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城镇化为古建筑让路 胶州一古代方井得以保存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4-05-14 10:23:35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5月14日讯 伴随着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世辈相传的土地,“上楼”成为“新市民”,历经从农村生活到社区生活的转变,面对逐渐模糊的故土,内心深处那丝淡淡的乡愁该如何维系?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在村庄搬迁改造过程中,为保护好一口老方井,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让楼房为古井“让路”。

    提起胶州方井街的古井,绝大多数市民会一口喊出这处饱经300年沧桑的古迹,她见证了村民的点点滴滴,留下了无数家乡先民的脚印和话语。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方井周围铺有两层砖砌台阶,井口四周竖有石栏,旁边立有石碑,上书“古方井”三个大字。背面斑驳的碑文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中云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说,古井所在片区共涉及645户居民、改造面积近100000平方米。目前周边房屋已经拆迁完毕,唯独这一方清泉在空旷的工地上显得特别出众。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老井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用他们的话就是,“留下老井就留下了念想”。

    “以前古井的水清澈甘甜,还有鲫鱼鲢鱼在水中嬉戏。”69岁村民张士琪久违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从前,大家一大早都过来挑水,满满的两桶水放在扁担的两头,臂膊前后甩着,行走在迎着朝阳的村道上,在水桶“吱呀吱呀”的歌声里,把一担水连同一天的希望挑进了家门。“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虽然不再来此打水,但散步时还是经常过来看一眼老井,看见她就感觉特别的亲切、特别的舒适。”

    在老人的美好回忆中,记者也隐约看到了一丝忧虑,面对村庄整体搬迁改造的现状,大家曾将保留老井的愿望反馈给了办事处,但他还是表现出了对古井的担忧,“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这口井。”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中云街道办事处,处村建设文化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城镇化并不是建起来多少房子,把多少人挤到城市,而是让农民虽然离开了农村,依然保留那真实纯朴的乡土情怀,用一些可想可念的人或物,增强村民的乡愁意识,“对老方井也一样,我们不能让她在村庄改造过程中遭到破坏。”

    据了解,中云办事处得知村民有“留下老方井”的愿望,自规划初期便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协调,请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老方井的保护。

    “做为片区改造的承建商,刚到胶州便对片区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古方井一开始便引起了我们的重视。”青岛建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建伟说,目前的井口是用水泥、石砖等材料砌成,容易受到风雨的侵蚀,不仅使用寿命较短,而且不能凸显古井的历史内涵。

    对于老方井的未来,宋建伟拿出施工图纸和小区效果图为大家进行了介绍。古井处于改造后小区的东侧边界中心,是南北走向商业街和东西走向文化街的交汇处,要借鉴广州、福州等地对古井的保护经验,用天然石材对井口进行重塑,四周加装防护栏,内部加设防坠网,竖立石碑镌刻方井历史,井内外均安装照射灯,将老方井设计成未来社区的一景,还原当年那种古香古色、环境优美、清泉直饮的场景,尽显其300年的沧桑,让她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图纸上记者发现,南北两侧的网点房到文化街的距离并不相同,南侧网点离文化街明显远一些。宋建伟解释说,为了保留古方井,特意将南侧网点房向南推了5米,加起来将近有一个楼座的面积,虽然网点房面积变小会损失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出身建筑世家的自己,从小就对古建筑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父亲是福州有名的古建筑师,还曾亲自到胶州看过这口方井,具体保护方案也得到了父亲的指点。”

    “割裂历史与自然、毫无独特风格的城市,市民也不会有归属感。”胶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胶州的城镇化绝不会以破坏乡土文明为代价,要保护好那些流淌着文化气息的青山绿水古建,建设有传承、有记忆、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城。(任俊峰 刘伟 周茂林)

-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