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区的王秀菊年已八十但耳不聋、眼不花,平时里除了给自己做衣服外,还义务为居民们缝补、裁剪衣服,从25年前退休到现在从未停下来。
裁缝手艺大有用处
在王秀菊家楼下住着一对盲人夫妻,生活一直很拮据,王秀菊没事时总去他们家串门,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王秀菊退休之前,一直在一家纺织厂工作。看着盲夫妻的衣服破破烂烂,她就有了为两人做衣服的想法。从冬装到夏装,从棉被到沙发套,都是王秀菊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包括他们两个儿子结婚用的被子等物品也都是王秀菊亲手做的。
街坊们的衣服有什么地方破了,也总喜欢找王秀菊补补。“那会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一般,缝缝补补又3年是常有的事。”王秀菊笑着说。在为自己做衣服的时候她还老 “顺手”再做件,送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在25年中,她把社区里的居民看做自家人,有时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邻居剪头发。
亲自上阵为楼院铺路
几年前,街道组织为社区的路面平整硬化,当时王秀菊所在楼院除了路面不平外环境也十分脏乱,影响到了施工。于是,王秀菊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与其他几名居民一起先将整个楼院大扫除了一遍,又亲自上阵与施工人员一起平整路面。
施工时正好是冬天,给工人们送的饭热菜也变成了冷菜。为了能让工人们吃上一口热菜,她就自己花钱买来几十斤肉和白菜,看着工人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王秀菊乐在心里。经过努力,小区的路面美化完毕,居民生活环境一下子改善了不少。(记者 樊蓉 实习生 方晨 摄影报道)
湛山路街道:文化养老全覆盖
在社区除了像王秀菊一样帮助残疾人的热心人外,湛山路街道还专门开办了“残疾人之家”,定期更新康复训练设备,引进盲人读屏软件,吸引残疾人到社区活动,并且开办残疾人阳光学校,逐步实现免费托养服务。在市南“帮到家”的影响下,湛山路街道还创建了 “我的湛山我的家”服务品牌,对于老年人群体,推出“文化养老”。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和实际,开办部分免费、低偿的培训班和老年人养生讲座,培育了银铃合唱团、小白桦文学沙龙、太极拳协会等特色队伍,使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而对于困难的家庭,推出“盯住户”措施,由社区工作人员、楼组长、党员等全天候“盯住”这些困难家庭,实行针对性动态帮扶。