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新闻专题>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天下泉城涌春潮 济南文化发展迈入新时代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9-23 23:38:03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9月24日讯  在明湖居听场“相声大会”,穿越泉水流觞的百年芙蓉街,就可以坐在恒隆广场的影院观看最新的IMAX大片……拥有4000多年的历史名城济南,正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文化碰撞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保泉十年 泉水文化常涌不衰

    护城河边,置身闹市区的“泉水浴场”给了泉城市民一个亲水避暑的好去处。在这个全球唯一的泉水浴场旁边,黑虎泉甘甜的泉水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打水。

    这样的场景,只有在济南可见。

    济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名。“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泉水浸润了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

    近年来,济南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泉水资源,进一步挖掘泉水文化,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取得了巨大成就。泉水是济南文化的渊源和载体,从2003年9月6日济南趵突泉复涌以来,节水保泉成了济南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时刻牢牢抓住地重点工作。2006年4月10日,济南市宣布通过三级预案来保证泉水持续喷涌。当年11月,济南市确定保泉“十字方针”。2012年,济南市首次以市政府的名义提出,打响节水保泉百日攻坚战;同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市为抓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泉水持续喷涌问题,进一步彰显泉城特色。2013年,济南市又把“五城联创”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泉水持续喷涌,泉水文化大放异彩。有了泉水这张名片,济南底气十足,先后对大明湖进行了扩建改造,护城河实现了全线通航,“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为5A级国家景区,建设泉水浴场,为方面群众设立泉水取水点。今年,济南市首届泉水节成功举办,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泉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是济南人民的最爱和精神寄托。保泉就是保济南的灵气、保济南的活力、保济南的人文和根脉”,济南市委书记王敏这样表示。

     文化体制改革勇立潮头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济南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步步为营,同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9年底,济南市拉开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大幕。将原济南市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行政职能,整体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实现”三局合一”,同时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与此同步,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济南电视台及原市广播电视局所属其它事业单位,合并组建济南广播电视台,实现“局台分开”。

    济南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后,品牌建设和社会影响进一步强化,率先创立的“天下泉城”品牌已经成为文化济南“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乘势而上推出的《名士济南》、《泉城之光》、《孙中山与济南》,分别从人文内涵、城市精神等角度,对泉城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诠释,形成了品牌的连续打造和品牌影响的持续扩大。

    文化精品异彩纷呈

    济南出台《关于加强济南市文艺精品工程建设的意见》,举办首届“泉城文艺奖”评选表彰,拍摄《天下泉城》、《名士济南》等城市形象片并在央视等媒体播出,形成了“天下泉城”的热潮。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泉城之光》和《孙中山与济南》,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儿童剧《宝贝儿》、京剧《李清照》和《辛弃疾》在全国演出市场获得赞誉,新编京剧《孔圣母》进京演出,长篇小说《年日如草》、《义和风云》、《义和庄》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出版发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依托十艺节的举办,济南市同样精心推出了文化大餐。2010年来,一批精品剧目先后诞生,京剧《重瞳项羽》、歌舞剧《大舜》、杂技剧《红色记忆》、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吕剧《泉城传说》、方言话剧《泉城人家》等剧目于2011年11月底前先后成功首演,同时,对吕剧《阳光大姐》、杂技剧《粉墨》等优秀剧目进行了进一步加工修改。经过对全省十艺节重点剧目的多次评审,最终京剧《重瞳项羽》和方言话剧《泉城人家》入选全省冲刺文华奖推荐剧目。

     文化产业如火如荼

    近年来,在济南市大力推进下,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增各类文化企业500余个。

    目前,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达万余家。销售收入过亿元文化企业41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62家。济南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今年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工作计划,逐一靠上去加强跟踪服务,力争今年年底前再有40家以上文化企业跻身年营业收入2000万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整合全市传统出版领域资源,重点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结合,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今年第一季度码洋收入和实际销售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93%和44.94%。济南报业集团和市广播电视台整合经营资源,新增设文化企业4个,新媒体业、会展业、演艺业等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记者 朱颖)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