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李克强出访东南亚 亮点更多 魅力十足

来源:新华网2013-10-18 14:02:27字号:TT

  成果丰硕 意义深远 亮点众多 魅力十足

  ——李克强总理出访东南亚舆情综述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10月9日至15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在文莱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8届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境内外媒体高度关注。舆论普遍认为此访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经略周边环境、塑造互惠格局的重大外交行动,取得显著成果,具有深远意义。主要观点:

  一、高度评价总理此次东南亚之行,认为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个人魅力

  舆论普遍认为,总理此访有力推动了中国与往访各国以及东盟的密切合作。文莱《婆罗洲公报》等称,此访深化了双边关系。文中关系发展将为地区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美联社、泰国《国家报》等媒体称,此访在投资、能源、海洋等领域达成协议,在进口大米问题上也回应了泰方关切,并向泰推介高铁技术,这不仅将深化两国务实合作,还将推动域内互联互通建设等进程。越南《人民报》等称,此访对增进越中互信、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有重要意义。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领导人访问东南亚诸国,彰显改善和提升与东盟国家双边关系,以及强化与东盟整体关系的明确姿态。中国新闻网等境内媒体称,总理此访表明中国“惠邻”立场,彰显中国对发展与东盟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主动和自信姿态。李总理此访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升华”发展。

  境内外媒体高度评价总理“魅力外交”。《文莱时报》称,李克强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凸显“中国魅力”,他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发言,穿插中国的成语和吉祥数字,体现了温暖和发自肺腑的情谊。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李克强是东亚峰会上最耀眼的大国领袖。凤凰博报称,总理在东亚再刮外交旋风,取得圆满成功,展现出他拿捏外交分寸、折冲樽俎的纯熟艺术。见谁与不见谁,言行庄与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总理倾心与当地各界真情平等互动,形象好、风度佳、感情真、魅力足。实时评论员戈力称,总理此访中的语言独具魅力,贴近生活,很有穿透力。“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经纬论”、“筷子论”、“多栽花、不栽刺”,妙语连珠,有点石成金之妙。

  二、认为“2+7”合作框架将给中国—东盟关系带来“质”的提升

  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新思维,将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稳定的周边环境。香港《文汇报》称,“2+7”合作框架,凸显中国积极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繁荣,塑造互惠共赢格局的战略思维。中国主动加强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化解因南海纠纷引起的矛盾,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香港《大公报》称,“2+7”合作框架展现了中国新的外交理念,中国政府真心诚意地推进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有利于化解疑虑、增进互信,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进入“聚变期”。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等称,“2+7”合作框架是富有远见的框架性规划,有利于指引中国—东盟开展各层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称,“2+7”合作框架是中国对东盟的政策宣示,对于增强双方战略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续写中国—东盟关系新篇章。

  认为该框架合作领域广、具体措施实,将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香港《大公报》称,中国与东盟签署睦邻友好条约旨在战略互信固定下来,下一步就可放开手脚在各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落实南海行为宣言,为最终签署南海准则创造条件。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主任黄斌称,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实现利益的深度共享和融合。泰国那黎宣大学教授波萨·潘尼查康称,东盟与中国的联通是整个地区经济融合的重要基础。如果双方把互联互通的基础夯实,让邻近中国的地区和民众分享更多合作发展的红利,双方不仅会在经济合作上更加密切,政治互信、人文合作也将加深。《文莱时报》称,很多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发达,互联互通建设对东盟国家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缅甸、柬埔寨和越南非常有帮助。网民对“2+7”合作框架表示支持,认为展现了中国对东盟合作的诚意,能收到互利共赢的效果,期待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合作事项。

  三、认为此访有助于推动解决南海问题,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由被动变为主动

  东南亚国家称赞总理对南海问题的表态充满诚意。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出席东盟峰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李克强关于南海问题的表态,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在和平解决争议前有关争议国积极推进共同开发的主张。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海运需经过南中国海,因此许多国家都希望看到南中国海和平稳定,让船只自由航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斯外称,尽管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存在海洋争端,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并未受影响,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升级,相信地区内的安全隐患将得到缓和甚至彻底解决。

  欧美媒体称总理在南海问题上姿态强硬,中国变被动为主动。英国BBC中文网以“东盟峰会:主权争端李克强再次显示强硬”为题报道称,参加东盟峰会的李克强再次强调了中国在南海主权争端方面的强硬政策。日本NHK称,关于菲律宾等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南海岛屿主权争议问题,李克强称应在当事国家之间解决,并倡议为将南海变成和平之海而共同努力,显示出积极姿态。美国多维新闻网称,李克强首战南海,不避敏感话题,主动“亮剑”代替被动“除干扰”。美国之音驻东南亚地区首席记者史蒂文·赫尔曼称,李克强在讲话中已经清楚表明南海争议应由直接当事方进行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会也不应当影响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大局。

