。记者采访到的青岛港先模工人,无论受教育起点如何,个个都是学习的高手。
青岛市劳动模范、前港公司卸船队队长管辉和队友们也创造了一个特殊“世界纪录”:他们管理的3台卸船机达到了70%的利用率,比正常30%的利用率高出了一倍多,堪称同类设备全世界利用率第一!
所谓70%的利用率,就是说,一天24小时,70%的时间里这台设备都在运转,全年无休。“我们98%的设备维修都是在靠离船的间隙进行的。”管辉说,20万吨级的大船离岸、靠岸一般要2小时,他们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见缝插针”维修卸船机,为的就是不占用装卸作业时间。按照惯例,数千吨的大型设备要专门停产维修,大型的维修要占用1整天时间。但管辉和队友们从来都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
要“玩转”卸船机,就要熟悉它、了解它。从1994年入港,管辉从当学徒,给师傅递扳手、拧螺丝,到放电缆、校线,一步步成长起来。工作中,他从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集团请来浙大博士生导师来授课,他的笔记写了上百页;ABB电气专家来港口指导,他一跟就是半个月。他在外面拜师学、回到港口当先生,手把手地教新职工们识图、画图、排除故障,带出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现在要建设第4代港口,知识时时要更新,不学能行吗?”他说。
不但是管辉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一线的操作工人也在学习中提高水平。物流公司叉车司机安立强初中后就放弃学业了,长达六七年的打工生活中他疲于奔命,早已远离了书本和学习。2004年他进入青岛港后,成为一名叉车司机。“说实话,没入港之前我连叉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安立强说,师傅们没有因为他起点低而看轻他,公司定期组织的大练兵、大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更让他燃起希望,要当最好的叉车司机。
集装箱拆卸作业中,开叉车不仅要眼到、脚到,更要手到,因为叉刀的起升、后仰、前倾全要靠手控制操作杆实现。安立强在干活的时候边干边琢磨,回到家里他查阅专业书籍、上网搜资料,还拿出笔在纸上画图研究。连老婆都带着戏谑的口气说:“你早这么用功早就考上大学了”。通过学习、研究,安立强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干活的效率越来越高。2009年,中央电视台“状元360”技能挑战赛走进青岛港,安立强勇夺“叉车状元”。
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带来生产力。在青岛港采访中,工人们对学习的极大热情让人动容,他们珍视在工作中得到的学习机会,甚至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学习。“下周开始,公司重金请来了中国石油大学的老师给我们讲课,油码头的班长都要去培训,机会难得啊。”85后大学生农民工、实华公司储运队队长助理杨献鹏说,中国石油大学是他梦想的高等学府,现在老师们能专门来授课,不好好学都对不起这机会。前港公司卸船队队长管辉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浙大博导带的都是博士,顶级学府的顶级老师,咱要不在港口这辈子也没机会跟人家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港集团每年投巨资开展培训,为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农民工“三支队伍”定制培训体系,在每个基层队设立员工学习室,购买大量科技、文化和专业书籍,规划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的“五学”活动使港口成为育人成才的大学校。
主动创新 催生“港口发明家”
法籍华人、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成祚到过世界很多港口,作为一名外籍经理人,在他眼中青岛港工人非常不同,“他们有智慧、特别能主动创新,不停地提出来好的点子。”
这种例子在青岛港俯拾皆是。
入港5年的农民工乔伦,被称为新时期的“鲁班”。5年前,乔伦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而如今,在前港公司提起乔伦,却是人人称赞的“发明家”。2008年入港后,乔伦在维修班从事流程设备的维修工作。工作中,乔伦对设备零部件的构造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凡事喜欢动脑筋,很快就成为技术维修骨干,并不断立足实际发明实用工具。5年中,他发明了8套共30多件“新系列工具”,可用于维修打磨、钻孔、清理、割圆、錾起,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很多通用的工具在我们港口不合用,需要改造。一些小改动就能成倍提高劳动效率。”乔伦说,在公司的鼓励下,他改造工具的劲头越来越大,目前队里还准备为他的工具申请注册国家专利。
记者了解到,青岛港集团对工人来自一线实践中的创新充分鼓励,不论创新大小,都予以认可。他们还发明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小改小革”。在近年来涌现的革新中,有轮胎吊“油改电”、自动平车机、供电系统无人远程监控系统等大项目,更多的则是 “小改小革”。更换一个螺母的位置、加长工具把手的长度,或缩短了维修时间,或节省了维修成本,或降低了劳动强度,或规避了安全风险……无论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农民工,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
