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惜福镇山区护林员跟访:日行40里山路(组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4-08 06:20:20 字号:TT

惜福镇山区护林员跟访:日行40里山路

惜福镇山区护林员跟访:日行40里山路

    记者昨跟访惜福镇山区护林员:清明3天他们过家门而不入 每天从早晨巡逻到第二天凌晨

    与树为伴,天天穿梭于崎岖的山路之间,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火灾隐患,他们是山区护林员。清明前后是集中上坟祭祀的时期,也是护林员最忙碌的时候。昨天,记者走进惜福镇山区,零距离接触这些山林的“保护神”。

    一天跑20公里山路

    50岁的黄佳学家住惜福镇后金社区,从事护林员工作已经3年,是一名护林小队长。早晨6时,他准时来到街道防火中心,检查灭火机,给水桶装水,检查汽油箱是否加满油。6点半,在他的带领下,小分队一行6人带上装备乘车出发。“每名护林员负责200亩山林,我们小队6个人负责后金山1200亩山林。”黄佳学说,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车巡加步巡,封山期遇到上山的游客,还负责劝导工作。

    巡逻车辆沿山路行驶,车上的队员们时刻关注着能看到的每一个山头。“现在正是草木刚发青的季节,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老黄说。车辆停在了一处狭窄崎岖的小路前,6人走下车卸装备。“后面的路不能行车了,往前就要靠步行了。”记者看到,他们携带的装备有灭火机、水桶及油箱,灭火机用来救险灭火,水桶里的水用来浇灭余火,油箱是给灭火机加燃料的。“这些都是必须携带的,一旦遇到火情再通知,时间来不及。”

    “灭火机20多斤,两桶水20斤,油箱40斤。”说着老黄开始分工,扛灭火机的,提水桶的,背油箱的,一行几人开始徒步上山。沿崎岖的山路上行,一路上到处是石块、沟壑,除了要防备脚下,还要时刻注意着头顶的树枝。“前几天晚上,我们的一名队员脸部就被树枝划出一道血口子。”老黄说。记者随行了几百米,已经累得有些喘气,但扛着20多斤灭火机的队员们却仍脚步稳健。

    “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这样,身边除了树就是树。”老黄说,但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耐心和细致,地上有没有燃着的烟头,坟头前有没有焚烧的痕迹,总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这几天,他们加大了巡逻力度,除了吃饭时间,从早上要一直巡逻到第二天凌晨。1200亩山林,每天走的山路加起来足足有20公里。

    连续3天过家门不入

    “别拍了,已经3天没洗脸了。”见记者在拍照,老黄显得有些拘束。“他说得一点不夸张,最近3天队员们都没有回家。”一名队员说,除了晚上回防火中心休息外,其他时间都在山上,连午饭和晚饭都在山上吃。记者了解到,从事护林员需要对周围的山路十分了解,队员大部分是附近社区居民。“有时巡山过程中会路过家门口,可我一次都没进家门,顶多向家里看两眼。”老黄说,自己还不算什么,最让他感动的是队伍中的一名队员,他的妻子刚做完手术,而为了工作他都没顾得上陪床。

    中午12时,记者回到惜福镇街道防火中心,恰好赶上食堂开饭。一袋香肠、两个馒头、一包榨菜、一头大蒜、两个苹果,这就是护林员们的午餐。“平时食堂统一开灶,这几天任务太重,改为吃‘快餐’。”防火中心工作人员马雷说,中午回来吃饭的都是轮班的定点护林员,在外巡逻的都在山上吃饭,派人专门送过去。

    车巡步巡全天监控

    马雷告诉记者,街道防火中心有护林员70名,还有180名社区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定岗,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巡逻、劝导和处置火情。“清明期间,街道加派了两辆巡逻车,使得车辆总数达到4辆。”马雷说,4辆车分东西两路,每天不间断巡查。除了车巡外,还分组在山上实施步巡。此外,还在山头设置定点岗位,40个定点岗安装有25个监控探头,通过电脑控制探头旋转,对固定区域进行监控。“车巡、步巡加定点岗,全天候不间断巡查,这样,基本实现辖区3万余亩山林全监控。”

    区市防火动态

    城阳

    7万亩山林网格管理

    记者了解到,城阳区现有山林面积7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夏庄和惜福镇街道。目前,该区已下发相关通知,对春季森林防火提出具体要求。夏庄、惜福镇街道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将社区森林防火工作纳入街道年度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区和各街道共投入森林防火资金3000余万元,主要用于森林防火通道、山顶瞭望台、监控设施、护林房、蓄水池等基础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防火通道33.3公里,完成护林房38处,蓄水池32处,视频监控44处。