  不少观点认为南海局势将就此趋稳。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有鉴于中国在南海政策上的微妙调整,南海的真正危机已经过了,南海区域局势将趋于稳定。英国路透社称,中方在坚持南海主权的同时,近期表态更显柔和,向有关东盟国家伸出“橄榄枝”,并在推动共同开发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使南海问题有所降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友骏等认为,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政治纠纷,只要通过大家彼此的合作,坦诚的交流,是可以协商解决一些的。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不会成为与东盟共谋发展的“绊脚石”。

  四、高度评价新安全观,认为对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意义重大

  认为东亚建立新的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东方早报》称,亚太地区现存的区域安全架构并不符合实际,也未能满足各方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东亚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国的新安全观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是积极而有效的。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主任索杜称,李克强的讲话表明中国希望使东亚成为和平发展与稳定的区域。没有和平与稳定,就谈不上发展。英国利兹大学讲师强万纳里称,建立在经济与人民利益上的战略互信与安全共同体是该地区的主流趋势,竭尽全力维护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十分必要。

  认为新安全观着眼坦诚对话,有利于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韩国韩中政经文化研究院理事长李映周称,李克强关于维护地区稳定的建议十分重要,只有确保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才能发展经济。香港《经济日报》称,用筷子捆在一起不容易折断作比喻,这就是北京倡导的新安全观:坦诚对话解决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李克强以筷子举例,说明每个峰会成员国都对地区的安全稳定负有责任,要团结起来才能维持区域和平。

  认为中国从以经济利益优先的外交政策调整至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优先的外交政策。外交学院教授苏浩等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在亚太地区首次倡议建立安全架构,显示中国议题设置能力增强,也传递了中国更积极承担地区安全责任的愿望,更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从以经济利益主导的外交政策调整至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优先的外交政策。法国《世界报》称,中国领导人强调“将南海建设成和平、友谊与合作之海”,说明中国在东盟开始改变策略,“魅力攻势”不再单纯依靠经贸而回避主权争端。

  五、认为此访将进一步加深中泰、中越传统友谊,加深双边合作

  认为总理访问过程中处处体现中泰、中越亲戚、兄弟般的友谊。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称,李克强演讲时用“萨瓦迪”问候,大家都感到惊喜和温暖。这句问候让人感到,中国领导人访问泰国就像“走亲戚”一样,瞬间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美联社称,李克强访泰获得珍贵的在议会演讲的殊荣。他是在至少过去10年中首位在议会作演讲的外国领导人,显示泰方对李克强此访的高度重视和极高礼遇。香港凤凰网称,访问期间,李克强特别向不久前去世的越南大将武元甲表达哀悼。阮晋勇则用“兄弟”来称呼中国,表达对李克强的欢迎以及对中国的感情。美国多维新闻网称,李克强在河内的小商店里看商品时被店主认出,上演了中国总理与越南市民交谈的温馨一幕。

  认为中泰、中越友谊将进一步加深、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泰国国会主席颂萨称,李此访掀开了泰中友好新的一页,泰方愿与中方一道,推动泰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泰国民主党副党首阿隆功称,此访有望加强泰中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将推动泰中关系步入新阶段。《人民日报海外版》称,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此访必将使中泰关系“亲上加亲”。越南《青年报》称,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首次访问越南,将加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称,此访体现了中国加强与越南的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的决心,将有助于培养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多层面合作。德国财经网将总理出访越南称作带来机遇的“合作之旅”,称中越将参照三条主线并进:海上合作,消除岛屿摩擦,共同开发海上资源;陆上合作,加强贸易,加强交流;金融合作,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六、称赞总理布局“高铁外交”,认为将有利推动东南亚国家区域一体化进程

  关注总理亲自推介高铁技术,认为中国将赢得泰国高铁项目。泰国《星暹日报》称,李克强与英拉共同为中国高铁展剪彩,显示中泰在高铁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香港商报》称,总理亲自“推销中国高铁技术不仅有力促进中泰铁路合作,而且将促进两地互联互通建设。英国路透社称,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和低廉的建设成本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国CNN称,由于泰国高铁网络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与中国南部接轨,因此中国在区域地缘上占一定优势。日本新闻网称,据泰国政府透露,泰国将与中国一起实施共同的可行性调查。这可能说明中国已获得优先调查权及优先建设权。泰国第一条高铁很可能采用中国制造。

  认为“高铁外交”对我布局东南亚外交格局意义重大,也将推动东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泰国《世界日报》称,高铁成了中国新的外交手段,通过积极参与国外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外交”正演变为新一波外交攻势。香港《亚洲周刊》称,“高铁外交”成了中国的重要外交突破,并协同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以抗衡日本在东南亚的外交攻势。台湾《工商时报》称,中国大陆近年来积极拉拢东盟各国,除了经贸利益外,还有打通东南亚以通向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考量,具体动作之一,便是积极参与东南亚各国的高铁建设。《澳门日报》称,中泰在高铁方面的合作或将为中泰以及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友谊凝聚和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互惠和推动作用。香港《大公报》称,泰国高铁建设对地区安全意义重大。中泰高铁若建成,中国未来可利用高铁和克拉运河一起应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