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昨公布转基因食品名单,一直存在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焦点。记者昨日探访发现,目前岛城绝大多数大豆油或调和油的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或油菜籽,市民购买虽少,但酒店或小吃店却成为其购买主力,同时豆制品也很难与转基因大豆绝缘,因此除非自己做饭,否则你肯定食用过转基因食品。另外,转基因食品中棉花和番木瓜已可商业化种植,不过岛城暂未种植。由于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仍心存芥蒂,不少商家将“非转基因”当成促销噱头。
转基因大豆成豆油原料
虽然转基因技术能改良生物性状,不过其安全性却备受争议。记者昨日走访青岛中山路悦喜客来、台东利群、辽阳西路卜蜂莲花等超市发现,食用油专柜上的转基因食用油不在少数,超九成的大豆油、调和油等的标签原料栏中均标明“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还有的花生调和油的加工原料中包含转基因油菜籽。记者对比发现,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相比,其价格差距大,大部分转基因食用油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一半还多。以青岛本土一款食用油品牌为例,其5L装的转基因大豆油价格为39.9元/桶,而同品牌5L装的花生油促销价为115.9元/桶,后者价格是前者的2.9倍多。从摆放情况看,转基因食用油一般都摆在超市货架最底部,价格高的花生油则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市南区一家大型超市食用油专柜的刘经理介绍说,现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可度不高,市场上的转基因食用油主要是大豆油,暂时没有转基因玉米食用油,大多数消费者一听是转基因食品直接放弃挑选。“来买转基因食用油的大部分都是酒店或小吃店等,也有个别图便宜的老人来购买。”刘经理说。
“还是不太敢吃转基因的东西,转基因虽然属于高科技,但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还很难说。”在卜蜂莲花超市食用油货架前选购的杨女士表示。
岛城暂未种植转基因作物
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的介绍,我国已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不过取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已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另外,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记者就此向市食安办、市农委、市商务局等部门咨询,相关负责人表示岛城暂未种植转基因作物。
在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岛城也属于大豆种植区,本土食用油厂家为何舍近求远,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呢?市农委质检中心农艺师马静介绍说,产自青岛的大豆属于鲁豆系列,非转基因。青岛不是大豆主产区,大豆产量不大,主要用来加工豆制品,也有农户自种大豆多用来做豆腐、榨豆油。
记者采访了解到,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被食用油厂家广泛应用,主要因进价低、出油量高。以青岛港7日数据为例,青岛港口巴西大豆报价4350元/吨,折合4.35元/公斤,阿根廷大豆报价4330元/吨,折合4.33元/公斤。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山东省大豆价格为5.2元/公斤左右。进口大豆比国产大豆每公斤便宜近1元,这是国内食用油企业选用转基因大豆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进入国内的转基因大豆多是从美国、巴西或阿根廷进口、。那么岛城转基因大豆总量有统计吗?记者向相关部门求证,他们表示由于本省粮油大批发商集聚青岛,转基因大豆批发量很多,不少从青岛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也销往其它地区,因此很难确定青岛市场转基因大豆的消费量。
“非转基因”成促销噱头
在走访超市食用油专柜时,记者发现,不少采用非转基因原料的食用油均大打“非转基因”招牌。一款本土品牌的玉米油在正中显著位置标注上“非转基因”字样,另外多款品牌的花生油、玉米油也都在产品原料标识中特别注明 “非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产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反正我现在信的就是非转基因产品。”在台东利群超市选购食用油的姚芸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发现,中秋节前不少食用油商家抓住消费者青睐非转基因产品的心理,重点促销非转基因产品,从价格上也能看出端倪,目前一桶5L装的花生油售价在95元至150元不等,而大豆油等调和油价格却在39至69元之间,价格相差比较大。
除了食用油等从外包装上能区分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更多的豆制品、大豆、豆奶粉、酱油等则很难找到两者区别,大部分产品的“转基因”标识无迹可寻。例如,在记者探访的含有大豆成分的豆腐、酱油、豆奶粉等产品外包装中,只有一款品牌的酱油注明“非转基因大豆”标识,其他产品则只是在原料中标注“大豆”。业内人士杨伟伟表示,一旦加注上“转基因”标识,消费者购买时多有顾虑,更多的则是选择不买,生产厂家为保证销量肯定是能规避就规避。
记者随机采访10名市民,一半人对转基因食品仍疑云未消。昨日,多名食品界专家受访时也不愿提名,他们表示,目前国家对转基因食品实行相对严格的转基因标识制度,整体来看执行得还不错。虽然业内对此存在争议,但根据科学实验可以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