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港工人群体先进事迹纪实:以个人梦托起港口梦、中国梦字号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08-20 16:25:41 字号:TT

    青岛港繁忙的作业现场

    “班长,我可以现场背出燃料油工艺流程图,你们可以随便考我,绝对不出差错。”“班长,我去年拿了公司比武冠军,今年的梦想就是要拿集团比武第一名!”“班长,我来说一下,我觉得只要肯干,干好每一天,青岛港就会让我完成梦想,会让我们大家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青岛港实华公司装卸三队运行一班的一次主题班会,在这样一个大多是25、26岁的年轻人的小集体里,人人渴望比拼才艺、为集团创新增效,人人渴望实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从小集体到大集团,“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思想不变,个人梦推动港口梦、中国梦的氛围不变,人人寻标定位、对标定向、达标定量、夺标定期、创标定责,人人练绝活、强技能、提效率,把工人梦融入港口梦、中国梦,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推动青岛港攻坚克难、转型发展。

    作为运行一班的班长,张勋峰的学历并不是最高的,但一定是最爱学习、最爱读书的一个。2000年,张勋峰从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入青岛港实华公司工作,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他获得了集团第一名的荣誉,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被提拔为班长。这些年,为了和外籍船员打交道,张勋峰参加青岛大学成人高考学习英语,现在的他口语交流不成问题;为了提升管理能力,他去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管理中,提高班集体的学习力、向心力、战斗力。

    13年来,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运行班班长,从中专毕业到拿到本科学位,今后还要报考全国注册安全生产工程师,张勋峰觉得自己在青岛港实实在在收获了很多,他说,“是集团鼓舞学习,鼓舞进步的氛围影响了我,是海港的大舞台让我梦想成真。”

    在张勋峰的带领下,运行一班的其他成员以他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琢磨技能,不断提升自我要求,有搞了30多项创新发明、创新工具的“小发明家”刘浩,有能够将燃料油工艺流程图倒背如流的“工艺通”吴树林,还有08年来港,拿过公司比武冠军,梦想拿到集团冠军的郭实……

    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

    像运行一班这样好学好强的小集体,在青岛港近3万名职工的大集体中,还能找到许多。青岛港年年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知识分子评聘职称,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农民工与城市工同工同酬同权。可以说,集团内部公平竞争和富有活力的职业生涯,激发了职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许振超、十八大农民工代表皮进军等时代先锋,在他们的感染下,港口职工万众一心谋发展,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发光发热。

    青岛港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郑明辉指出,在青岛港,想学就有机会、想干就有舞台、干好就有前途,在用人机制上“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建立了在岗位上培养人、在实干中使用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的激励机制,这样,就把港口变成了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人才的肥沃土壤,使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工人群体在青岛港层出不穷。

    目前青岛港有4名职工拥有“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邵泽山就是其中一名,他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操作部二大队桥吊司机,中国优秀青年技师,他的师父正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金牌工人”许振超。

    工作11年来,邵泽山一直是一名桥吊司机,他每天的工作是登上四五十米高的驾驶室,操作桥吊,将集装箱准确无误地放在船舶或是拖车上。邵泽山说,他的工作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对每一艘船舶、每一辆拖车,乃至人员、集装箱的状态都作出精准的判断。

    在外人看来,这也许是11年不停地低头重复一个动作、做一件事而已,但在邵泽山看来,工作远不止这样简单。“刚入港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在岗位上得以发挥,然后挣钱、养家糊口。工作久了以后,慢慢地,我发现工作有了新的方向,不能只掌握一门技术就完事,还要想着如何节能增效。”邵泽山说。

    在工作中,邵泽山特别关注桥吊的节能操作,总结创造出了“六到位节能增效工作法”,使得每装卸一个集装箱就可节约4秒钟,每小时单机效率可提高3个自然箱,成为公司节能增效的利器。另外,邵泽山改造了桥吊照明灯,一年就可以为港口节省40多万元电费。

    “这个事儿做成以后,我发现我不光是一个司机,我还可以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邵泽山说。

    在青岛港,集团和下属公司每年都举行生产比武竞赛,鼓励员工勤练“绝活”,提高工作效率,并对比武竞赛中获胜的员工授予“员工品牌”。郑明辉表示,目前,青岛港已经拥有了1380多个员工品牌和1800多个绝活。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员工品牌,每13个人中就有一项绝活,仅今年以来,全港就有32000多人次参加生产竞赛,创造、刷新生产纪录263项次,港口作业效率持续攀升,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2004年至今,邵泽山和他的队友先后八次打破和刷新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纪录,青岛港码头的作业效率,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码头之首,因此被誉为“振超团队”,他们用辛勤的付出擦亮“振超效率”品牌。

    以个人梦推动港口梦、中国梦

    作为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机械队队长、党支部书记,何德明手下带领着502名员工,管理和使用着世界最先进的29台桥吊和69台轨道吊,总资产近22亿元。何德明说,他的责任就是把自己在青岛港的成长成才经历分享给每一名职工,给他们希望和动力,带领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团队追寻梦想,给他们实现梦想最好的舞台。

    自2007年当上机械队队长,管理的团队从不到一百人,慢慢发展到五百多人,何德明这些年一直在培养年轻人,在他的队伍里,90%是80后、90后,72.4%的职工是大学以上学历,正处在有梦想、有追求的阶段。

    何德明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编写了5本30多万字的培训教材。用新的教材和新的方法培训新员工,培训时间从2年缩短到72个培训课时。2年来,培训的6批近400名司机全部一次性通过青岛市专业技能考试,其中,有58人成为了高级工,9人成为了技师,6人次成为了集团品牌员工。

    在何德明看来,现在的大学生知识面非常广、学习能力强,是以往的工人所没有的,但是吃苦能力不够,遇到挫折心理素质不够是他们的缺陷。“所以要帮他们规划成长路线图,分阶段、脚踏实地的工作,他们需要榜样的力量,”何德明肯定地说,“如果一开始帮他们规划好人生路线图,他们的前途和发展不可限量,因为他们脑子里能出点子。”

    何德明在青岛港工作了18年,感受着企业在转型期的变化—从当初纯粹的码头装卸企业转向物流等更多服务,延伸了产业链,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体现到职工身上就是出力少了,产生的效益大了。”何德明说。

    在青岛港“大家庭”的氛围下,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心情,都愿意把事儿做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都在想着如何为港口增效节能,实现人生价值。

    正如郑明辉所说,职工与港口已经结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正是近3万名职工个人梦想的实现,推动了港口大梦想的实现。

    “我的梦想就是和广大职工一起,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港口的命运、职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带领大家艰苦奋斗,早日把青岛港建成世界强港,让广大职工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好日子。”郑明辉说。

    青岛港一个许振超 带出一批“许振超”

    有人说,一个许振超,带出了一批“许振超”,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青岛港,人人都以许振超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地劳动、积极地创新。许振超介绍,“仅2011年至今,我们完成了技改200余项,这些项目创新的方向各不相同,技术含量也有高有低,但都无一例外地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哪怕是一些小改小革,如一个简单专用工具的制造,都可能成倍地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只要心怀梦想 就不会感到碌碌无为—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朱静霞

    从与世界集装箱码头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到信息化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从参加国际会议只有学习的份儿,到站在美国全球用户峰会上演讲介绍项目经验,青岛港只用了10年,而这也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朱静霞担任信息主管的十年,团队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汇聚成就出今天的硕果。(记者 李方)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