对此,许振超曾感慨地点评:“工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工人一直在创造性地劳动”。
在记者印象中,桥吊司机是一个很潇洒的工作:操作着上千吨的设备,面朝大海,在50米的高空游弋,脚下是成千上万的集装箱……实际是这样吗?桥吊司机怎样练就了一身本领?8月4日,记者跟随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操作部二大队桥吊司机、中国优秀青年技师、全国技术能手邵泽山一起上班,在46号桥吊上卸下了286个集装箱。
“一抓一放”如行云流水
8月4日晴空高温,8点25分,邵泽山和记者已经站在了他的工作岗位——青岛港第46号桥吊下面。这个庞然大物高70多米、重上千吨,离远看高大雄壮,但想到要爬上去,记者不免心下惴惴。
“走吧,跟着我上。”戴好了安全帽、手套,邵泽山领路沿着梯子往上走。记者在后面跟行,刚走到七八米高,记者就有点紧张了,双手扶住栏杆,每一步都试探踩实了才敢走。而邵泽山则如履平地,双手摇摆,像“溜达”一样走到了电梯前。坐上了直达电梯,几十秒后,就到了驾驶室所在的“楼层”:距离地面50米左右。
从电梯走到驾驶室的十几米,记者更体验了什么叫恐高:窄窄的通道,脚下是“镂空”的铁网,从栏杆望下去,无遮无挡,看一眼就头晕目眩。“别看脚下,看前边。”邵泽山提醒着,把记者带进了驾驶室。
本以为到了驾驶室就 “脚踏实地”了,结果走到操作台前,记者更吸了一口冷气。原来为了方便操作,桥吊司机脚下的区域,全部是透明的玻璃,有几个平方米。做在驾驶座上往下看,视野是足够大了,但却是两脚悬空的感觉。
“第一次爬桥吊害不害怕?”记者问。“我还好,没有恐高症,第一次上来就很正常,后来天天上更没什么害怕的感觉了。”邵泽山说。
邵泽山准备就绪,很快开始工作。当天一艘中远菲律宾航线的货船靠岸,要装满5000个集装箱。邵泽山要做的,就是从桥下的货车上把集装箱一个个吊起来,然后码放到货船上。一个箱子、两个箱子、三个箱子……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已经装船了5个集装箱。记者从“玻璃地板”向下看去,只见4条钢丝绳牵引着,十几吨的吊具稳稳地放下去,一次性对准集装箱上的锁眼,“轻轻一抓”就把集装箱吊起。然后驾驶室向前开动,带着集装箱“飞跃”上了货船,再把集装箱码放到甲板或其他集装箱上。这“放”的过程和“抓”一样精准,需要让两个集装箱的4角对齐对正,不过邵泽山都是一次性完成,犹如行云流水,没有一点滞涩。
邵泽山告诉记者,这些操作中用到的 “一钩准”、“无声响”绝活,是他师傅许振超的发明创造。简单几个字的名称可能不容易领会到绝活的难度,但记者目睹了操作全过程,深深感到其中的不易。从50米的高空望下去,人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何况集装箱上的4个锁眼,眼力好的人都未必能看清,而邵泽山操作起来一抓一个准,“一抓一放”之间显示出了扎实的功夫。
拜师许振超如今超师傅
工作间隙,记者采访了邵泽山。他是2001年从港湾学院毕业,进入了青岛港,一就业就成了许振超队长的徒弟。十几年中,邵泽山一直在一线司机岗位工作,“振超团队”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每一次邵泽山都全程参与。他不但把许振超的绝活学了个全,还总结创造出了“六到位节能增效工作法”。这个工作法使每装卸一个集装箱就可节约4秒钟,每小时单机效率可提高3个自然箱,在实现高效的同时,又降低了桥吊的单箱操作能耗。
本次集中采访中,许振超都表示,邵泽山等几个徒弟操作起来“已经比我利索了。”对此,邵泽山说,那是师傅谦虚,“许队长已经63岁了,我刚30出头,正是壮年,不能这样比。”
当天近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邵泽山完成了286个集装箱装载。这是一个日常的工作速度。从驾驶室出来时,天已经擦黑。记者和邵泽山还没有走下桥吊,接班的司机就开始新一轮作业了。繁忙的码头没有休息,进进出出的集装箱,在给山东乃至全国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血液。
青岛港:一支世界级的工人团队
在青岛港,有这样两组数据:
改革开放初期,青岛港77%的职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6%,技术工人仅占28.7%,其中高级技工只占技术工人的9%,没有一名工人技师。文化水平低、思想素质低、社会地位低成为那个时代码头工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职工队伍结构变为以6000多名知识分子、8000多名技术工人和9000多名农民工为主体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其中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6%,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35%的平均水平。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一支有全球竞争力的码头工人队伍在青岛港已经形成。他们站在了中国工人前进洪流的排头,他们的成绩和经验,是新时代工人群体的共同财富。
上一篇:一个地道农村娃的圆梦“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