    依托区公安特勤大队建立了100人的区级森林消防机动突击队伍,区森林消防专业大队人数增至35人,夏庄、惜福镇街道森林消防专业中队各达到80人以上,山区社区护林员增至349人,实现每200亩山林配备1名护林员。同时全区还建立森林火灾扑救观测队、向导队、预备队、社会应急分队和后勤保障分队。按照“网格全覆盖,看守无缝隙”和“定格、定人、定责”的要求,建立覆盖全区山林的森林防火监管体系,逐级划定管护区域,将每一片山林的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一名管护队员身上。

    对重点林区、旅游区、风景区和火灾多发区等重点区域以及进山路口、墓地等关键部位,增设防火检查站110处,增设视频监控60处,做到人员、登记本、警示牌、明白纸“四到位”。增加临时护林员,加大巡护密度,做到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在防火通道、登山路径、林缘墓地、农田林缘结合部等人员常至区域周边,清理防火隔离带2.3万余亩。

    开展防火知识进山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集中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和彩旗、制作防火标志牌、发送飞信短信和微博等形式进行宣传。

    李沧

    千人分片严防山火

    从前天上午开始,李沧区要求办事处督促社区在所有进山路口拉警戒线,设检查站,对进山人员进行检查、拍照、登记,严禁带火种入山,同时安排人员在坟地看守,进行旁站式管理。

    4月6日、7日,连续两天,李沧区7名有森林防火任务的区级领导到现场检查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农办15人分3组,两办督查室4人组成1组,对全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不间断巡查;6个涉林街道办事处组织280余名机关干部实行分片包干;700余名社区干部、临时应急队队员、4045人员等到一线上岗执勤,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火种上山,严控野外用火,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劝返和没收。同时对已经确认的火情引发人,依法采取措施。

    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辖区内的山头位于世园会周边,去年开始,街道清理防火隔离带面积80余亩,制作安装宣传牌28块,横幅40条,袖标300个,彩旗50面,并利用广播、宣传车等载体工具宣传防火知识。进入防火期后,街道山林巡查实行24小时在岗,清明节期间,街道全体工作人员、114名护林队员和社区“两委”成员都放弃休息,全部来到山林一线,全天候排查安全隐患。在辖区所有进山通道设置了14个检查站卡,防止无关人员进山。

    下一步,针对当前火灾高发的严峻形势和2014青岛世园会正在载客试运行的实际情况,李沧区作为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将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更细致全面地梳理排查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关键节点火灾隐患;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主体责任,全力以赴确保辖区森林防火安全。

    崂山

    每天2400人上山巡逻

    记者了解到,清明期间,崂山区每天安排2400余人上山巡逻。在护林防火上,崂山区突出重点区域,将世园会周边相连山头、景区景点、旅游沿线、林内坟地、林区道路两侧、驴友穿越路线、农田与林地接壤处、村庄及单位周围山林等作为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采取割草清枝的方法,开设防火隔离带,清除带内全部杂草和灌木。

    此外,将国庆节、农历十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五一、庙会、山神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段。采取增加临时护林员,对重点林区的入山路口设立防火检查站,24小时严防死守等超常规措施,严格监控和防范。

    同时突出重点人口管理。对聋哑人、痴傻人员、中小学生、外来流动人口,以及林内承包户、养殖户、经营户等林内务工人员、入山采摘野菜人员等,进行一对一重点管理,各街道、景区根据不同人员分别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做到火源管理责任到人。

    护林靠大家 希望被理解

    “工作苦点累点不怕,最担心游客不理解。”马雷说,山头开放时,队员巡山遇到游客抽烟,都会主动上前劝说,大部分游客都会听劝,自觉将手中的烟头掐掉。可队员们一转身,个别人又点上了。“没事,我会注意的。”队员劝说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大多抽烟的游客都抱有侥幸心理,殊不知山上风大草茂,稍有火星就可能引发火情。

    “我又不抽烟,凭什么不让我上山?”遇到封山的时候,面对劝阻的队员一些游客常感到不理解。“大部分游客还是很自觉的,可遇到不讲理的也会发生争执。”马雷说,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对方什么理由,队员们一概劝回。

    对待游客如此,亲朋好友也是如此,一些想进山游玩的游客通过亲友关系找到护林员,试图走“后门”,对此队员们也是毫不留情。“这不是情面的问题,大伙都这样,护林员的亲友更要以身作则。”黄佳学说,更甚者一些游客跟队员们打起“游击”,在防火通道上被拦下后,竟选择野路进山,专门躲着护林员走。野路没有指示牌,而且道路崎岖难行,很容易迷路。一旦发生险情,还需要队员们进山搜救,占用了队员们正常的巡逻时间。

    “2月1日至5月10日封山期市民不要上山,更不要在山林附近烧荒或携带火种。”马雷提醒说,护林防火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都自觉了,隐患就会降到最低点。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